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積少成多(2 / 2)

按大名府煤炭消耗量,每年也需要幾百萬斤,不過大名府的煤炭以前可不是武安供應的,磁州也產煤,而且那裡的煤據說比武安的還好開采,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峰峰煤礦。

當然,胡家賣煤也不隻賣到大名府,大名府周邊縣城都可以,不能老在一個地方買馬料豆。

一車煤是六百斤,要是能賣個二三百車,也能得到幾萬斤的糧食,當然胡湘可沒想靠賣煤掙錢,一車不會裝很多煤的,那樣馬匹消耗的糧食就多了,還有胡家也沒有那麼多煤可賣。

“目前先靠這個給武安增加點糧食,我在想想彆的辦法,”李岩說道。

“嗯,能利用的,都利用起來,以後任何人來往武安都不能空手回去,都多少攜帶點糧食,”胡湘說道。

其實古代騎馬,都會在馬背攜帶了馬料豆,不能讓馬老吃草,不然馬匹會瘦下來,就跑不動了。

人們很早就發現,牲畜在吃了黑豆以後毛發光亮,身體強壯,乾活有勁。

武安和大名府之間來往人員,平時每個月都四五十人次,要是每匹馬每人攜帶十五斤,一年下來也有近萬斤糧食,任何事情不要隻看西瓜,芝麻多了也能累計成西瓜。

就好比目前的硝石,也都是螞蟻搬家似的積累的,年初到現在獲得數量有六百多斤了。

胡湘和李岩又聊了會。

李岩說,通過他分散出去的人員,這些人也招募人員,現在有二百多人了,這還是控製招納,不然會更多。

胡湘也知道,畢竟江湖藝人,過街郎中,在這個社會都是弱者,誰不想找個互助的靠山。在他們遇到困難有個行會能幫助他們。當然也不能來者不拒,畢竟也有劣跡斑斑的邪惡江湖人。

“我們在臨安鄧家金銀鋪,目前賬上銀兩都有十幾萬了,要是能運回來就好了,”李岩說道。

鏡子在臨安獲利巨大,不過都是會子,這會子到北方就是廢紙。

“我們得尋找合適的人和蒲壽庚聯係了,要是能把硝石走私些過來就好了,”胡湘說道。

“隻要運到膠州,就可以了,現在膠州在李全的控製下,”李岩說道。

“你說林管家怎麼樣,”胡湘想起盧家管家。

“林管家,這個人既精明,又穩重,我都自歎不如,他要是能去,當然是最好了,”李岩說道。

其實尋找合適的人主要是忠誠,那可是十幾萬的銀兩歸他隨意支配的,這筆巨大財富難免有人禁不起誘惑。

“嗬嗬!道長過謙了,”胡湘笑說道。

“不是過謙,我和他接觸過很多次了,也在一起喝酒過,”李岩說道。

李岩說的也對,其實能在一個大戶人家做管家,都是精明的人。

聽盧敏說,林管家在盧家當了十幾年的管家了,盧明和盧敏都還小的時候,是他協助盧父把盧家的家業發展壯大的。

和李岩談完,胡湘便休息了,盧敏怎麼沒有來武安館,現在都結婚了,又不用避諱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