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是陰謀,也是陽謀(1 / 2)

周徹防備心很重。

在騎營周邊,儘可能的安插了眼線。

上午,他便收到消息:護河騎營南移。

不管對方有沒有陰謀,他第一時間將消息上傳給尚書台兵曹,並要求對其他各營進行調動,防護鹽廠。

兵曹回複:騎兵屬正常訓練調動,暫時未發現大規模賊兵集結,擅動各營防護體係不合理。

這個回答沒有任何毛病。

朝廷駐營有一整套的程序,不能說你懷疑有動靜,就馬上跟著亂跑。

但周徹依舊不敢鬆懈,眉頭緊鎖。

“殿下擔心騎營調動,河東賊會來襲?”甄武問道。

“不得不防。”周徹點頭。

甄武撓了撓頭:“那咱們先撤回雒京之內?”

“這不可能!”周徹搖頭,道:“說到底,鹽廠是我們的,我們撤走豈不是將東西拱手讓人?”

“再有,若是閻成一訓練,我們便要躲著,不是讓他牽著鼻子走麼?”

賊人會來襲還好,倘若賊人不來襲呢?

閻成動一次自己就跑一次,那這鹽廠還乾個屁,倒不如讓給其他人拉倒!

他沉思片刻,道:“但今日不得不防……傳令下去,各處今日暫時歇工。”

“將各苦力民夫依照曲隊製度編好,去各個要道守著!”

直到中午時分,無事。

至下午,河東有百姓過河,推著車用鹵鹽礦往邙山來。

邙山前端的人見來的是百姓,即刻往山上引。

周徹安排的眼線即刻飛速來報。

“暫時不準任何人上山!”

周徹即刻叫停,喝道:“全部驅回去……不行,讓他們將東西卸在原地,將糧食給他們,再將其趕走!”

這事有端倪。

郭賊已經截斷了河道,嚴禁百姓私自往河東運礦。

這幫人卻突然能過來,豈不詭異?

如此,登至山門的百姓被勸回。

後麵陸續來的,都被控製在邙山北門之外。

到了傍晚時分,渡河的百姓愈發多了,有千餘之眾。

周徹的人已經忙不過來了,一部分需將鹵鹽礦送回山上,另一部分則需搬糧交給那幫河東百姓。

周徹再出應對之策:暫停鹵礦和糧食運輸,讓河東百姓將鹵礦原地卸下後,給他們先記下賬,之後再慢慢償還錢糧。

河東百姓並不接受!

他們以擔心周徹食言為由,要麼周徹把糧食發了,要麼他們就不走了!

如此一來,山門之前,人數迅速膨脹,還一時無法驅開。

“應該有問題?”蓋越蹙眉。

“不用應該,一定有問題!”周徹沉聲道。

“怎麼處理?”甄武問道。

周徹沉思片刻,道:“一、召回所有人,沿山設防。”

“根底乾淨、較為可靠的人,要全部駐在要點。”

“狀況不明的,先驅到雒陽城外去。”

“二……李鶴!”

周徹點了一個人名。

李鶴,導官令丞,大司農府屬吏,九品小官。

品級很低,但在這卻是一個實權崗:負責監督糧倉、鹽工核查。

在這裡,行監察輔佐之責。

但因他的最高領導盧晃親近周徹,所以此人對周徹言聽計從。

其人即刻站出,拱手道:“殿下請吩咐。”

“你立即去騎營駐地,你就說邙山鹽廠有變,召他立即領兵回。”

“若其人不準,你便迅速回雒京,將此事上報朝廷。”

“你要做的,是讓朝廷知道有這麼一件事。”

“是!”

李鶴應答一聲,轉身即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