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梔梔來說——
這三姐這場電影她已經看過了,而且看的還是夜晚版的,光影效果好得多。這會兒呢,天色大亮,投射的光束打在屏幕上其實並不是十分清晰,看起來特彆費眼神。
梔梔就慢吞吞的剝水煮花生吃。
黎恕坐在她身邊,陪著她剝花生,又有一句、沒一句的小小聲聊天。
講的是黎恕去其他省份出任務時經曆過的風土人情。
這個年代外出、尤其是遠行不便,能通過黎恕的分享,體會不曾見識過的風土人情,也是挺有意思的。
兩人一邊慢慢剝花生,一邊小小聲聊天,小半斤水煮花生吃完……電影也就看完了。
夥伴們心滿意足。
尤其是正義島上的叔叔爺爺們,他們個個都很激動,不但熱烈的討論起劉三姐的劇情,而且還跟著哼唱電影裡頭的經典山歌“我今沒有好茶飯囉喂唱支山歌敬親人呀敬親人”……
他們不識字,可歌詞倒記得很準,就是調子亂七八糟的,讓人覺得既興奮又好笑。
大夥兒說說笑笑地走出電影院,梔梔和傅老爺子約好了離開的時間,大大方方地說道:“我們來的時候也沒有介紹信,也沒錢買車票,是自己劃船來的。所以我們要走呢,還是跟來時一樣,自己劃船離開……今晚十點整,市委家屬大院斜對麵的劉家村村口等吧。”
然後她又交代傅老太太,“沒必要給傅明宇帶太多的東西,幾套換洗衣裳和毛巾香皂什麼的、再帶副鋪蓋就行,其他的我們都有。”
傅氏夫妻連連點頭。
雙方各自離開。
梔梔一眾回到了劉八萍家。
大家燒了午飯來吃,然後開始準備行李。
梔梔就看到了高甜甜她們一上午的戰利品——足有五十多匹布!!!
真是紅的綠的花的,白的黑的灰的……厚薄料子的全都有!
眾人驚呆了。
梔梔也被嚇一跳,“你們從哪兒搞來的那麼多的布?”
高甜甜說道:“這是布廠堆積了兩三年的處理品,說是當年被洪水泡過的……已經發了黴的他們就扔了,情況好一點兒的呢,當時充作職工福利折價賣了。剩下的這些啊,是顏色不好看被人挑剩下的實在賣不出去了……”
於露也說道:“我們本來在供銷社門口買布,買完了要登台表演的布以後,甜甜說供銷社門口有處理的布頭,我們過去挑了幾塊,就有個大姐說她是布廠的,有整匹的處理布,問我們要不要……我們跟著她到了布廠,才看到那麼多的庫存。”
龍強說道:“我們也跟她砍了價……她開價一塊錢一匹布,我們給壓到了40塊錢50匹布,還要求她幫著送貨到劉家村來。她就讓廠子裡的小貨車送我們來了。我們沒讓車子進村,是我們仨來回走了十來趟把布匹搬回來的!”
高甜甜又對梔梔說道:“這些布是我在那兒驗過的,品質還可以……就是花色土氣了點,再就是放久了確實有股黴味兒。這個也沒關係,以後我們裁布之前先洗一洗就好。”
頓了一頓,高甜甜又小小聲說道:“我主要是覺得……這50匹寬布,按普通成年人的身材來算,一匹布能做八件長袖上衣,褲子大約能做五條……正義島上一共200來人,正好每人一身衣裳!”
聞言,本來還事不關己的大當家也朝著高甜甜、梔梔投過來詫異的眼神。
辮子爺爺更加是一副受到驚嚇的樣子。
洪禾禾則哈哈大笑,“可你看看這些布……好多都是花布頭!正義島上的叔叔爺爺們多……”
“花布衣裳俺們也喜歡的!”辮子爺爺激動地說道。
洪禾禾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便指出著那些布匹說道:“再說了,250套衣裳褲子,那就一共500件,甜甜,靠你一個人手工縫製出500件衣裳,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去?”
高甜甜咬著嘴唇不說話。
辮子爺爺激動地叫嚷起來,“俺們也可以學著裁剪衣裳!俺都已經學會織毛衣了,還怕什麼縫衣裳啊!”
高甜甜對洪禾禾說道:“你的擔心,我在買布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但是沒關係,梔梔會想辦法的。”
梔梔啼笑皆非。
——甜甜這是怎麼回事,把她當成無所不能的神了嗎?
不過,剛一看到高甜甜買回來的這些布時,梔梔心裡已經有了計劃。
——這50匹布呢,可以送給正義島的叔叔爺爺們。但前提是,他們必須要……付諸勞動。
梔梔之前是一直忙於海鷗島的建設,但現在已經年底了,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一過完年就要考慮春耕……
梔梔決定用這些布,來當作激勵正義島居民願意耕種的獎勵。
一下子多了那麼多的物資,真是讓梔梔又是歡喜又發愁。
——淘換到的、兌到的、買回來的大米各種豆子之類的糧食足有八|九百斤!
——各種鞋類、日用品等等足足打了六個大包袱!
——外加來時每個人自帶的鋪蓋、換洗衣物……
現在還多了50匹布!
