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又一位官員站出來,開口道:“陛下,此事涉及宗親,茲事體大,三司會審固然好。但如此大張旗鼓怕是會將事件的影響麵擴大,到時怕是會損害皇室顏麵,還請陛下三思啊。”
此人正是刑部尚書候封。
刑部尚書的一番話顯然動搖了皇帝。
本就透露出一絲不耐煩的皇帝,揮了揮手讓朝堂上跪拜的人退下,而後開口宣布道:“候卿所言有理,此事便不用三司會審了。”
淮王聞言還想上奏,但被身邊的人悄悄拉住。
皇帝接著說道:“不過宗親遇害案必須查清,眾愛卿可有合適人選舉薦,偵破此案件?”
朝堂之上陷入寂靜,但過了片刻,長孫看到自己這列隊伍中最前方的權貴微不可查的向身後之人使了個眼色。
“陛下,臣有一人選舉薦。”
出言之人正是長孫的,不,是劉新彥的上司吏部尚書王遠。
而之前給王遠使眼色的人正是當朝尚書省尚書令魏平,真正的權貴,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誰?”
“回陛下,臣要舉薦之人正是此次常科狀元雲學知。”
“雲學知?”長孫心中無比震驚,看來自己進入的夢境沒有錯,關鍵人物出現了。
“雲學知……可,此人常科時的文章朕有過目,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由他來偵破此案,限時七日。”皇帝同意了吏部尚書的舉薦。
但長孫心中卻不自覺的升起荒唐的念頭。
堂堂宗親遇害,就這樣草率的定人破案?
朝堂之上有這般想法的不止長孫一人,當即有人出言反對。
“陛下,如此決議怕有不妥。”
長孫偷瞄了一眼出言之人,再次怔住,此人雖然站在殿堂之下但身上散發的王室氣息竟不比龍椅上的皇帝弱,隱隱有分庭抗禮的模樣。
此人正是年輕時的唐王爺。
皇帝眯了眯眼,但聲音中卻透露著一絲親近。
“耀邦認為有何不妥?”
“唐懷安雖是淮王季子,並無爵位,但畢竟是宗室成員,任命一名不明情況的狀元負責此案,會令宗室們寒心的。”
皇帝聞言臉色冷了幾分。
但不待皇帝出口,就已經有人站出來反駁唐王爺。
“陛下,臣以為派一名狀元負責此案恰到好處,既不至於擴大事件的影響,又可通過此事考察人才。”尚書令站出來說道。
“荒謬!人命關天,更何況是宗室成員,豈容借此事考察人才!”不等尚書令說完,便立馬有敵對黨派群起而攻之。
一時間朝堂上爭辯了起來。
“啪!”
靜鞭響起,朝堂上再次恢複秩序。
“便由雲學知負責此案,七日內查不出真凶,斬首示眾!”
皇帝蓋棺定論。
……
退朝後,長孫待一眾朱紫權貴先行退出金鑾殿,才緊跟其後退了出來。
“劉新彥,你今天上朝在想什麼呢?竟敢盯著皇帝發呆,不要命了?”剛才出聲提醒“長孫”之人,在一旁悄聲嗬斥道。
敢在朝會上出聲提醒,現在又直呼劉新彥名字,證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