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簡陋的機械坊(2 / 2)

給這台車床,主軸提供旋轉動力,來至於齒輪箱,主抽和齒輪箱輸出軸都有皮帶輪,靠皮帶連接。

齒輪箱裡麵,用了4根鐵軸,每根鐵軸兩大小不同齒輪,這樣4組齒輪組合,能把最初的一圈,提高到50圈,現在的齒輪箱外殼都是木材製作的。

加工件在車床主抽的固定,是主抽上有凹槽,工件部分放凹槽上,采用楔形固定。

現在還沒有絲杠,實現不了車刀橫向和縱向的進給運動,車刀還需要工匠用手持車刀,車外圓,都需要持續的改進。

鑽床是靠鑽頭的高速旋轉,在固定的加工件上加工孔。

這個鑽床製作了立鑽和臥鑽兩種,帶動鑽床主軸旋轉的,是和車床齒輪箱一樣。

安裝鑽頭那個主軸,最上端或者最前端是個軸向軸承,靠外界施加壓力,實現鑽削進給。

衝床目前是齒輪機構把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用齒輪機構是為了省力,不然二百斤重物很難提升起來,靠重力,衝擊加工件,衝孔,重物下端衝頭,是用堅硬的坩堝煉的鋼,

鍛造錘和衝床一樣,也是靠重力,不過擊錘衝頭麵大,可以捶打鋼鐵件。上麵重物重量是可選擇的,有五十斤,一百斤,二百斤多個選擇。

一般的捶打還是靠鐵匠的錘子。

衝床和鍛錘機用的齒輪比鑽床和車床輪齒大幾號。

說到這,也說下水力鍛錘機在歐洲早期因為用人力拿著大錘,錘打鐵太費力,人們想到了水推動水輪旋轉,帶動輪軸旋轉,輪軸另一端上麵有木頭做的大齒輪,大齒輪可以不斷把倒置的大錘,抬起,然後自由落下,錘打鐵器。

這就是水力鍛錘機,可以很大的節省人力。

並不是說有了水力鍛錘機,才能鍛造什麼物件,它隻是節省了人力,如果不怕浪費人力,也可以讓人多人推動水輪轉動。

也製作了手搖的離心鼓風機,這樣可以給煉鐵爐提供連續鼓風,比風箱斷續的風好點。

麻花鑽是用硬度最好的坩堝鋼。

這些設備才製作完,這房間有點胡湘前世,在金工實習的時候,工廠的感覺了,不過和後世設備差遠了,都很粗糙,精度更沒法比。

因為這一切機械設備都靠鐵匠們生磨硬銼出來的。

沼氣池離這不太遠,胡湘讓人把沼氣引到這裡來了,這樣晚上可以點燃沼氣燈乾活了,沼氣燈外麵還套了玻璃罩,這樣有風,火苗不會來回晃動了。

現在胡管家在沼氣池邊又建了個,因為那天,還沒有幾個時辰,火就熄滅了,胡湘告知那是沒有氣了,需要在發酵才能有氣。

多建幾個不就氣多了,胡父安排胡管家再建幾個,家裡糞便有的是。

古代大戶人家都養很多豬,牛、羊,雞鴨的,這也是重要的財富,大戶人家可不是亭台花園樓閣,那是現代的影視劇,古代家裡最重要的財富是糧食,和五畜興旺。

在水滸傳裡,宋江剛到柴大官人莊園有這段描寫,“門迎闊港,後靠高峰。數千株槐柳疏林,三五處招賢客館。深院內牛羊騾馬,芳塘中鳧鴨雞鵝。仙鶴庭前戲躍,文禽院內優遊。疏財仗義,人間今見孟嘗君;濟困扶傾,賽過當時孫武子。正是家有餘糧雞犬飽,戶無差役子孫閒。”

胡家就有牛驢騾子多頭,還有百多隻羊,百多雞鴨。

到晚上時候,胡湘讓夥房夥計,燉了雞鴨,和羊,上的酒也是蒸餾酒逍遙醇,胡湘要和鐵匠們開懷暢飲。

作為鐵匠,平時的夥食很一般,肉很少吃,隻有胡家的莊客,夥食、待遇還可以,因為這些莊客是看家護院的,掙的是玩命錢,很多都是豪氣乾雲的漢子,待遇自然要高點。

作為前世的胡湘知道,工匠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打造出精良的武器,發揮、激發工匠的才智,是必須的,隻有提高他們的待遇,他們才能更好的工作。

他們也是技術人才,按後世的說法。

晚飯就在院子裡,中間點燃了沼氣燈,也開到最大,現在天氣逐漸熱了,在院子裡吃飯,喝酒,比在屋裡憋悶的感覺好多了。

鐵匠們都很興奮,他們也是第一次喝著蒸餾酒,胡家一般都外售賣了,很少給下人們喝,鐵匠們都感謝胡湘。

老魯鐵匠更是喝的滿臉通紅。在水滸傳裡,描寫好漢們喝酒吃肉的場麵很多,喝酒吃肉估計是古人對生活的最高要求了,看來以後經常改善夥食來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了。

“胡公子,貧道真是佩服,很多主人都不屑和下人共餐,就是很多文人也都不和下人匠人言談,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詩雲“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李岩說道。

“李道長,現在的文人隻知讀書,每天挖苦心思寫些華麗詩詞,有何意義,以後工匠們,尤其那些技藝高超的工匠,才能發明驚世器械,改變一切,”胡湘說道。

其實古代社會科技發展緩慢,也因此改變社會緩慢,古代很難體會到後世的科技大爆炸,古人的一生也看不到社會有哪些進步,那隻能在文字上來回琢磨變化了,

但到近代,科技特彆受到重視了,以前世胡湘的時代來說,就是一個手機,從他高中時候還沒有手機,到各種智能手機普及,科技變化之快,人都來不及反應。

“公子說的有道理,古人就是因為有了魯班這個工匠,土木建築,農耕才有了發展,漢代有了蔡倫發明的紙,讀書人才能方便讀書。”李岩說道。

為了加快進度,一連幾日,胡湘都是在家和工匠們一起琢磨轉輪手槍的製作,和機械設備的調製,因為機械設備都是手工製作,在運作中問題百出,都是精度不夠,摩擦阻力大,齒輪和滾柱軸承等零部件反複拆下打磨。

胡湘讓老魯用銅製作了尺子,用銅製作這樣不容易生鏽,測量必須標準統一。

而且關於尺子的標準,胡湘也拋棄了這個時代的標準,胡湘給魯鐵匠說,以後長度按一個脫殼後的小米直徑做尺度,一個小米直徑為1毫米,10個小米排起來為1厘米,10個厘米為1分米,10個分米為1米。

為什麼這樣,因為小米的直徑,大約就是1毫米左右(讀者可以搜索小米直徑)。

采用後世的度量,胡湘也是好借鑒後世的知識,對古代度量衡,胡湘看到就頭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