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1 / 2)

第33章

鄭萍半夜偷偷吃|屎的事兒,堪稱經典名場麵。

隻不過,梔梔白天勞作了一整天,夜裡吃飽了又睡得很香。等到洪禾禾搖醒了梔梔,梔梔才坐起來身揉了揉眼睛看向鄭萍的時候——

鄭萍正掐著自己的脖子在嗬嗬乾嘔。

連睡在外頭的男知青們也被驚醒。

他們一個二個的起來了,迅速穿好衣服,圍在竹棚周圍,揚聲問什麼事。

姑娘們大聲告訴他們——

“沒事沒事,是有人在吃|屎!”

“你就直接點鄭萍的名吧!不然彆人還以為誰吃|屎呢!”

“我的天哪,鄭萍居然在吃|屎!”

“她白天還說我們吃的豆粥是泔水呢,結果她放著豆粥不吃,來吃這玩意兒?”

“這是啥愛好啊!”

“媽耶臭死我了……”

男知青們驚呆了。

——鄭萍在吃|屎?

不會吧,鄭萍一嬌滴滴的小姑娘,連豆粥都咽不下喉嚨的人,她……

為什麼放著正兒八經的人類食物不吃,要去吃——

屎?

他們死不相信。

然後——

鄭萍因為受不了竹棚裡姑娘們的驚歎與譏諷,哭著跑了出來。

於是所有的男知青們全都看到了滿麵“屎”汙的鄭萍——她因為大哭、抹眼淚,將手上沾著的泥土和鳥屎糊了一臉。

但在這大晚上的,整個院子就靠一盞紙燈籠照亮,誰能分得清她臉上的是泥巴還是屎?

男知青們目瞪口呆。

鄭萍嚎啕大哭著朝河邊奔去。

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快跟上!看著她彆讓她尋短見……”

於是男知青們哄的一聲就追了上去。

後來,據說鄭萍羞憤得跳了河。

男知青們怕她身上有屎,不敢貿然相救,就一個二個的站在岸邊看……

噢不是,他們是在觀望。

——主要是,小河實在是太淺太淺了,最深也就達到人的小腿處。

他們也不敢確定鄭萍到底是想不開,還是想洗乾淨身上的屎。

總之,最終鄭萍是哭哭啼啼地自己爬上岸來的。

梔梔懶得理會鄭萍。

天一亮,她就把陶容冶、申書華他們喊了來,討論改造知青辦的事。

界南都太窮,省城火車站知青辦的條件實在是太差。

連女知青都隻能睡在四周露風的竹棚裡,而且竹棚也隻有一個頂可以遮一下日曬雨淋,姑娘們還是睡在泥地上的。男知青們就更慘了,直接睡在露天處。萬一下雨呢?萬一有老鼠蛇蟲爬過呢?

但從沒有人想過要改造這裡。

因為人人都是過客。

而對梔梔的提議——

陶容冶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語。

申書華提出上述猶豫,“說不定咱們明天就要走了,還乾這些活……豈不是在做無用功?”

梔梔說道:“知青辦明確說了,要湊齊四十個人才會送我們走。你想呀,我和陶容冶是前天來的,我們那一批來了三個人,昨

天來了四個人……如果每天隻來四五個人的話,那豈不是還要等上一星期?”

“再說了,就算我們今天開工,明天就要走了,至少我們已經開了個頭,後麵來的人就會接著把活計乾下去。這個知青站裡遲早會有床給大夥兒住的。”梔梔說道。

陶容冶直接表態,“我什麼都不會,但我可以幫忙。”

申書華盯著梔梔看了一會兒,點頭,“梔梔你說的有道理,那咱們今天就開始乾活!一部分人挖野菜、一部分人伐木造屋!可是——等等,我們沒有工具啊……”

“這個不用擔心,呆會我就去找知青辦的同誌,讓他們幫忙想辦法。”梔梔說道。

梔梔立刻去找知青辦的負責人,說了她的想法。

負責人很驚訝,但也很高興,答應馬上想辦法去弄來木鋸什麼的。

梔梔回來告訴大家要造個房子給男知青住的事兒。

大多數男知青都挺讚成的,畢竟和他們利益相關嘛,誰也不想睡在泥沙地裡不是?

