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宣川之戰(2 / 2)

官人身上的這些變化,莫非是因為她自己?

想到這裡,金虞姬不由一陣欣喜。

考慮到戰兵側翼不存在威脅,劉招孫命令布爾杭古不再負責掩護,騎兵營隻留下少量精騎作為夜不收,主力快速前行。

當日,布爾杭古率五百精騎抵達朝鮮北部重鎮宣川。

宣川守將是光海君心腹,是一位姓薑的虞候。

布爾杭古派一個朝鮮通事到城下,向薑虞候說明自己來意,他們是從遼東趕來幫助漢城抵禦建奴的天兵。

薑虞候聽了,下令關閉城池。

他在宣川連根韃子毛都沒看見,南邊的漢城怎麼會有韃子出現?

眼前這支明軍說謊話的也太敷衍了。

見騎兵還在逼近,薑虞候下令朝鮮弓手放箭,準備將這夥來路不明的騎兵驅散。

不管是遼鎮還是其他兵,除非大王有王令,否則他們絕不開門放行。

布爾杭古暴脾氣上來,也不向劉總兵請戰,準備下令騎兵攻城。

隨行監軍的宋應星勸道:

“將軍三思,若能兵不血刃是最好的,上次在軍事會議上,劉總兵說了,我們來朝鮮,是來談生意的。”

“宋知州這話本將就聽不懂了,兵不血刃不是說不殺人,長生天在上,是這些朝鮮人先射箭的!”

兩人還在說話時,忽聽悶哼一聲,前麵十步之外,一名長槍手被冷箭射中麵門,摔落在地。

“大膽,竟敢襲擊!”

“長生天也饒不了你們!各隊旗隊長,把陣型拉開,繞城攻擊!炮手準備開炮!”

各營騎兵立即分散開來,繞著城池朝放箭,在這個距離上,騎弓威力幾乎聊勝於無。

倒是燧發短銃大展神威,爆響不停,給城頭朝鮮兵造成殺傷。

“下馬,換步弓,抵近射擊!”

各營竹哨聲響起,騎兵紛紛下馬。

宣川城下白煙四起。

朝鮮弓手用弓箭還擊,他們箭法精準,不過由於距離太遠,對穿戴兩層鐵甲的騎兵營威脅不大。

劈裡啪啦打了一陣,雙方各傷了十幾人。

布爾杭古見麾下出現傷亡,更加惱怒。

城頭這些朝鮮兵箭法比建州巴牙剌還厲害。

支援騎兵作戰的炮手終於布置完畢,在護城河前架起了虎蹲炮和神火飛鴉,調整完畢後,便開始對著宣川城頭猛轟。

這種經由開原工坊改良後的虎蹲炮,重量更輕,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裝填的是落地開花彈,一顆城爆炸,周圍便是一陣血雨。

五十支神火飛鴉緩緩升空,呼嘯著砸向宣川城頭,城頭頓時一片狼藉。

朝鮮軍缺乏大型火炮,不要說弗朗機,連虎蹲炮數量都很少。

宣川雖為朝鮮北部重鎮,其實也就相當於大明內地的普通縣城。

聽說北部義州、鹽州相繼淪陷,宣川守軍士氣低落,明軍炮擊之後,朝鮮弓手傷亡開始加重,城頭丟下幾十具屍體,剩餘的士兵開始往城內潰退。

壬辰倭亂後期,為增強朝鮮戰力,減少明軍傷亡,朝廷讓赴朝作戰的南兵將領,以戚家軍標準協助訓練朝鮮兵。劉招孫義父劉綎,當年也是這批南兵教官之一。

由於朝鮮國王對明軍的猜忌,以及他們國力的孱弱,加上一些守舊勢力的阻擋,這場戚家軍訓練最終以失敗告終。

朝鮮在學到戚家軍的皮毛後,又讓士兵研習日本的倭刀術,接著又開始學習蒙古的騎兵戰術,一個普通士兵要接受大概五技擊極訓練,包括雁翎刀倭刀長槍镋鈀火銃等·····

這樣的結果,最後隻能是貪多嚼不爛,練成了一支不倫不類的軍隊。

城頭朝鮮軍潰敗後,城中的親明勢力立即打開城門,恭迎王師入城。

布爾杭古揚起腰刀,率領騎兵呼嘯著衝過城門甬道。

注釋:

(1)李泰壽《尊周錄》,卷二,頁30

7017k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158章 宣川之戰)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