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的山村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豬雜切段焯水去腥,又加了蘿卜蔥薑燉煮,一口湯一口肉,端的是湯鮮味美。燒豬頭就要吃那烤得焦香酥脆的皮,和骨頭縫裡的嫩肉,吃得陶枝滿嘴的油香。
隻是她剛扒了一口碗裡的豬雜,除了張家大嫂托她給張衛做媒,還有張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個問她家有無兄弟姊妹,一個問她家裡幾畝旱地幾畝水田……
陶枝為了多吃幾口肉,隻得快快的作答,又將做媒的事胡亂搪塞過去。
農忙時節總有乾不完的力氣活兒,正需要一頓油葷重的飯菜補補身子。席間眾人吃酒談天,熱湯熱菜吃得出了一身的汗,一頓殺豬菜也是吃得饜足。
肉吃完,湯喝乾,一頓早飯吃成了晌午飯,大家夥抹了嘴上的油也就一一告辭了。徐澤他們幾個是不用種地的無賴漢,喝到了最後才下桌。
陶枝見他站起身,還記得找張衛要了個竹簍子裝東西,暗歎這徐二酒量還行,竟也沒吃醉。她又起身幫著他把分好的野豬肉和一對獠牙裝進背簍裡。
張衛路都走不穩了,還要摟著他的胳膊留他,徐澤隻好應下,說下次再來他家喝酒,這才放兩人離開。
兩人肩並肩走在小東村的村道上,徐澤伸了個懶腰,看天色還早,扭頭說:“不如我們去鎮上把肉賣了吧?夏天裡肉存不住,非要用鹽醃了才好,鹽放少了又容易臭掉,放多了又鹹的發齁,真是麻煩。”
陶枝聽他說將肉賣錢,也欣然同意,點著頭說:“這有什麼不行的。攏共就我們兩個人,能吃多少?換成銀子還是實在些。隻是烏大哥給我的那刀肉,我想留著煉些葷油,家裡的豆油沒多少了。”
“你的東西你自己隨意處置。”徐澤從路邊薅了一把狗尾草,擇了合意的一根,放在嘴邊叼著。
陶枝和他出了小東村,走到官道上,路兩邊都是旱田。芒種後種下的粟子已經出苗了,綠油油的一片,有三兩個農人蹲在田裡間苗、補苗,也有不少人彎著腰在拔草。
陶枝不由得想起阿爹,今日天氣這麼好,陶老爹這時也應當在田裡忙活。
莊稼種下去,看風看水看老天,雨水多了怕澇,少了怕旱,還有蟲害霜凍。陶枝隻感慨,種地也是艱難,一年到頭精心伺弄,看天吃飯,種出來的糧食一家人也隻能勉強果腹。
她心中暗想,若想要多多掙錢,還是要多想些彆的出路。譬如打獵,雖然野獸危險,還需要幾分運氣,也不失為一條好路子。隻是打獵的本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學會的,一切還是要腳踏實地,慢慢來。
她正盤算著掙錢的事,一抬頭就看了盧山鎮的木製牌坊。
到了盧山鎮,徐澤先帶她去雜貨店買了一杆秤,兩人又一路往鎮子西邊的菜市去了。
所謂菜市也不過是一條擺了不少攤子的巷子,正經的鋪麵僅有三四家糧鋪,肉鋪。
因為是下半晌,巷子裡幾乎什麼人。徐澤把秤拿出來,又將包袱皮拆開鋪在地上,這才把宰殺好的野豬肉一刀刀拿出來,分門彆類的擺了上去。
邊上賣甜瓜的大嬸看他倆眼生,看了他們攤子上擺的東西,探著身子問:“喲,後生,你賣的不像是尋常的大肉啊?”
徐澤盤腿坐下,解釋道:“昨兒打的野豬,今兒早上才宰好的。”又偏過頭去,“嬸子你買上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