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孫沉默不語。
他並非不喜女色,隻是不想太過草率。
在沈陽時,就有士紳豪族找來提親,劉招孫對那些庸脂俗粉不屑一顧。
他原本想著驚蟄那日,便與她完婚。還有兩個月時間,金虞姬也可好好調養身子。
康應乾說的都有道理。
任何政權或是集團,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統治核心,否則極易陷入混亂,遇到強敵,輕則崩潰,重則覆滅。
開原戰事頻繁,為了血拚後金,劉招孫浪費了猥瑣發育的機會,長期戰爭導致內政建設陷入停滯。
如果自己現在突然掛了,這個體係也會跟著覆滅。
康應乾等人大概率會被東林君子們千刀萬剮。
“我要被人推著往前走了,從婚姻不自由開始。”
劉招孫歎息一聲,默默接受了被彆人安排的命運。
他聽取康應乾的建議,答應康監軍,為了維持開原的穩定繁榮,儘快成婚生子。
不過拒絕了那瓶花花綠綠的春藥。
“明年驚蟄娶金虞姬,三月帶她回朝鮮,同時率戰兵進駐鴨綠江,收拾光海君,控製朝鮮局勢,打通商貿,到時你隨本官一起去朝鮮考察鐵礦,五月下江南,結識江南商戶,順帶聯絡福建友人,七月去西南,那邊的土司老爺們快要打仗了,十月·····”
康應乾知道他對金虞姬一往情深,聽他說了良辰吉日,心中稍稍安定,便不再催他。
“平遼侯日理萬機,比當今皇帝還忙,眼下還沒過年,你這日程就安排到了明年十月,老夫佩服!你剛才說的那福建友人是誰?怎的沒聽你提過,可是福建巡撫·····”
劉招孫搖搖頭,他想聯絡的當然不是官麵上的人物,而是東南那夥海盜。
什麼顏思齊鄭芝龍,都可以結交一下。
劉招孫對這段曆史知之甚少,他能知道的那就這兩位,當然還有個鄭成功,其他人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此時東南海域海盜勢力正在飛速增長,無論如何,隻要能和這些海盜們搭上線進行貿易,必然收獲頗豐。
那樣的話,自己便需要一個出海口,看來遼南還是要儘快占據。這些隻是個初步構想,具體細節需要仔細敲定。
他對康應乾神秘一笑:
“明日便是小年了,本官聽康監軍的,和家人團聚。後天再去撫順,眼下開原基本忙完,農兵臘月二十七休息,本官有些不放心喬監軍,要親自去遼北看看。”
康應乾錯愕的望向劉招孫,見他眼色堅毅,憂心匆匆道:
“平遼侯席不暇暖,夙興夜寐,當年太祖也沒這般辛勞。隻是要保重身子,不可太過勞累。”
劉招孫會心一笑,康應乾什麼時候也會關心自己了。
兩人又說了些雜務,劉招孫見天色不早,便讓衛兵先送康應乾回城。
閉上眼睛,金虞姬婀娜的身姿在他腦海中不斷閃過,他心裡一笑,思緒飄到很遠的地方。
喝了口茶,對帳外的衛兵大聲道:
“召朝鮮使者和袁大人,過來議事!”
吳霄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他隨手拿起本《資治通鑒》,津津有味看起來,正好翻到秦孝公披荊斬棘拓土千裡。
他前世便有夜讀的習慣。
穿越後,這個習慣被保留下來。閒暇之餘,便手不釋卷。他讀書很雜,從話本看到程朱理學。
吳霄領袁崇煥來到中軍大帳,劉招孫剛好讀到商鞅變法,口中念道:
“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開原體係已經出現腐敗和叛亂的苗頭,劉招孫不是商鞅這樣的大才,以他一個程序猿的認知,麵對這樣紛亂的形勢,隻感覺一團亂麻,不知從何下手。
想到這裡,不由誦起王安石那句著名詩篇: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趁著自己威信尚在,能令政行,必須趕緊采取行動!”
思緒翻飛之際,吳霄在帳外喊了聲,他驚醒過來,知道是袁崇煥他們到了,連忙招呼進來。
一個身材微胖的朝鮮商人朝劉總兵行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