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刑罰,與爵賞一樣對於刑罰的對象,標準等也需要有明確的規定,對待逃兵要嚴肅處理。
而選將方麵,要任人唯賢,看中將領的能力與品格以及可以調動士兵的士氣,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關於練兵,要精兵響實,保證練兵的質量,保證發餉的數量,裁汰冗員,打造精銳部隊等等。
殿試策問對策的起收是有一定格式的,以“臣對、臣聞”起,以“臣末學新進,罔識忌諱,乾冒宸嚴,不勝戰栗隕越之至。臣謹對。”收。
王茂平將剛才想到的內容全部都書寫在了草稿紙上。
此時已經是中午,光祿寺造辦已經準備好了午餐,雖然每名貢士都是饅頭兩個,湯一碗,但王茂平這也算是在皇宮吃過飯的人了。
饅頭倒是嘗不出什麼特彆的味道,不過湯倒是很鮮美但王茂平並沒有敢多喝,怕影響到下午的答題。休息片刻後,王茂平繼續開始答題。
接下來該輪到對侵擾邊境的蠻夷的策略,對於來犯之敵,要堅決回擊,而且對方騎兵靈活善變,與其被動的防守,必要時倒不如以攻代守,主動出擊,掌握主動權。
除了軍事行動之外,還可以運用經濟戰,這也是王茂平自認為文章中有彆於他人的最大亮點。
他繼續在草稿紙上寫著,蠻夷所在的地區土地貧瘠,自然條件艱苦,溫飽尚且不能全部解決,所以他們才會對中原虎視眈眈。
蠻夷日常所需的糧食,茶葉,酒甚至於珠寶等都是需要從孟朝獲得。這些東西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我方的手中。
可以趁此機會慢慢滲入對方的民生領域,在對手內部進行侵擾,擾亂民心,打亂經濟,削弱他們的力量……
王茂平感覺現在有些文思泉湧,越寫越順,突然發現自己的身後站了一個人,想想也知道是誰,當即執筆的手一頓,連忙穩住心神,繼續寫了起來。
片刻後,自己的餘光看到,啟元帝已經向旁邊走去。從王茂平的角度,自然是看不到啟元帝的相貌,不過他倒是目測了一下皇帝的鞋碼,嗯,應該是穿43的鞋碼,夠給自己父母交差的了。
將草稿紙上的內容檢查了一遍,沒有錯字,也沒有犯忌諱的字眼,這才放心下來,小心翼翼的謄寫到答卷上。
殿試的答卷,雖然會彌封糊名,但並不會謄錄朱卷,所以無論是讀卷官還是未來被上呈皇帝,人家看到的都是你的字。
因此王茂平寫的非常小心,自己的字也算是自己的優點之一,但願讀卷官到時候能給自己一個卷麵分吧。
此時已經有一些學生起身交卷,吳清維和齊羨離也是前後腳交了試卷,王茂平將自己的試卷仔細的檢查了一遍,也站起身來,來到東角門處將試卷交給了受卷官。
王茂平抬頭望了望天空,此時已經是日暮黃昏,輕輕的呼了一口氣,向承華門走去。不知為什麼總感覺心裡有一些空落落的,就好像是一段旅程終於是走到了終點,心中除了欣喜,還有一絲絲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