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鹽的短缺(1 / 2)

因為這幾天天冷,胡湘就在屋裡看李岩送來的書。

李岩說讓胡湘閱讀下,也給提些意見,胡湘和盧敏看到精彩處,不由得欲火難耐,大白天便和盧敏做起了運動,本想用它暗殺人的,可是現在都不知道暗殺誰。

這天胡湘剛好盧敏做完運動,便有人敲門,說大哥讓胡湘過去商量事情。

胡湘來到道觀,大哥和胡亮都在,原來鹽快用完了,沒有鹽就製作不了純堿和火堿,也沒法實現皂化反應,也就製作不了甘油和肥皂,還有玻璃。

大哥說,武安城內的鹽也不多了,人不吃鹽,那是不行的。

原來最近的戰亂,從山東往河北運鹽經常中斷,

胡湘來到武安城。

胡湘父親,二哥,胡管家,盧明也在,是在開會談論。

盧明和盧家莊客並沒走,蒙古韃子雖然撤退了,但不是全軍覆沒,說不定會殺個回馬槍,以蒙古韃子的快速機動力,武安還是時刻處於警戒狀態。

“現在大名府也缺鹽,李岩說現在購買不到鹽了,”胡管家說道。

古代鹽業都是官府控製的,現在武安需要的鹽量大,官鹽一旦不足,那官鹽就會按人口分配,這根本不夠武安用,因為武安不僅僅是人吃鹽,按現在話,工業也吃鹽,還有武安上報的戶籍人口很少,也分配不了多少官鹽,

因為戰亂,劫匪,盜賊,亡命之徒遍地,運輸私鹽的販子,成為了目標,很多販賣私鹽的販子,半路被殺害,拋屍荒野,李岩的人,就有被殺害的。

各地建立的信息傳遞,也聯係不順暢了,

“現在鹽那都比較緊缺,大名府的官鹽也比平時貴了幾倍,”盧明道。

古代的物資沒有哪項不是緊缺的,一是生產力低下的原因,二是各地的戰亂,給物資流通帶來了很大不便。

“現在產鹽都是那些地方,”胡湘問道。

“滄州沿海地帶,以前很多私鹽都是從那裡販來的,這幾個月早沒有販子過來了,”胡管家道。

“那裡更接近蒙古控製地帶,以前是滄海公王福的管轄地,後來王福投靠了宋,現在不知道情況如何,”盧明道。

“估計也會投降蒙古,蒙古韃子把沒有投降州縣百姓都幾乎屠殺光了,在這這種恐懼下,都早嚇破了膽。”二哥憤恨的說道。

“二哥,我去山東會會李全吧,李全控製了山東半島沿海地帶,那裡鹽場也不會少,”胡湘說道。

“三弟各地情況不明,我安排彆人去吧,”二哥說道。

“彆人怕不行,我們也該會會李全了,雖然蒙古韃子退了,但這河北一帶被蒙古韃子燒殺屍骨遍地,如果蒙古韃子再來進犯,各地怕在難堅持,”胡湘道。

後來傳來消息,完顏霆的大軍已經退到黃河南岸了。

泰州,東平,單州等大名府以東的大片區域,嚴實在蒙古韃子的協助下,占領了這些區域,嚴實被也蒙古韃子官封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

目前的大名府區域現狀,比以前更蕭條了,大名府完顏飛統計了各個州縣損失,人口減少近半,完顏飛也把家眷老小遷移到衛州(河南新鄉市衛輝一帶)了,雖然蒙古韃子退了,但要卷土再來,形勢會比以前更嚴重。

胡湘說結交李全,以後蒙古再來進犯,李全要是攻擊嚴實,蒙古分兵救援,這樣大名府壓力必然降低。

還有就是硝石是運輸到李全控製的沿海地帶膠州灣的,也要和李岩談談了。

雖然北方還有武仙和彭義斌,但估計現在自身都難保了,因為蒙古人對不投降的城池采取的是釜底抽薪,就是屠殺城鎮以外的廣大農村人口。

大名府損失那麼多人口,有的是被殺害的,有的是被俘虜走當奴隸,也有很多是被投降蒙古的漢奸招納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