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山上大建設(2 / 2)

現在的胡湘就把這些製度,改改後,就運用到這些工匠的管理上來了。

當胡湘寫出後,大哥,胡亮看到後。

大哥驚訝說“三弟,大哥管理工匠多年,都想不出這些管人的辦法,你竟然想到這麼多··”

“這績效製度,工作積分製度,三少爺,你真是想絕了,”胡亮也佩服道。

在山上大建設時候,化合坊沒有事的工匠,都一般安排建設房屋了,還有保衛人員,當然除了警戒人員。

就是胡都頭特戰隊也投入建設中去了。

但機械坊的工匠,從不投入建設,他們還是加班加點的工作,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人手。

轉輪手槍的製作,步槍的製作,要不停的加快製作,還有機械設備,機床等各種設備改進,更是不斷的更新換代。

胡湘來的機械坊。

李鐵鎖給胡湘說,那個小轉輪手槍,直接研發是能左旋轉的款式,反正是開發新一套加工工具,而且這個槍也不是很緊迫的要用,這樣也為以後製作大號的,增加經驗。

“少爺,現在有無煙火藥了,我們的m22步槍,要不要改用無煙火藥,”李鐵鎖說道。

“先不用,等棉花多了,我們再改,”胡湘道。

現在的m22步槍,口徑是14毫米,要用無煙火藥,胡湘還怕槍管不行,容易炸膛。還有就是製作硝化棉,消耗的硝酸鉀太多,很多都是工藝中的浪費,用這些硝石製作黑火藥,是十幾倍於硝化棉的。

“這個m22步槍,你們要繼續改進,完善,子彈要用全金屬的,”胡湘又接著說道。

以前為了突擊製作子彈,子彈不是全金屬的,隻有子彈底座是,用紙卷的圓筒,前麵在安裝鉛彈頭。

其實這個m22步槍設計,在法國步槍發展史上,很像夏塞波步槍,它的子彈就不是全金屬子彈。

普魯士人在19世紀50年代裝備的德雷斯栓動擊針槍,刺激了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雖然歐洲各國普遍認為這種武器氣密性不佳,性能不及前裝步槍,卻也多多少少的認識到了後裝武器的優越並開始研發。

安東尼·阿方索·夏塞波,法國人,生於1833年,時任聖埃蒂安兵工廠工程師,1857年左右,24歲的夏塞波便設計出一款後拉槍機擊錘卡賓槍,他在結合了德雷斯擊針槍的設計後,夏塞波將擊錘改為擊針,並將底火安置在子彈底部,采用紙包定裝子彈。

“恩,三少爺,正在製作m22步槍子彈的模具了,”李鐵鎖道,又道“那個小專利手槍,我準備采用5發彈巢,子彈口徑大小和目前口徑一樣,隻是短點,這樣,我們也可以利用現有的一些模具,”

胡湘聽到李鐵鎖的話,也對,不能製作很多型號的,不然太浪費人力了,於是對李鐵鎖道“你們根據現在條件,製作就可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