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少爺,”魯平說道。
關於鋼和鐵的區彆,胡湘早就給魯平講過,含碳量越高,鋼鐵越堅硬,但也脆,韌性不足,含碳低越低,則變軟,韌性也好。
現在蓄熱室,也得到了改進,雖然不知道熱空氣的溫度是多少,但改進的蓄熱室,高爐煉鐵速度加快了很多。
現在煉鋼早不用灌鋼法了,因為提高了爐溫,達到純鐵的融化溫度了,用高爐出生鐵後,然後在攪煉爐攪拌,並像炒菜一樣不斷的攪拌,這樣鐵液裡碳和空氣氧接觸,可以將生鐵脫碳,不過這個方法很難控製鐵中的含碳量,一般都炒過火,這樣得到的幾乎都是熟鐵。
然後熟鐵和坩堝煉的高碳鋼,按比例彙合,在密閉的黏土坩堝中再加熱融合,可得到含碳不同的鋼。
現在的坩堝鋼還是產量很低,除了製作工具鋼,也製作轉輪的一些部件,雖然產量低,不過每把槍也用不了多少,一把手槍也就兩斤左右的重量。
手槍各個部件需要鋼材含碳量都不一樣的,擊錘需要硬度大的鋼材,轉輪既需要鋼材有一定硬度,還需要有韌性,用的低碳鋼,槍管目前還是鍛鐵。
這個時代要區分每個鋼鐵的含碳量太困難了,又沒有現代化的儀器。
現代測定鋼含碳量有化學法和物理化學法
化學法利用高溫燃燒法將樣品中碳化成二氧化碳從樣品中分離出來,然後再以適當方法測定二氧化碳的量。
物理法根據鋼鐵試樣在高溫激發的光譜線的強弱,直接測出碳的含量。
胡湘以前曾看過小說,主角肉眼都能看出鋼鐵的碳含量,還能看出子彈出膛的初速度,那估計都能手抓住子彈了,還製作什麼槍械,自己都是超人了,回到古代,自己一個人就能統一地球了。
還有幾個月製作出來蒸汽機,一年製作出來現代步槍的。
就是瓦特回到古代,他也短時間打造不出來蒸汽機的,瓦特改進出往複蒸汽機後,用了很多年才把蒸汽機效率提高到五倍,才變得實用起來。
說中東某國家庭作坊也能生產ak-47,但你要真到了他們製作現場,那是有很多現代化機械加工設備的,各種車刀也都是現代化的,不是用把銼刀就把ak-47銼出來的。
胡湘後世曾去國家曆史博物館參觀,裡麵有大清王朝進口19世紀歐洲紡織機械,那些紡織機械上麵的部件,都讓胡湘感到驚歎,就是配備當代的機床設備,讓一個機械廠老師傅加工出來,估計都困難,也得琢磨幾個月。
胡湘後世的大學的專業是機械製作和自動化,都感到19世紀歐洲機械製作水平高超。
胡湘前世偉大的祖國,先進光刻機和航空發動機一直是國家的短板,其實他們的原理所有工程師都知道,但知道原理和製作出來是兩碼事,國家投入巨資也需要很多年才能進步一點點,這可是集中國家的力量。
難道僅僅知道個原理,就能很快製作出來嗎!原子彈的原理可以說家喻戶曉,隻要鈾濃縮到武器級彆,就能用tnt引爆了,也沒見後世原子彈在地球上滿天飛。
機械製作加工工藝的進步,機床的改進換代,鋼鐵材料的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每個機械製作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要一步步的來。
胡湘準備這段時間就在山上基地呆著了,和工匠一起琢磨改進,要加快機械製作工藝的改進。
古代煉鋼技術和機械製作發展緩慢,很大原因,一直因循守舊,不會特意的不斷嘗試。
胡湘不一樣,鼓勵各種工藝的嘗試,和不斷的改進,而且還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