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號,下午。
山崗村。
孫愛菊跟周銀在家裡剝花生,正是夏耕時節,家裡的壯勞力都去田裡乾活了,家裡隻有她們兩個在。
孫愛菊跟周銀雖然不用去田裡乾活,但是手上也有不少活計。
兩人都是乾慣了農活的人,沒一會就剝了一筐花生。
孫愛菊剛準備站起來捶捶腰,就聽到院子門口傳來自行車的鈴聲,“有人在家嗎?”
孫愛菊趕忙迎了出來,“有的,有的。”
郵差小哥下了自行車,從後座翻找了一下,遞給孫愛菊一封信還有一個大包裹,“給,你家的信和包裹。”
孫愛菊接過來,跟郵差小哥道了聲謝就進了屋。
周銀看她左手拿著信,右手提著一個大包裹,忍不住撇撇嘴,“軍子又給你寄東西了啊,算算時間還沒到日子吧。”
寧軍在西境當兵,每月都會雷打不動地給孫愛菊寄工資。
孫愛菊打了個哈哈,沒應周銀的話。
她也很迷惑,按理來說還不到寧軍寄工資的時間,況且寧軍每次寄工資都是寄一個裝存單的信封,像這樣還寄一個大包裹來是從未有過的事。
孫愛菊把包裹放在桌上,看了一眼信封的郵戳,驚訝道,“不是軍子寄的,這封信是從海浪島寄來的。”
“海浪島?!”一聽信是從海浪島寄來的,周銀花生也不剝了,用圍裙擦乾淨手,從孫愛菊手上把信搶過來,眉開眼笑地道,“一定是我們家寧雪寄來的。”
她沒上過學,不識字,搶信隻是一時興起,拿完了又扔在桌上,“算了,我先不看。”然後就翻起了包裹。
見狀,孫愛菊把信拿過來。
孫愛菊小學畢業,也上過掃盲班,是識得字的,她把信展開,細細地瀏覽了一番,看到寧棠說她在海浪島過得不錯,孫愛菊笑著點點頭。
等看到最後一頁信紙,寧棠寫了寄了海產,還細細描寫了海產的做法,孫愛菊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寧棠不會做飯全家上下都知道,而且以孫愛菊對自家閨女的了解,寧棠還沒有細心到這個程度,那這海產的做法是誰告知的不言而喻,。
看來兩口子的感情不錯,孫愛菊總算放了心。
在孫愛菊看信的同時,周銀也把包裹給拆開了。
馬鮫魚乾、乾鮑魚、魷魚乾、蝦米……滿滿地堆了一桌。
周銀回想起蘇俊彥臨出門前跟她保證過,到了海浪島,會寄很多很多海產過來,頓時笑得合不攏嘴,“這肯定是我們家姑爺寄的。”
“哪來這麼多東西?”門口突然傳來寧為國驚訝的聲音。
他跟寧為黨、寧德三人扛著鋤頭乾完農活回來,剛一進屋就看到一桌子的海產。
孫愛菊笑道,“你閨女從海浪島寄來的。”
周銀一愣,問道,“不是寧雪寄的?”
她懷疑地看了孫愛菊一眼,從孫愛菊手裡拿過信,拍到寧為黨懷裡,“你讀下信。”
寧為黨把信念了出來,末了道了一句,“是寧棠寄的。”
周銀這才不得不信了,她沮喪地坐在一邊,訥訥道,“咋就是寧棠寄的呢……”
“那寧雪呢,寧雪有沒有寄啥東西過來?”寧為黨掃了一眼桌上的海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