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二天,大家齊齊停下手頭事,開始忙碌起“美食創作”的事。
——瘦猴帶著李晴玉、洪禾禾她們去正義島摘野果子去了。
——龍強帶著申書華、陳躍進和李愛國他們去了筍尖島,挖那兩棵冬荔枝樹和中草藥……
——那幾個幫梔梔起房子的老把式們也搖著小船兒出海打魚去了。
——梔梔就和廚藝比較好的高甜甜、陶容冶、方麗娟留在島上研究各種小吃的烹飪,於露留下來幫大家打下手。
曆時一天一夜,大家齊心協力找回來各種各樣的食材,研製出好幾種美食。
第一種小吃,大家取名為“百味餅”。
麵皮擀得薄薄的,蒸熟。
雞蛋液打勻、調好味道,一勺蛋液煎成一隻蛋餅,蛋餅隻煎一麵,所以一麵是焦脆的,一麵嫩得可以流汁。
為保證口味的複合性,陶容冶配上了一丁點兒的甜味金櫻果醬,再佐以蛋餅的鹹鮮、酸辣蘿卜丁……
同時還要考慮到口感的充分飽合度,於是高甜甜配上爽脆的生黃瓜條和油炸過的麵皮和小蝦米……
最最最重要的,是蛋餅上還刷了一層大家共同研發出來的野韭菜醬!
這樣做出來的百味餅,一口咬下去,先是很驚豔的咬到很嫩很嫩的蛋餅,然後是脆卜卜的炸麵皮碎與小蝦米的脆!
同時,小蝦米帶來了海鮮獨有的濃香與微腥……然而這味道隻是一閃而過,接下來就是生黃瓜脆的清爽與多汁,令人精神一振。
伴之而來的,是濃鬱的野韭菜醬的勁霸香氣混著麵餅忠厚的麥香,再嚼上幾口,還能品出一丁點兒的果醬微甜,與酸辣蘿卜丁的餘味。
超級好吃!
第二種美食,則是老把式們做出來、又被梔梔改良過的“串串香”。
老把式們打來了大海魚,剝皮去骨取出魚肉,剁成肉泥,再與麵粉、米粉和糯米粉一塊兒揉巴揉巴、還摔來摔去的,據說這樣是為了增加魚丸的彈性。調味以後,就做成了一粒粒白胖的魚丸。
魚丸煮熟以後會發胖,吃起來肉質細膩又彈牙。
梔梔和小夥伴們嘗過魚丸的味道——海魚的魚肉自帶鮮甜,所以老把式們並沒有做過多的調味,唯一的調味品就是鹽末。而且直接將魚丸放進清水裡煮沸後撈了,魚丸清淡而又美味,尤其合梔梔的味口。
梔梔明明隻是想試試味道的,結果不小心就吃飽了,老把式們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當然,這也是梔梔認可他們的魚丸的表現,讓他們感到很高興。
而梔梔的改進法子,就是在魚丸串的基礎上,又加了八爪魚串、鹽水小土豆串、和鹵海鷗蛋串、鹵海帶串、鹵蘿卜等這幾樣。
八爪魚也是海鮮,隻要足夠新鮮,清水煮熟再加點鹽末就很好吃,再配上知青們研製的獨門蘸醬,那就更好吃了!
鹽水小土豆呢,是土豆的變種,之前龍強的導師李教授郵寄來的種籽,知青們種下後,發現這種土豆生根特彆快,就是根係特彆小,差不多一個月就能成熟。
關鍵是小土豆因為嫩、口感特彆特彆好,直接用鹽水煮熟,味道就已經十分鮮美了。
那,海鷗蛋是哪來的?
梔梔她們的海鷗島,可不僅僅因為島的形狀像展翅的海鷗。這裡聚集了大批的海鷗,並且因為瘦猴常常捕來小蝦喂鴨子,這些海鷗總來搶食,有時候還有啄傷鴨子。
不過,梔梔她們也沒掏走太多的海鷗蛋。
但是在配鹵料的時候,比較困難。但梔梔還是拜托梅花嬸幫忙找齊了各種香料。
知青們也沒有豬肉可鹵,就找來了乾海帶,和海鷗蛋一塊兒鹵了,另外又從菜園子裡挖了自己種的白蘿卜切成塊也一塊兒鹵了。
這麼一來,串串的品種可就多了,再配上四五種醬:金櫻子酸果醬、野韭菜醬、辣椒醬和本地蝦醬……
七八種串串配上五四種味道完全不同的醬,這樣的噱頭足夠吸引小朋友了!
第三種美食,叫做“蛋殼糯米飯”。
這個想法,源自那一天梔梔用雞蛋殼來灌裝海石花涼粉的創意。
但海石花涼粉自帶著些許海腥氣,雞蛋殼裡的蛋液也有腥氣……做出來的創意涼粉味道不太好吃。
於是大家就把糯米泡上一夜,把梅香魚乾切碎,混上小蝦米,切碎的野芹菜什麼的,給糯米飯調味,再用小勺把調了味道的糯米裝進雞蛋殼裡,上鍋蒸。
蒸熟以後的糯米飯又香又好吃!吃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連著雞蛋殼一塊兒遞給顧客,圖個新鮮;一是用根竹簽子串好糯米飯,再敲開蛋殼。
第四種美食,就是梔梔之前動了心思想用海石花來做的鮮果、鮮花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