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海鷗島近二十天,梔梔牽掛得不行。
好不容易回到這兒,她快活得不得了……先是把行李放回自己房間,然後衝下來,一間房子一間房子的看,宿舍區附近的花草要一株一株的摸一摸、澆點兒水什麼的。
其他人比梔梔還興奮。
尤其是第一次來到海鷗島的紅菱妹子,和新嬸嬸們。
她們在叔叔們的帶領下,先是參觀了一下海鷗島的建築群:
——知青們的單身宿舍樓已經差不多住了,所以叔叔們隻是讓她們去看了一下外觀。
二層的小樓外觀爬滿了藤蔓,滿眼翠綠的藤蔓上盛開著黃色、白色、粉色、紅色的小花,將整棟樓裝飾的美侖美奐。
二樓一共有八個房間,每個房間門口都掛著極好看的海星、海螺門簾!
走廊的扶手上安裝著長條形木製柵欄花盆,裡頭種植著驅除蚊蟲蛇蟻的蛇滅門、薄荷、姚金娘、薰衣草等等。
這兩幢小樓,根本就是花朵的展示牆!
——食堂寬敞明亮,被收拾得乾淨整齊。
食堂裡一共有四張長方形飯桌,每桌能坐十個人。這會兒不是飯點兒,板凳被整整齊齊地放進長條桌下。
食堂的窗台上擺著小巧又好看的盆景,窗下還吊著幾盆香雪蒼蘭花,彆提有多好看了!
叔叔們告訴嬸嬸們:目前海鷗島和隔壁的正義島都在吃大鍋飯,平時一日三頓,越是農忙、越要加餐……
嬸嬸們被這個規矩給樂壞了。
——再去讀書室看看。
呀,這房子裡裡擺滿了書架、書架上全是書,牆上掛著傅明宇寫的龍飛鳳舞的書法,一看就很有書卷氣息。
再就是這間屋子裡擺滿了各種……個頭不大、但造型特彆圓潤可愛、還挺彆致的石頭。
仔細一看,這些石頭多以豎屏為主,且每一塊石頭上都留著些殘餘的蠟燭油?
叔叔們告訴嬸嬸們:為了節省蠟燭,梔梔她們每天晚上吃完飯以後會集體呆在這兒看書學習。所以,要是大晚上的想做點兒針線活啥的,都可以到這兒來做。但前提是,要保持安靜,不能發出響聲來,影響知青們學習。
嬸嬸們一聽:晚上還能有燈光做針線?這也太好了吧!之前在珍珠山的時候,太陽即將下山時大家就不能乾活了,趕回寨子裡隨便吃點兒晚飯、洗漱過,天一黑就隻能呆在屋子裡,實在是悶得慌!
接下來,叔叔們又帶著嬸嬸去參觀知青菜園和家禽飼養基地。
——知青菜園是一整座矮山!
用細竹搭成一排排的架子用來種植的爬藤類蔬菜有長豆角、絲瓜、苦瓜、黃瓜、豆角、豌豆等等;每一排爬藤類的蔬菜旁,種植著蘿卜、白菜、青菜、花椰菜、包心卷、芹菜等等。
灌木類的青紅辣椒、大紅番茄、紫色的茄子長得鬱鬱蔥蔥;爬地類的冬瓜、南瓜、葫蘆瓜等等,瓜結得又密又多又大。
還有半麵坡種滿了澱粉含量極高、可以替代主食的土豆、紅薯。
嬸嬸們看得心曠神怡,直說這海鷗島上的水土好!
叔叔們則得意地告訴她們:目前海鷗島上的夥食,還沒辦法做到吃肉自由,但已經能做到絕對的蔬菜自由了。
畢竟也隻有三十來個人嘛!
菜園子裡出產的蔬菜,吃不完的全都被回來、做成菜乾醃起來,平時早上熬粥的時候炒點兒醃菜,那是絕配;再就是平時一點一點的將各種菜乾積攢起來,當成儲備食物留到冬天吃,也是很不錯的。
嬸嬸們連連點頭。
跟著,叔叔們又領著嬸嬸們去了家禽飼養基地。
家禽飼養基地的占地,比剛才的知青菜園要大得多。如今一共養了六百多隻雞,一百多隻鴨子,二百多隻兔子,二十來頭豬。外加今年上半年才養的四頭水牛崽兒和兩頭驢……
目前,家禽飼養基地和菜園子一共需要六個人日夜不停的專門照看著。
雖說倉庫裡有糠皮和麥麩可以用來喂養家禽,但還是需要上山去割點兒豬草回來;再就是每天都要收拾家禽們產生的糞便,要拿去漚肥,等到發酵過後再當成菜園子裡的肥料……
嬸嬸們一看到、一聽說海鷗島上養了六百多隻雞,立刻就興奮了,嘰嘰呱呱地問:
“島上一共才三十多個人,加了我們也才四十個,足足養了六百隻雞,那豈不是天天都能吃上雞?我的天哪我從沒聽說過誰家天天都能吃上肉的!”
“對啊,六百多隻雞,一年365天,豈不是至少一天也能吃上一隻?”
“不對!本來我也覺得有道理,6百多隻雞確實可以天天吃……可是四十多個人一天分一隻雞……還是一天三頓,那也不夠吃啊!”
“總比我們在珍珠山一個月吃一次葷強吧!”
“應該可以保證每人每天一個蛋……”
“我去,每人每天能吃上一個蛋!這是什麼神仙日子!”