“我的天哪!這怕是一趟根本搬不完啊!”梔梔扶額。
大當家說道:“不怕,我找人來搬。”
她又對梔梔說道:“你們睡午覺吧!”
梔梔一想,在於出力氣這一方麵,她向來沒有什麼很好的解決辦法,索性就聽從了大當家的安排,和小夥伴們回屋裡打地鋪補覺去了。
大家一塊兒睡到傍晚七點多才被叫醒,喊她們起來吃晚飯。
個個揉著眼睛起來了,梔梔發現劉八萍兩口子帶著倆小的回來了,正一臉的興奮,正在跟大當家說著今天她倆去擺攤的情景。
“……人都好相與的,都說我們的魚湯麵條味道好!昨天我們在家裡燒湯,火車站那邊一個上午就補了六次湯……但我們也曉得,昨天的情況不一樣嘛!主要是梔梔她們教訓了那個禍害人的唐五,老百姓心裡高興特意來捧場;再就是昨天畢竟是第一天試賣魚湯麵,老百姓們貪新鮮圖好奇嘛!”
“今天不是趕圩集,來買湯麵的人明顯沒有昨天多,從今兒一早到下午也隻賣出去五六十碗。我想著啊,這才是正常的銷量……我和老文也商量過,以後我們啊就隻作早飯和午飯的生意。畢竟到了晚飯時候啊,也沒人想吃湯麵了,更願意吃蒸飯和炒米粉這些的。我們呢,一早出去做完午飯就回來,家裡的活計才能顧上,孩子們也要管教嘛!”
“大當家,我和老文已經算過賬了,這一碗魚湯麵賣二角錢,一天賣六十碗就是十二元錢。這一碗麵用料二兩麵粉,六十碗麵就用了十二斤麵,一斤麵粉二角錢這就是兩塊四……”
“再算這大海魚的價格,一斤海魚四角錢,……我一碗魚湯麵放一塊二兩多重的,一斤魚肉夠放五碗,六十碗就是十二斤魚肉,再加上熬湯底的魚頭、魚骨和魚尾,每天至少需要兩尾十來斤重的魚。二十斤重的魚,就是八塊錢。”
“就依每天賣60碗魚湯麵來說,我一共掙到12塊錢,麵粉成本去了2塊4,魚的成本是8塊,等於我每天還能餘下1塊6角錢!更不要說,到了周末趕圩集的時候,生意還會更好!這一個月下來,我們怕是能掙到五六十塊錢!簡直就比國營廠子裡的飯碗工還好!”
說著,劉八萍一臉的喜氣洋洋。
“大當家,以後就勞煩你,每天想法子給我們送兩條大魚過來……不用送到劉家村,讓我那口子去入海口那兒接你們的船就好。”劉八萍意氣風發地說道,“……再讓老文每天送八塊錢過去,我們有魚,你手裡有錢,以後叔叔伯伯們想買件衣裳買雙鞋,去醫院看看病啥的,也不愁手裡沒錢了。”
大當家說道:“給你三條魚吧,你家裡孩子多,要吃點兒肉才能長身體……”
“兩條魚足夠了!我們平時熬魚骨湯,她們也跟著吃點兒就是。”劉八萍說道。
“三條。”
“兩條兩條,兩條足夠了!”
“四條。”
“啊……好好好,那就三條,再多半條也不行!大當家,你會收錢的吧?你要是不收錢呢我就不要魚了!”
“送三條,收兩條的錢。”
“不不不,那必須要收三條的錢。”
“四條。”
“好好好,唉,以後你讓人每天送三條大魚來,我付兩條大魚的錢,這樣總可以了吧……”
梔梔就在大當家和劉八萍的扯皮之中,匆匆扒完了一碗飯。
今天的晚飯比較簡單。
主食是管夠的白米飯,主菜是辣椒炒大白菜,外加每人半隻鹹蛋。
主要是因為大多數食材都花用完了,龍強和陶容冶做晚飯的時候劉八萍兩口子還沒回來,龍強隻好讓劉八萍的大女兒去菜地裡摘了四顆大白菜、又摘了些辣椒回來,大家胡亂對付一頓。
吃完晚飯,天已經完全黑了。
九點鐘左右,有人來劉八萍家門口叫門。
劉八萍過去開了門,和對方說了幾句,就讓對方進來了。
對方共有十來個人,有男有女,人人正值壯年。為首一人,是個渾身上下都收拾得乾淨利索的中年婦女,她一進門,看到了大當家,眼神一亮,就喊了聲“棠娘”……
她的眼睛是濕潤的、聲音也是哽咽的。
大當家依舊金刀大馬地坐著,表情很冷淡。
梔梔猜出來,這些人應該就是大當家喊來幫忙搬運東西的人。
“梔梔過來。”大當家輕聲說道。
梔梔過去了。
大當家指著中年婦女對梔梔說道:“她叫小紅。”
又指著梔梔對小紅說道:“她叫彆梔梔,今年十七。”
劉八萍小小聲對梔梔說道:“你彆聽大當家的……可彆錯了輩份啊,你叫她紅姨,她大名兒劉紅,是我們村裡的婦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