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州衙的人,隻以為是一次很平常的回京述職。直到兩個陪同王茂平進京的吏員回來之後,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你們說什麼?”剛聽到消息的阮風節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人已經不再是阜安知州了!”
說實話,兩個吏員也沒有想到,進京的時候人家還是他們的知州大人,回來的時候,人家依舊是大人,卻不再是他們阜安州的大人。
“大人擢升到了哪裡?”以大人在阜安州的一番作為,肯定不可能被評為不稱職。那自然是升官了才對。
“大人,如今已經被擢升為肇原知府。”
阮風節也想過很多種可能,不過成為知府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但他是替王大人感到欣喜的。
畢竟在阮風節看來,能夠成為一府的長官,對於王大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畢竟如果升任同知,或者其他的位置,很容易被主官壓製。
畢竟有一些主官可是不想自己手下的官員蓋過自己的風頭,太耀眼了些,則會掩蓋其他人的光彩。在公認的千裡馬麵前,可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當伯樂的。
如果碰到這樣的主官,那麼王大人即使有再多的才能,也無法得以施展。不隻是對他自己,對於百姓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所以能夠升任知府,對於王大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不僅是因為知府這個官職,還是因為作為主官,更能施展大人的才能。不至於明珠暗投。
但前任肇原知府死亡,雖然蓋棺定論為病逝,但是真相如何還未可知。所以肇原府也許是暗潮洶湧啊。
“那麼,誰是下一任阜安知州?”阮風節問到了另一個關心的問題。畢竟,這不僅關係到他這個同知,也與阜安州的百姓息息相關。
王大人如此體恤民情,心係百姓的官員,阜安州的百姓能碰到一個,未必可以遇到第二個。
同樣對於他們這些佐屬官來說,有一個願意讓他們施展才華的主官也是相當重要的。不過這隻能是看運氣了啊。
“回同知大人,卑職也不清楚。”這他們可沒聽知州大人提起過。
阮風節有一些失望,如果知道是誰還能夠早做準備,至少可以打聽一下此人的名聲和品行。不過可以確定,應該是不在這次回京述職的人員中。
自己在京中的好友難道也沒有聽到什麼風聲嗎?畢竟隻是地方知州一職,在王大人升任知府後,應該就已經確定下來。應該不會太過隱秘才對。
如今阮風節的心情,就是一麵替王茂平高興一麵糾結於新任知州到底是誰。而衙門裡的其他官吏們也同樣如此。
雖然覺得即使有新的知州到來,他們應該也是各司其職才對。畢竟長此以往,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是這心裡總歸是有一些不是滋味,雖然這三年來他們的確是比之前要忙碌很多,但如果讓他們選擇的話,還是願意在王大人手下做事。原因,可能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