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夜以繼日地冥思苦想。開始他在木屑裡加上天然樹脂蟲膠,使木屑結成塊並搓成球,樣子倒像象牙台球,但一碰就碎。以後又不知試了多少東西,但都沒有找到一種又硬又不易碎的材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發現做火藥的原料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後,再將其塗在物體上,乾燥後能形成透明而結實的膜。他就想把這種膜凝結起來做成球,但在試驗時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
要說海厄特真是個不屈不撓的人,他並不灰心,仍然一如既往地進行探索。
終於在1869年發現,當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竟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當然也可以用來做台球。他將它命名為“賽璐珞”,也叫雲石膜。
據說海厄特並沒有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但對他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因為這時,他已成了一個大發明家,他準備用自己的發明獲得更多的效益。1872年,他在美國紐瓦克建立了一個生產賽璐珞的工廠,除用來生產台球外,還用來做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及電影膠片,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的先河。
1877年,英國也開始用賽璐珞生產假象牙和台球等塑料製品,後來海厄特又用賽璐珞製造箱子、紐扣、直尺、乒乓球和眼鏡架。
化合坊實驗室,胡湘和胡貴明談論硝化棉。
“貴明,那個膠棉,你們以後多研究下,”胡湘道,因為膠棉,胡湘發現它凝固後如同前世見到的塑料。
“恩,這膠棉加入樟腦後, 膠棉柔韌性比不加樟腦好多了,又硬,而且也不脆了,在熱水裡麵,還變得軟,能壓製成各種形狀。”胡貴明說道。
現在的胡貴明主管化合坊實驗室。
“你們要好好的研究下,看它怎製作成什麼物品,”胡湘道,又接著說道“那個溫度計怎麼樣了,”
“少爺,你說的那個玻璃管,要很細,下麵是個玻璃球泡,這個管,到現在還沒有製作出來,”胡貴明道。
溫度計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物理性質,看水銀柱的高低,用來測定溫度,冰水混合物為0°,開水為100°,用手握著為36°,然後在上麵做些標記,用作溫度基準。
但是這個細玻璃管,不好製作。
胡湘給胡貴明說,那個玻璃管,要製作的很細,才可以。胡湘也是根據前世用到的溫度計樣子,給胡貴明描述的。
胡湘想後世那個溫度計,是不是玻璃管太細了,他們根本製作不出來。
“你們製作粗玻璃管也可以,製作出來後,試試看,看水銀是不是根據溫度變化,水銀柱會升高,”胡湘道。
“好的,少爺,這溫度計,有啥用,”胡貴明問好奇問道。
“孵小雞用,”胡湘道。
“孵小雞,”
“你們做實驗,有沒有發現溫度,很重要,很多化合反應都是在一定溫度下,”胡湘道。
“明白了,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