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跟兒子好好說說,如果可以,過兩年就能來說親,成親晚幾年她是無所謂的,有兒子就有孫子,急什麼?
常春風一家三口到了茶樓,張家人已經帶著錦兒到了,張策也過來了,他去年鄉試失利,正為三年後做準備。
平安拿了不少的筆記給他看,大儒的講課真是讓人茅塞頓開,他心裡對三年後的鄉試、會試充滿了信心。
“妹夫,快這邊坐,一會好看你的寶貝兒子。”張瑾平大著嗓子道。
常春風笑的一臉燦爛:“爹,大哥大嫂,策兒、茂兒。”
他看向女兒,女兒站在大嫂身邊,笑盈盈跟他行了一個福禮。
“錦兒今日很好看。”
錦兒紅了臉,爹許多日子不曾這樣溫和地看著她了。
她今日真的好看嗎?
“大嫂,錦兒辛苦你了。”
“有什麼好辛苦的,錦兒下學回來也幫了我不少忙,瑾玉,這邊坐。”
常彥已經跟張茂玩到一起去了。
張茂是張瑾平的次子,今年已經十四歲,明年準備院試
了。
不多時,一陣敲鑼打鼓聲傳來,還有喜慶的鎖吶聲,大街上的人也越來越多。
“來了來了,狀元郎來了。”
梅娘心都要跳起來了。
她的平安會是狀元郎吧?
平安已經騎在高頭大馬上,一朵碩大大紅花係在他的胸前,一點也不比成親那日戴的花小。
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他算是都經曆了,也不枉此生了。
科舉真是獨木橋中的獨木橋,能走到打馬遊街這一步,不知道多少人中才有一個。
縣試、府試就很難了,到了院試、鄉試,哪次大考不是幾千人錄取百十號人?
會試集全大周的舉人,四五千人以上,才錄最前麵的三百人,就這樣,後一百名還是同進士。
依他說,同進士也已經很了不起了。
能從這麼多舉人老爺中脫穎而出,都是天之驕子了。
同進士跟進士無非是後麵升職慢點,基本四品以上的大都是兩榜進士,還有就是起點稍微低點,很難直接分到京都六部。
但能直接分到六部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一般還得後台硬。
他看了看兩側的禁衛軍,還有前麵為他牽馬的兵士,還有三百奏樂手走在前麵。
這場麵實在太大了點。
榜眼、探花在他身後一步的左右兩側。
胡同樂笑道:“萬兄,待會彆許多小姑娘看咱們狀元郎俊,一個個扔荷包、花啥的,回家弟妹罰你跪地板。”
胡同樂的大妹妹就是長卿的娘子,算來也是親戚。
龔俊跟著起哄。
平安笑道:“我可是練了十幾年武的人,你們還是想想你們自己的膝蓋該怎樣保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