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兒戲之徒為牛蛙是也(2 / 2)

隨後拱手道。

“大人,學生有一事不明,大人為何會關注這樣一個不學無術之徒?”

史太勳有些尷尬的捋了捋胡須。

其實縣試之時。

史太勳身為主考官。

自然也是在現場的。

隻不過......

他當時正在四處巡視。

大周的縣試考場。

是一個隔間一個隔間的。

所以......

當時的視線並不是很好。

史太勳並沒有看清楚交卷的是何人。

但是看著背影。

很像是牛蛙......

所以史太勳才想確認一下。

萬一真的是牛蛙......

自己這個縣令就會很難辦......

史太勳清了下嗓子。

咳嗽了一聲。

“縣試乃學子步入仕途之大事,此中出現如此兒戲之徒,本縣隻是好奇其緣由罷了。”

於德生微微點頭。

然後回想了片刻。

隨後答道。

“回大人的話,那學子名諱似乎頗為粗俗,喚作…...牛蛙。”

一聽這話。

史太勳瞬間臉色煞白。

心想。

真踏釀的是怕什麼來什麼啊......

“牛蛙?!那日早早交卷的學子,果真是他?!”

於德生點了點頭。

隨後抬頭看向史太勳。

“正是此人。怎麼......大人識得這名學子?”

史太勳一聽。

連忙擺手。

否認道。

“啊?不識得!”

於德生聽完史太勳的話。

指了指案上的試卷。

恭聲道。

“大人,試卷均在此處,請您過目。若您覺得妥當,便可揭封放榜了。”

在大周朝為了公平。

科舉的試卷是封起姓名閱卷的。

所以。

至今為止。

都還不知道。

誰是第一。

誰過了。

誰又沒過。

當然......

這不代表。

縣試一類的考試就是絕對的公平的。

雖然如此嚴格。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

自然還是有辦法進行一些照顧的。

史太勳一臉詫異。

既然那天早早交卷的。

真的是牛蛙牛公子......

那為何不見有任何人向自己打招呼啊......

這......

牛公子放棄了?!

雖然。

史太勳很好奇。

不過眼下。

更重要地是看看這些學子的試卷。

翻開頭名的文章。

史太勳細細品讀後。

不禁讚道。

“嗯!這頭名的文章,確實寫得妙筆生花,非同凡響!”

教諭於德生也是頻頻點頭。

對這篇文章讚不絕口。

“此篇文章深諳法理,從立法之難引申至法之難行,更指出法難行之源在於人情之私與執法者之非完人。又提到法律條文難以覆蓋萬事,真乃洞見症結。最後更提出立法應體察人情、強化法律執行的督察與製衡,以及普及法律知識等解決之道,實乃高瞻遠矚之見。”

史太勳也是看著文章。

不斷的點頭。

“本次考題‘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旨在探討法律實施之困難。而此篇文章,正好切中要害,不僅深刻剖析了法之難行的多重原因,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文章邏輯嚴密,論述有力,實為佳作。本縣看來,此子非但學識淵博,更對法治有著深刻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日後必成大器。”

說著。

知縣大人一篇一篇的文章向後翻去。

很快。

翻到了最後一篇。

桃源縣教諭於德生。

捋著胡須。

緩緩說道。

“此文原本在淘汰之列,但念其論述尚算中肯,對法之難行有獨到見解。雖文筆稍顯稚嫩,立意卻是不俗,可見作者胸中有些丘壑。然而,要想在科舉之路上走得更遠,還需下大力氣勤學苦練。因此,此文作者可通過縣試,但名次隻能列於榜末,以資鼓勵,望其日後更加努力,不負所學。”

史太勳看著這文章。

也點了點頭。

附和道。

“教諭所言極是。此文雖無驚人之語,但亦無明顯疏漏,通過縣試無可厚非。本次考題‘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意在探討法律實施之難。此文作者能圍繞此主題展開論述,雖不夠深入,卻也觸及了問題核心。法律實施之難,確在於官吏執行不力、百姓認知不足以及法律條文之不完善。要解決此難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從選拔賢能官吏、普及法製教育、完善法律條文等多方麵入手。本縣希望,通過我等共同努力,能使我桃源縣法治昌明,社會和諧。”

於德生點了點頭。

隨後躬身說道。

“大人,若無疑慮,咱們便揭封放榜吧?”

彆說。

史向榮埋怨自己的父親也是沒錯的。

史太勳現在並沒有想到自己兒子是否過了此次縣試。

而是在考慮。

這牛蛙該怎麼辦......

不過......

既然沒有人和自己打過招呼。

自己也不知道哪篇文章是牛蛙所作的。

現在......

自己麵前又有這麼多人在.......

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