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鼓鳴再次出現,知府大人或再次遭遇刺殺的傳聞,在城南迅速流傳開來。不僅傳的有鼻子有眼,連刺殺的過程都預測了出來。
足以見得,百姓們都在吃瓜的第一線。
所以當官府的告示貼出,對聲響做出解釋之後,百姓們心裡還感覺到了一絲的失落。他們倒不是希望知府大人遇到什麼危險,隻是想看到,知府大人挫敗賊人的陰謀。
大人那般心思縝密,還受到上天庇佑,怎麼可能讓不懷好意的賊人得逞呢。
不過傳聞總算是就此打住。讓百姓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轉移到了彆處。
這次雜器局鬨出來的動靜也就這樣過去,畢竟王茂平並不想與衛指揮使司鬨不愉快。
可才消停沒有兩天,就又聽到了“轟”的一聲。
行吧,這第二次他也忍了,算是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然後第三次就來了。城南的百姓覺得自己習慣了。王茂平覺得自己如果再沉默下去,臉就沒處放了,他也是好麵的人。
於是便準備將雜器局的管事叫過來,“好好”的談一談。但沒有想到,自己這邊還沒來的及派人,雜器局的管事就親自過來賠罪了。
姿態放的非常低,且認錯態度特彆好。讓王茂平心中的不滿都沒有辦法發泄出來。
“梁管事,雜器局畢竟離府城有些近,總是發生這種響動,對百姓也是一種驚擾。”
要不,你們的試驗就換個地方吧。反正衛指揮使司,下麵還有一個雜器局,倒不如讓他們研究去。
“請大人恕罪,因邊關形勢不明,需要按以往的慣例製備武器,這火器的製作與火藥的改進也就落在了卑職的頭上。卑職實在是有愧於大人,有愧於肇原府的百姓。”梁梓薪主打的就是一個認錯態度誠懇。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無奈。
王茂平自然也聽出來了,對方要表達的意思。因為外族所發生的變故,另一個雜器局要保證官兵的裝備及武器供應。所以,這差事梁梓薪是推不掉的,能做的也隻有道歉加請罪。
王茂平並不想為難對方,也知道這種試驗,肯定不能一下子就取得成功,弄出點動靜實屬正常。可能唯一的錯誤就是離府城有點近。
但這樣下去總歸不是辦法。
“梁管事有沒有想過,換一個安靜些的地方?”
“卑職有想過,隻是如今重新選一塊人煙稀少的地方,還需要投入一部分人力與銀錢——”
梁梓薪麵上有些為難。他也知道,最近的響動惹得這位知府不快。但重新選地方這種事情,不是他這個管事能夠說的算的。
如今雜器局所在的位置,除了靠近肇原府城以外,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不僅地方寬闊,而且還有河流經過,剛好把製作火器的地方與改進火藥的地方分隔開來。
“本官的意思是,把你們改進的火藥,運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去嘗試。”為什麼一定要讓府城南邊的百姓跟著聽響呢!
“可火藥還沒有能改進。”
“哈?”那出了三次動靜是怎麼回事?
“回大人,工匠在少量混製的時候,並沒有發生問題,於是便逐漸加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