在二十多個知青裡,還真有懂得造屋子的人——這知青叫丁勝華,他父親就是炮兵部隊工程處的老工兵,他小時候就是在工地上長大的。

陳躍進的父母是護林工人,所以他認得很多樹木,也知道伐木要怎麼砍樹……

李愛國的父親在解放前是個木匠,會打各種家具。他在父親的教導下,也會打家具,但技術肯定還是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的。

當下就由丁勝華來策劃,這新棚子要怎麼搭造。陳躍進負責在荒山上挑選合適的樹木,以及教會大家怎麼伐木。李愛國就負責帶著大夥兒刨木板、搭造大通鋪,好讓大夥兒能睡到床上去!

丁勝華開始寫寫畫畫、丈量尺寸;陳躍進在教大夥兒各種樹木之間的不同特質;李愛國則全拿著小樹枝在沙地上畫出大通鋪的樣式……

梔梔索性掏出小本本,一個一個的記錄知青們的名字和特長,然後又去動員女知青們找野菜、捉小魚……

很快,知青辦的負責人就借來了幾把鋸子、斧頭、柴刀、鐵鍬、鋤頭、繩索等物。

男女知青們開始分頭行動。

由於昨天來了那麼一出“誰勞動、誰享受勞動成果”的活例子,今天所有的知青全都出動了。

就連鄭萍也扭扭捏捏地跟著大夥兒一塊兒去采野菜了。

人多力量大。

雖然也有個彆摸魚的……

但很快就有了收獲。

男知青們在陳躍進的指揮下,合力伐了幾棵樹木下來,又齊心協力地拖回到知青辦;這時丁勝華已經帶著人在院子裡選好了新棚的尺寸,甚至已經開始挖起了基洞。

幾棵大小差不離的樹木被拖回來以後,丁勝華帶著人把樹木和枝椏修剪好,量好尺寸再挖好卡位槽……

很快,幾棵頂梁柱就被安放好了。

陳躍進一直帶著人在荒山樹林裡伐木,男知青們將一棵又一棵的樹木拖回知青辦……

李愛國就帶著人在知青辦裡處理這些樹木。

一上午過去,新棚的框架基本成型。

女知青們也不甘示弱。

上午十點多鐘的時候,梔梔就讓洪禾禾先送了一批野菜回來,請田嬸幫忙烹飪

,好給大夥兒的午飯加道菜。

等到田嬸敲鑼喊大家回來準備吃午飯時,梔梔她們又采回來大批的野菜。

看到年輕人乾活賣力,田嬸做飯也特彆給力。

再加上梔梔前一天告訴了她一個用最節省柴火的法子來燜豆粥——雜豆提前泡水半天,以保證豆子能夠快速被燜軟。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步驟:煮完早飯後,柴火不要熄,把泡了一整夜水的豆子煮沸後再熄火,然後不開鍋蓋一直燜著,讓鍋裡的豆粥繼續受熱。

知青辦的早飯是七點準時開飯。

田嬸就按照梔梔所說的,做完早飯後不忙著塌熄灶火,把鍋騰出來以後就開始煮泡了一整夜的雜豆,等到鍋中水開,她才抽掉灶膛裡的柴火,然後蓋上鍋蓋一直從七點燜到中午十一點左右。

做午飯的時候,她隻要生好柴火再將鍋裡的豆粥熬煮上十來分鐘,各種豆子就被煮開了花!

這樣烹煮出來的豆粥綿軟濃稠還不費柴火,就是有點兒費工時。這也沒啥關係,田嬸是個勤快人,不在乎費那點兒功夫。她還挺高興的,因為這確實是個很好用的小竅門。

雜豆粥加上綿白糖,就是好吃的八寶粥啦!

但在這個時代,白糖可是奢侈品。

於是梔梔就讓田嬸在豆粥裡放鹽,再放一丁點兒的豆油。

這就成了鹹口的豆粥。

知青站裡儲備糧食是雜豆和一部分麵粉、以及少許大米。

因為雜豆是最多的,所以田嬸總是做雜豆粥和豆餅給大家吃。

梔梔就和田嬸商量了一下菜式。

上午女知青們送回來的第一批野菜,梔梔建議田嬸用來做野菜餅——用三成麵粉和七成野菜混合,再捏成餅子上烤架烤熟。當然了,野菜要先焯水。

然後梔梔又安排了兩個女知青將廚房裡的那一大麻袋的雜豆,鏟了一簸箕出來稍微揀一下。

主要是把雜豆裡的黃豆、紅豆和綠豆揀出來。

黃豆可以用來做涼粉;紅豆和麵粉一起做成紅豆餅,口感會好很多;綠豆是最軟最容易煮開花的,做成綠豆湯可比雜豆粥好吃多了……

再就是,梔梔還用雜豆發了些雜豆芽。

當然這些都是為了以後的夥食著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