看到她們這麼高興,叔叔們含笑解釋——
“我們海鷗島還沒到想吃肉就吃到飽的地步咧!但也是一天三頓……起碼兩頓能沾點兒葷腥氣……”
“其實呢,我們還能打魚。靠打魚,可以保證讓你吃肉吃到飽。但那麼一來呢,就隻能吃魚肉,吃不上米飯和菜。所以還是現在好,又有大米飯吃,又有菜吃,還頓頓有魚。要是實在饞了,就出海打點魚回來解解饞嘛!”
“現在一天一個雞蛋是沒有問題的哩!現在雞蛋還有富裕的……六百多隻雞,麻子他們一天都要撿二三百個蛋,除了我們自己吃,還會送到隔壁去給正義島上的老兄弟們吃哩!”
……
參觀完菜園和家禽飼養中心,叔叔們又帶著嬸嬸們去了海鷗島上的自留地。
金秋十月,正是收獲的季節。
嬸嬸們看著寬廣壯闊的幾十畝已經熟透了的水稻、金燦燦的小麥、被沉甸甸的飽滿肥胖玉米給壓彎了腰的玉米杆兒……
人人驚得目瞪口呆!
良久,她們才喃喃說道:
“我的天!這些莊稼的長勢也太好了吧!”
“我們珍珠山的地也很肥!山下的水稻畝產基本上隻有四百來斤,我們珍珠山的畝產足有五百三十斤!這海鷗島上的水稻啊……依我看,少說也有畝產六百多斤。”
“我的天啊這海鷗島是什麼寶島福地嗎?這些莊稼怎麼長得這麼好!”
“難道珍珠要讓紅菱跟著過來學習呢!我的乖乖,畝產六百多斤哪……”
叔叔們自豪地說道:“去年種了一茬兒了,磅過秤,平均下來是畝產五百七十斤!梔梔她們今年除了優化育秧之外,還優化了引水渠,在水田裡養了禾花魚、禾花蟹,還捉了好多泥鰍、小泥蝦、田螺放進去……”
“這些有啥用?”嬸子們奇怪地問道。
叔叔們答道:“說是什麼共同生態圈哩!水稻招蟲子,那些養在田裡的魚、螃蟹就吃蟲子和蟲卵,吃水稻開花時落在水裡的禾花……它們拉的糞便又成了水稻的養分……”
“去年的時候梔梔她們就三不五時的去後山上的小河小溪裡撈來這些泥蝦啊、泥蟹和禾花魚什麼的,放在田裡養。但是去年田裡的這些魚蝦蟹的產量不高,梔梔不讓我們捕撈……今年呢,梔梔一早說了,收到穀子完了,這些魚蝦蟹也可以收了呢!”
“這些魚蝦蟹也很好吃的哦!今年我們一共種了60畝地,等收完了穀子再來看看,能不能收……一共五百斤的這些魚蝦蟹……”
“肯定不止啦!”
叔叔們哈哈大笑了起來。
嬸嬸們也忍不住麵帶微笑。
一來就趕上收獲季,看著地裡那麼多已經成熟了的糧食,而且收完了糧食以後還能收獲不少副產品……
誰不開心啊?
嬸子們忍不住問道:“那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收這些穀子啊?”
叔叔們答道:“應該是可以收了,主要是我們沒回來,梔梔這個當家人又不在,傅明宇不好安排。現在梔梔和我們都回來了,應該這兩天就能安排了。”
聽到這兒,紅菱忍不住問道:“為什麼梔梔沒回來,就不能安排收割水稻呢?”
叔叔們如實答道:“主要是沒有人手哩!去年隻種了50畝地,從收割到打穀、再到曬穀、脫殼……梔梔她們都忙不過來,要去外頭請人來弄,加上她們自己,一共有50個人,前前後後做了二十多天才忙完哩!”
嬸嬸們目瞪口呆,“50畝地?你們收穀子要50個人,忙上二十多天?”
叔叔們是漁民,也不了解收獲50畝的糧食需要50個人忙上二十多天算不算正常。
這會兒從女人們臉上驚詫的表情來看,他們沉默了。
那……
想來應該是比較……那個、那個不正常的。
女人們得意地說道——
“哼哼,收穀子的事兒啊,就全都交給我們吧!”
“對!我們珍珠山的女人啊,什麼都能輸,就是這種田收穀子不能輸!”
“珍珠山下的男人,哪怕是拿一天12個工分的男人,收穀子一天最多一畝地!我們珍珠山的女人啊,一天能收一畝半!要是能吃飽一點兒,一天收兩畝地也成!如果晚上有燈,我們通宵能收三畝地!”
“島上一共60畝地,依我看,這差不多……30畝水稻20畝小麥10畝玉米吧?我們五個再加紅菱,不要你們幫忙,我們6個人,5天就能全部收完。再加上你們幾個……搞不好三天就能收完了!”
聽了這話,男人們都不信,“怎麼可能啊!”
女人們被氣得哇哇叫,“那就讓你們開開眼!你們以為光靠你們男人的一身蠻力就好了?哼哼,凡事都是要講究技巧的!”
本來還挺和諧的場麵,為了這三五天之爭,男人們覺得女人在吹牛、但又不敢得罪媳婦兒們;女人們則自認為被輕視了,氣呼呼的……
雙方都有些不說話了。
直到叔叔們帶著嬸嬸們去參觀了幾座科研大棚。
嬸嬸們震驚了。
直到親眼看到山穀裡這十來座氣勢輝宏的磚石結構的大棚,以及每一座大棚裡種植著不同的作物……
什麼淡化海水灌溉,桃李嫁接技術、蘋果梨等果木嫁接技術,經濟型菌類種植,植物病蟲害研究等等。
難怪珍珠要派紅菱到這兒來學習什麼“科技種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