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者,理也。禮法要合乎情理,情生於性,禮生於情。無論是修身還是為政,都需要依禮而行,依理而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禮也者,履也。禮也者,養也,禮者,人道之極也。學禮,無以立,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
“呼~”王茂平輕呼了一口氣,第一道經義題也算是回答完畢。要說這第一場的題目難嗎?難,但也沒有像王茂平預想的那麼難。
看來是這位主考官鑒於上屆江安地區鄉試的慘狀,手下留情了一些?王茂平沒有發現,號舍裡的其他人看到這第一場的試題心都隨之一顫。題目難嗎?難,比他們預想的還要難。
第二題“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然後好惡形焉。”大概意思是人生下來就是寧靜的,這是人的天性。因為外物的影響而心動,這是受到了誘惑。人與外界接觸,形成了喜歡或者厭惡的感知。
人在世間受到的誘惑是無窮的,人的欲望也是無窮的,人不能被外界的物欲所淹沒,好惡無節,則人化物也。故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王茂平答完經義的第二題時,天色暗了下來,透過房簷看了看,感覺天色有些陰沉。該不會下雨吧。王茂平沒有再繼續答下去,而是停了筆。
中午的時候也隻是吃了些饅頭,晚餐王茂平想著煮些熱乎的吃食。趁著還沒下雨,連忙準備起了晚飯。
鄉試貢院的供應所為每個人配了三支蠟燭,木炭若乾,還有就是一個小爐子。王茂平連忙將小爐子從坐著的木板下拿了出來。
鄉試士子想要做飯,也是先向號軍示意,然後在自己號舍對麵的號牆來炊煮,以免一個不小心將試卷汙染。當然,一個人做飯的話,相臨的兩個號舍則暫時不能進行炊煮。
王茂平取出一些米加水放入肉乾,準備煮些粥來吃。小鍋中的香味逐漸飄了出來,原本還在因為擔心下雨而奮筆疾書的士子們都被香味吸引了心神,不禁暗暗罵到“這個時候,吃的哪門子的飯。就不能等一會兒嗎!”
揉了揉有些咕咕叫的肚子,一些士子也停止了做答。王茂平吃著肉粥感覺自己的精力恢複了不少,將鍋具收好,從考籃中拿出錘子以油布為簾掛在號門上,避免一會兒下雨弄濕了試卷。
門簾掛好也就一刻鐘的時間,雨就開始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所幸大家都已經掛起了門簾,因此並沒有
弄濕試卷。
不過這時候想要炊煮就已經不可能了,有些人飯還沒有熟,也隻能暗暗的抱怨,再次吃起了乾糧。
王茂平已經點起了蠟燭,聽著外麵淅淅瀝瀝的雨聲,心也逐漸的平靜了下來,頭腦也變得清明。狀態正好,開始繼續答起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