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狗日的江晨,明明隻會寫打油詩,怎麼還有美女為他倒酒,貼心服侍?!
真是上天不公啊!
很快。
第一輪文鬥環節過去。
主持人緊接著上台,又宣布了第二輪的文鬥比拚。
這一輪的主題是‘詞’。
同樣是一個老教授上台出題。
這位老教授名叫慕容山,來自魔都複單大學,也是文壇中十分有名望的一個大家,對古詞十分有研究。
他緩步走上舞台,略作沉吟,卻未直接動筆。
而是舉起麥克風,說道:
“這段時間,我重新翻看了一遍宋思清的《彆離小記》,頗有感觸。”
“宋思清是古代十分罕見的才女,卻十分不幸的遭遇了朝代更迭,《彆離小記》是她所在朝代國破之時
,遷往南都過程中所寫的記文。”
“也是我們國家經過考古發現的非常珍貴的文獻記錄。”
“不過,畢竟是年代十分久遠的文獻,我在品讀《彆離小記》的過程中,發現了其中缺失了不少內容。”
“尤其是宋思清所作的一些詞曲,大部分都模糊不清,很是遺憾。”
“今天這麼多年輕才子,聚集在這裡。”
“就請大家站在宋思清的角度,以‘愁’為題,作一首詞吧。”
“希望能彌補我的遺憾。”
說完。
他在宣紙上,寫下了大大的一個‘愁’字。
服務員把宣紙舉起來,讓所有人都能看到。
不過。
老教授說完後,大廳中的才子們卻頓時都陷入到了一片思索和糾結之中。
喧鬨議論聲四起。
以‘愁’為題,寫一首詞並不難。
這世間令人發愁的事情有許多。
但想要站在宋思清的角度,去寫這首詞。
難度卻是大上了許多。
畢竟,作詞的時候,還得考慮宋思清當年的遭遇和心境。
最重要的是。
宋思清是一個女人啊。
而這大廳裡,一大半都是男作者。
怎麼才能模仿女人的語氣和思維作一首詞呢?
眾人眉頭緊鎖,議論紛紛。
主席台上。
古淵文看向慕容山,嗬嗬一笑,卻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慕容兄,你出的這道題,可就有些難了。”
慕容山深歎一口氣:
“難點好啊,如今舉國盛世,很多年輕人卻忘了當年的動蕩和艱辛。”
“我這個題目,雖名為“愁”,但實則是“國愁家恨”,希望能以此題,來喚醒大家心中的警惕。”
“這幾年看似風平浪靜,?但西方之國,始終敵我華夏之心不死,暗中摩擦與爭端,每日劇增。”
“儘管有我們這些老東西在支撐著,但年輕一輩,仍需不忘國恥,時刻警惕,萬不能讓百年前的國難再度發生!”
古淵文深吸一口氣,隨後麵龐也流露出一抹憂色:
“慕容兄說的很有道理。”
他知道。
如今華夏雖然是太平盛世。
但暗地裡,卻是暗潮洶湧,危機重重。
畢竟泱泱大國,一旦崛起,必定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
西方之國,又怎會讓他們輕易實現目標?!
“一切都需小心為上。”
幾名教授相互對視一眼,十分默契的點了點頭。
隨即沉默下來,不再繼續往下討論。
而大廳之中。
一眾青年作者,都在絞儘腦汁的思考著。
但卻罕見的有人落筆。
寫詞可比寫詩要難的多。
更何況,慕容山教授出的題目還這麼難。
這讓大家都有些不敢動筆。
不過。
江晨卻是一個例外。
當從慕容山口中聽到宋思清故事的時候。
他心中就緩緩的浮現出了一個古代才女的名字。
或許是由於記憶的牽引。
讓他突然之間想起了很多年輕時候的事情。
讀書時期,台上老師的敦敦教導。
以及那一首首曾經苦讀背誦過的詩詞。
他提起筆,在紙麵上,緩緩的寫下了三個字。
聲聲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