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火銃問世(2 / 2)

估計眾人已經看到自己的慌張狀態了,畢竟有幾次香火頭還沒有碰到引線,手就縮回去了。

“火器,如此厲害,老朽幾日勞累也值得了,三少爺,該火器用在守城上,可比弓弩威力大多了。”老鐵匠魯成說道。

“三弟,如果讓老二的團練軍用到此火器,那戰力就倍增了。”大哥說道。

“該火器是厲害,如何方便使用呢?”胡湘說道。

“可將該鐵管固定在一個木托上,這樣就可以手持了,發射時候可以對準敵人,”李道長說道。

“李道長真是高見,”胡湘說道。

其實,做為後世的人,胡湘對火器發展史還是了解的,但如果上來就指導怎麼做,或者說下一步怎麼做,也不符合以前的胡湘了,看來隻能指導提示他們了。

“該火器手持時候,需要兩手緊握,點燃火器引線就需要另外一個人點燃了,這樣需要兩個人配合,不像弓箭手,一個人就可以射箭了,”大哥胡義說道。

“老魯,我們生火時候,都是用遂石,擊打鐵砧,能不能在鐵管後麵火門處安置一個鐵砧,做一個消息機關,觸動機關時候,讓遂石擊打鐵砧,讓火星引燃火門引線,”胡湘說道。

“三少爺,此法甚妙,如果能設計這樣巧妙機關,把火藥點燃,那火器發射就方便多了,老朽要好好想想,”鐵匠魯成說道。

其實胡湘說的就是燧發槍的扳機和擊錘機構,其實該機構並不複雜。

現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彈簧,彈簧通過壓縮可以提供動能。

但也可以用鋼片彎曲提供動能,鋼片,棘輪,和擊錘連動在一起,擊錘往回拉時候,棘輪聯動,鋼片受力彎曲,扳機卡住棘輪,鋼片不能複位,在扣動扳機時候,鋼片複位,提供動能連動擊錘,擊向鐵砧,冒出火星,引燃引線,則火藥發射。

其實早期的燧發槍都是彎曲的鋼片提供的擊發動能。

火銃發明了,後來是火繩槍,中間有近百年,才進步到燧發槍,作為後世胡湘可不想,可以跳躍著讓火器進步了,其實很簡單,隻是人不朝那想。

這個時代已經能製作各種弓弩了,《武經總要》就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弓弩,老鐵匠應該能想到製作之法,如果想不起來,胡湘就給個提示。

“弓受力彎曲,精鋼片也可以,機關卡住,觸動機關,精鋼片複原,”李岩道長說道。

“老朽心中有數了,李道長的話讓老朽心豁然明亮,難道李道長做過消息機關,”鐵匠魯成說道。

“貧道,曾讀過魯班的機關消息,皮毛而已,”李岩說道。

“我們商議下,可以用木頭刻個模型,在模型上探究,然後按模型打造,則可早日成功,”胡湘說道

“三弟說的是,”大哥胡義說道。

其實胡湘說的先做模型,在古代鑄造已經很普遍了。

魯鐵匠、李岩道長、胡湘、胡義開始用木頭製作模型,研究擊發機構。

這樣眾人研究,想法互相激發,則能更快研究出來。

在古代研發還都是靠個人的才藝發明,很多人發明了技藝也不會外傳的。

而且隻傳給自己的兒子,要不在後世經常流行祖傳配方,祖傳技藝,很少有人把配方公開出來,這也是導致發明緩慢的原因。

這也不能怪古人,現在人不也是這樣的,國家和國家也是這樣的。沒有一個把研究的技術無償公著與眾。

當然燧發槍研究出來了,那也是必須保密的,這個不用胡湘說,胡家鐵匠在大哥管轄下,很多煉鐵工藝法,都不允許外傳的,外傳了,胡家的懲罰措施很嚴厲的,那是胡家吃飯的家夥。

古代也經常這樣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四人聚在一起商議,討論,在胡湘有目的的引導下,很快就完善了擊發機構。

大哥胡義於是叫魯成帶領鐵匠們打造擊發機構,鐵管也繼續打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