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等人和葛鐵槍分開後,又繼續北上,走到涿州東地界時候,天下起了大雨,胡湘等人在樹林裡避雨。
藤甲搭的棚子還不錯,在地勢高的地方用木棍一支,上麵放上藤甲,一個簡易的棚子就搭好了,人都站在下麵,可以很好躲避大雨,夏天雨那真是大,如盆潑一般,不一會地麵就積水成流了。
現在每個人都要隨身攜帶五天的乾糧,胡湘也怕遇見連日的大雨。
今天這場雨來的也快,幾個時辰後,雨停了,於是繼續北行,胡湘等人行軍比葛鐵槍快很多,畢竟他們是萬人大軍行軍,胡湘等人不到百人,但胡湘等人到燕京區域還要偵查蒙古人具體情況,也需要時間,所以得先到。
下過雨的道路很難走,都是泥巴水泥路,讓胡湘很不習慣,不過這些莊客都很習慣了,他們可沒有見過真正的水泥路,自然習以為常。
胡湘發現越往北,村落也稀少,在前七八年,這裡是金國中都附近的區域,也是蒙古韃子燒殺最嚴重的區域,連年的戰亂人口自然死亡或者逃亡不少。
又行軍兩日,到了中都附近,李彪和胡都頭等人分彆去偵查蒙古人的情況,胡湘盧明則和大隊人員在樹林裡麵隱蔽休整,阿貴帶著人去附近村莊,到村民家購買食物。
這時候的天氣已經進入伏天,天悶熱,知了嗡嗡的叫,很是煩人,晚上能捉到很多知了猴,可是不能油炸,這可是道美味,還有就是夏天找不到乾柴,生火也困難。
阿貴很快就買回了食物,都是小麥麵和菜混合做的窩窩頭,
“村莊裡有人盤問你們嗎?”胡湘問道。
“沒有,都是些窮苦的百姓,看到我們還很害怕,當我們給錢讓戶長做食物,還很吃驚,說什麼也不敢要,我們硬給他了,”阿貴道。
這一帶百姓應該很苦了,也很怕生人,應該是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中,蒙古韃子肆意殺人都不眨眼,難道拿東西會給錢嗎!
“阿貴帶我去見見那個戶長,”胡湘道。
“這些老實巴交的百姓,有什麼可見的,也了解不到什麼消息,”盧明道。
“現在也是沒事,我去見見他,沒準能了解到有用的信息那,”胡湘說道。
胡湘和阿貴走了五裡路,便到了小村莊,大概有十幾戶的小村,房屋都是茅草屋,很低矮。
進到戶長家,阿貴喊了一聲,茅草屋出來一個滿頭白發的老頭。
“老人家,這是我家主人,”阿貴道。
“老漢拜見爺爺,”老漢道。
這也是窮苦百姓做下人奴隸習慣了,見到上等人都喊爺。
“叫我少爺就可以,老人家,你們這田稅,是怎麼交的,”胡湘問道。
“回少爺的話,是五稅,”老漢道。
胡湘聽到這稅夠重的,正常慣例都是十稅,這是從兩漢流傳下的慣例,也就是農民要把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給官府,武安也是這樣稅賦,但古代也有十五稅,和三十稅,那都是盛世和平年代,比較少見。
古代的非農業人口從未超過十分之一,這十稅,能滿足國家非農人口的口糧。當然官府還有各種徭役,農民也必須服從的,古代農民很怕徭役的。
好在古代田野野地多,農民都是從野外尋找一切可食用的野菜,混合著小麥和粟米吃,節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