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遼東攻略(1 / 2)

過了寬甸,便是大明王道樂土,建州女真的勢力,暫時還沒達到這片區域。

從寬甸往沈陽,道路更加崎嶇難行,運送幾千具屍體行軍,已經變得不可能。

東路軍的運力,無法繼續支撐劉把總的招魂行動。

在康應乾喬一琦等人的建議下,劉招孫決定在寬甸安葬逝者。

駐守寬甸的將領,是一個叫祖石散的遊擊,官職比劉招孫大好幾級,為人頗為謙和。

劉招孫率領的東路軍算是客兵,按大明兵製,客兵過境,在當地駐軍滿一日,所需的馬料、糧食,皆由當地負責。

祖石散命人開放糧倉,調撥一萬石糧草給東路軍。東路軍人馬所需糧草,全部得到足額供應。祖石散在劉招孫這個小把總麵前,一點兒上官架子都沒有。

祖大人當然不敢擺架子。站在他眼前的這個劉把總,可不是普通把總,此人帶到寬甸的軍隊,足有一萬多人,而且這些明軍剛打仗回來,都是殺氣騰騰,馬車上裝滿斬獲的建奴人頭,這樣一支強軍,誰敢輕易招惹?

再說,劉招孫和川兵關係融洽,背後又有監軍撐腰,說不定朝中還有人支持。這樣的人物,自己一個小小的遊擊,肯定是得罪不起的。

薩爾滸大戰前,堂官們設想的是掃穴犁庭,大軍凱旋後如何押送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由遼東進京。因此,楊經略特意多準備了份糧草,留給努爾哈赤和他的部下們食用。

天朝上國,至少要保證俘虜不被餓死,將他們活著送到京師。

當然,這些規劃現在都成了泡影。

四路大軍潰敗,囤積的糧草,就沒了用處。

此刻寬甸城中,糧草物資堆積如山。好在劉招孫他們回來的早,糧草物資還沒被官員們瓜分乾淨。

祖石散以為劉招孫是來明搶,這次掃穴犂庭,他也貪了不少東西。所以心裡有鬼,索性將剩下糧草物資都全部給了東路軍。

在康應乾的提醒下,劉招孫留下兩千石糧草,又自己掏了一千兩銀子,分給了祖石散和他手下幾位把總。

劉招孫在軍中多年,各種克扣見得多了,實際上,朝廷調撥下來的糧餉本色,從來就沒有足額到過士兵手中。用兩千石糧草,結交遼南將領,將來自己留在遼東,和他們這些地頭蛇打交道也會順利很多。

在祖遊擊的協助下,明軍很快在寬甸南部找到塊無主空地,作為明軍殉國將領的安息之地。

兩千多名輔兵,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將同袍戰友安葬完畢。

對比上次葬禮,這次葬禮明顯更加隆重。

除了康應乾和喬一琦兩個,寬甸周邊的秀才、生員也都來了。

在劉招孫的努力下,大明武人的地位,一夜之間就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葬禮結束,劉招孫立即開始著手整頓兵馬。

他對這支軍隊戰鬥力並不看好,等努爾哈赤滅掉葉赫,便很快會來攻擊沈陽。

劉招孫對沈陽陷落的具體細節,並不十分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指望現在明軍的戰鬥力,再加上遼鎮南兵川兵各自為戰,沈陽能守住就怪了。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對當兵的沒什麼好感,不管是京營還是邊軍,在他們眼中和土匪強盜沒什麼區彆,有些軍隊甚至比土匪還要可惡。

抵達寬甸沒幾天,東路軍便有人在城外搶劫,遼人悍勇,毫不畏懼,和亂兵打了一場,雖沒鬨出人命,但搞得沸沸揚揚。百姓開始議論這支明軍,幾位寬甸的地頭蛇們,也隱隱露出讓東路軍趕緊開拔的意思。

劉招孫不顧眾人求情,親自斬殺了涉事的三名浙兵,並賠償百姓損失,迅速平息此事。

義父的屍體等著運回南昌老家,大軍也不便在此久留。上萬人中,兵油子不少,待久了,軍隊戰力會進一步下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