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的參不算值錢,十年的也就那樣,但三五十年的就難得了,阿嫵給他帶的六片老參,絕對是師傅的收藏,幾次大考就乾掉他收藏的一部分了。
當然他最多吃兩片。
下午,仔仔細細檢查完上午做的,確定沒有做錯的,他開始抄題了。
抄題之前,最先寫的就是卷頭,姓名、年紀、籍貫、祖上往上三代的名字,還有是否良籍,是否犯過大錯等等。
所以死契的人,哪怕是後來放契了,三代之內都不可能科舉,青石、方武、吳鈞都不可以,因為他們父親是死契。
平安的人如今基本都是二十年的長契,他不想用死契綁住人家的子子孫孫,沒必要,願意留下的,你趕也趕不走,何況長契約束性也夠了,十幾歲的孩子,二十年後,就是三十好幾了。
如果你待他好,他又習慣了在你身邊做事,這麼大的年紀,他能去哪?
其實師傅藥穀裡的也有不少是長契,除了牙行買來的人,那沒法子,衙門已經備案了,一日為奴,終生都不可以科舉。
當然真正能科舉的,就算是良籍也沒多少人走到這一步,科舉是標準的獨木橋。
考試第一天結束時,平安還是水靈靈的模樣。
第二日,他開始做算術。
四大題的算術,隻有一題比較簡單,其餘三大題,一題比一題難,算的平安是心花怒放,這次考試,很可能是老天爺在幫他,特彆是後麵的兩題,他估計很少有人算對了的,傅安這個倒不怕,他算術還是很厲害的。
所有的算術題做完,不過半上午。
他沒有著急檢查,而是咪了口參酒暖暖胃,然後活動活動一下四肢,做了一些自以為瀟灑的動作。
這才把幾道題反反複複推敲一遍,結果自然是全對。
先不著急抄題,他把詩先寫好了,下午一起抄。
會試三場,一場三日,跟鄉試不同的是,每一場結束考生就可以回家,補充一下熱量,洗洗涮涮一番,第四日清晨再去。
他今日得把算術題和詩賦抄好,然後還得把策論或者律法題先做一樣,如此才能保證明日半下午就能早早地回家,而不是拚到傍晚。
大多數考生都會做到最後一刻鐘,本來會試的題量就不小,這次出的題還相當難,他如果提前回家,沒人跟他擠,這樣多好。
兩首詩,平安隻花了半個時辰,一首是純外借的,一首借了一部分,自己寫了一部分,感覺很滿意,相信考官也會滿意的。
申時初,平安就抄好了今日所有的卷子,又欣賞了一番,這些年來,他的一筆字被兩個先生逼成了大師級。
字跡清楚不用說,字體圓潤筋道,卷麵整潔,他自己看著都很舒服,一筆一劃都恰到好處。
晾好了卷子,他小心翼翼收好放在考籃裡。
離天黑還有一個時辰,足夠他做好一篇策論了,這些年先生不知道讓他寫了多少篇策論,方方麵麵都寫到了,今日的題自然也寫過。
老話說,嚴師出高徒,這是沒錯的,十六七歲他還挨過先生的打,當然,不會超過一天,先生就會受老太爺的打,五十多歲的人了,還被父親追著打,全天下怕隻有先生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