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趣,離彆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後麵的念的,胡湘聽到不明所以,也不明白是說啥的。
但前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話,胡湘可是熟悉的很,胡湘以前給女孩寫過情書,還用過這句,原來這句是出自於這個時代元好問。
不過這個人名字也夠另類的,文人嘛!都會給自己起個不倫不類的名字。
啊!十六歲,就能寫出這風騷的詩詞!胡湘想想自己16歲時候,啥都不是。
看來這人很早熟,估計也是位風流才子。
那個人念完後,眾人紛紛附和。
一個食客說道“這首詩,是不錯,去年科舉考試,他考中了,但科場有人說他抄襲,還說他是“元氏黨人”,他便憤然不就選任,”
胡湘也聽李岩說過,這科舉考試競爭特彆激烈,尤其是進士及第名額有限,沒有考中的人,還會鬨事,說考試不公,對考中的人,也會找他們的缺陷,這樣就落第,後麵的人好替補。
胡湘聽著他們談論元好問的詩詞,也想見見這個人。
於是問一個食客道,這元好問還在開封嗎。
打聽到元好問,還在開封府,現在以教書為業,有個食客說前段時間,還來這裡吃過酒。
胡湘給那個食客說,你把他找來,我請他喝酒,順便也給那個食客幾十文錢。
那個人走後。
胡湘問李彪道“你聽說過元好問嗎?”
“姑爺,還真沒有聽說過,這文人,普遍的貧窮,來這喝酒,都是點最便宜的菜,喝最便宜的酒,我很少和他們交談,”李彪說道。
胡湘也知道,李彪也是看人下菜,沒有油水的文人,李彪自然不會結交。
“這些酸文人的詩詞,哪比得上姑爺的歌···”李彪又小聲說道。
“嗬嗬,你是不是好久沒有聽過柳姑娘唱歌了,”胡湘笑說道。
李彪咧嘴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