不一會就來到鐵場了,大哥也在。
看到胡湘過來了,說道“三弟,現在煉鐵都是用焦炭,很少用木炭,現有生鐵和熟鐵都是用焦炭煉製,你說的打造火器用的鐵,得重新煉些鐵出來,”
“那用木炭煉些鐵吧,大哥有所不知,火器必須得用木炭煉鐵才可,鐵礦石也要選用精石,要衝洗乾淨,不要有雜質,”胡湘叮囑道。
胡湘轉了下鐵場,問大哥道,“大哥,這裡哪個匠人手藝最好,”
“魯成,做鐵匠三十多年了,是鐵匠們的師傅,”大哥道。
“你把他叫來,我請教些問題。”
“老魯,過來下,”大哥胡義喊道。
一個滿臉通紅的老者過來了,說道“大少爺,有什麼事,”
“老魯,是我叫你,我看你們打磨鐵器時候,用磨石磨,很費力,你看做這樣一個機構怎麼樣,”胡湘說道。
於是胡湘比劃砂輪這個磨削利器。
先做些大小不一的齒輪,分彆固定在鐵軸上,大齒輪和小齒輪齧合,大齒輪轉一圈的時候,則小齒輪轉多圈,也是根據大小齒輪的齒數比。簡單說如果大齒輪30個齒,小齒輪15個齒,如果大齒輪轉一圈,則小齒輪轉兩圈。
在這個齒輪輸出軸上,安裝一個皮帶輪。
安裝砂輪那個軸,也有個皮帶輪。
動力的來源是腳蹬式,好比後世的腳踏車。
這樣人飛快的腳蹬,可以提高砂輪的轉速。
砂輪可用陶泥加天然碎石砂做成,混合後燒製而成,當然用細沙,而且是好沙。
現在鐵齒輪加工困難,可以先加工木製齒輪,皮帶輪和軸也先用木的。
這個砂輪機構,齒輪機構組合就是增速器,如果反過來小齒輪帶大齒輪就是減速器了。
還有個部件,那就是軸承,軸承是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連接作用,起到降低摩擦力作用,不過現在隻能製造滾柱軸承,這個還好製作點,因為鐵球不好製作。
也給魯鐵匠說,先用青銅製作,因為銅比鐵好鑄造加工,塑造和延展性比鐵好,但是成本高。
魯成激動的說道,“老朽乾了一輩子鐵匠,都沒有想到這點,老朽慚愧,”。
胡湘接著又說道“我看師傅煉鋼,都是先把生鐵,放在熟鐵裡麵,放在爐子裡麵冶煉,也可以把生鐵水滴在熟鐵上,不是更均勻,匠人們也好把握火候。”
“啊!少爺你真厲害,從沒有到過鐵場,一來就想到改進精煉鋼之法,老朽太墨守成規了,”。
“老魯,我也是看到你們用磨鐵,太辛苦才想出這個法子的,看你煉鋼,還需要用熟鐵包裹生鐵,不如滴生鐵液均勻,你們是習以為常了,沒有想到,你們儘快製作去吧,”胡湘說道。
現在胡家煉鋼之法是古代團鋼法,也叫灌鋼法,因為熟鐵含碳量低,比較軟,和生鐵混合,這樣含碳量得到增加,也就變的硬了。
用生鐵液淋熟鐵,是古代灌鋼冶煉法的高峰,這法也是蘇鋼的冶煉方式,在明末和清朝盛行一時。
其實也可以把生鐵和熟鐵按比例放在一起融化,但現在的爐溫不能使熟鐵融化。
純鐵古代稱熟鐵或者鍛鐵,還有純銅,都比它們的合金熔點高,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
“大哥,我和李道長學習煉丹時,看到李道長是這樣煉丹的,把朱砂,雄黃放在密閉陶瓷內,然後在八卦爐內燃燒,燃燒數日,李道長說丹藥會在裡麵會九轉循環,則成大還丹,我想把熟鐵和木炭粉也放在密閉陶器內煆燒,在裡麵九轉循環,是不是也能得到精鋼,做成兵刃則削鐵如泥,”胡湘說道。
“古法就沒有這裡煉鋼的,爐內炙熱,怕陶器不行,得讓工匠用耐火黏土做容器,”大哥道。
其實胡湘說的是坩堝煉鋼法,胡湘也並不了解坩堝煉鋼法,但胡湘知道鐵的含碳量越高,則鋼鐵越堅硬,木炭和熟鐵混合高溫下,能讓碳滲透到鐵液裡麵,成為高碳鋼。
雖然高爐內爐溫達不到讓熟鐵融化,但爐膛內局部溫度應該能達到,再說隻是煉一小塊。
直接告訴大哥吧,不好切入,正好胡湘想到,煉丹時候,古人都是把朱砂等藥石放在密閉容器內,在八卦爐內高溫焚燒煉大還丹,和此法接近,也就順口說出了。
坩堝煉鋼法,能煉成高碳鋼,硬度非常大,能製作工具鋼材料,如鉗工用的各種銼刀,車工用的切削鋼材的車刀,各種在鋼材上鑽孔的鑽頭都是用這種高碳鋼製作的。
鋼鐵發展史上,1742年英國人洪茲曼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麵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