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天都會很忙碌,但隻要到了傍晚或晚上的時間,就跟著到了可以打烊、休息、不用再操心的時光了。
雖然就連那家店都還沒有兌下,這些生活的細節,都是黎錦的想象而已;但是,光是想到這裡,黎錦就感到心情已經很是愉悅舒暢了。
現在的生活完全屬於黎錦自己了,這可真好啊。
再也沒有誰,會要求黎錦十二個時辰都緊繃精神、不能放鬆了。雖然,讓黎錦如此緊張的人,正是她本人啦……
話說起來,現在的邊關形勢如何了呢?接替黎錦的人,工作狀態是舒適的嗎?
如果接替者不是像黎錦那樣“枕戈達旦”的生活的話,黎錦就會感到自己吃了虧。
當然了,就算吃虧,黎錦也不至於因為這件事、而向具體的人產生計較之意就是了。
黎錦躺在床上,不停地胡思亂想著這樣的事情。
如此對回憶中的往昔胡思亂想了一會兒,黎錦又開始想另一個方向的胡思亂想了。
這種絲瓜絡做成的小刷子,起個什麼名字比較好呢?
因為是刷洗牙齒的工具,起名叫“牙刷”怎麼樣?
至少,黎錦自己覺得挺妙的就是了。
這個名字最妙的一點是,牙刷是一種物品,而刷洗牙齒是一種動作。這種動作,略稱就是“刷牙”了。
“‘牙刷’是‘刷牙’的工具”,這是多麼有趣的語言關係啊。
明天如果能想起來的話,就對阿誠介紹這個名字吧。
隻是,不知道阿誠會不會也同樣認為這個名字是很有趣的。
而且“刷牙”這個動作,感覺上也是有趣的。比起用手指撐著布片來擦拭牙齒,要有趣多了。
“‘牙刷·刷牙’,‘刷牙·牙刷’……”黎錦反複念著這個詞的顛倒發音,感受著這其中的趣味,也越來越感到興味盎然。
說起來,隻用鹽作為刷牙的“媒介”的話,真的足夠嗎?黎錦忽然介意了起來。
仔細想想,鹽是用來擦洗牙齒的,而用軟布蘸著鹽來擦拭牙齒,也是長年累月的習慣了。
由於有用鹽擦牙的習慣,在刷牙的時候,首選的自然也是鹽了。
但這麼做,是因為還沒有把刷牙的動作也考慮進去的關係。
牙刷是用絲瓜絡做的,摩擦的力度本來就很強。
用鹽來擦牙,是因為軟布太軟了,缺乏摩擦的力量,需要用鹽來增加摩擦力吧。
那使用本來摩擦力就很強的絲瓜絡牙刷的話,就沒有必要用鹽來增加摩擦力度了吧。
鹽在這裡的作用,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了呢。
雖然刷牙時使用鹽也不是不行,但這感覺隻是沿襲擦牙的習慣而已,忽略了牙刷的特色……
那麼,用什麼東西來配合牙刷,進行刷牙比較好呢?
“高嶺土”怎麼樣?黎錦朦朧地想起了這個東西,雖然她沒有接觸過“高嶺土”,但聽說這種東西非常細膩,似乎可以用來達到什麼目的……
說起來,黎錦依稀記得,以前聽說過“高嶺土”有美白的效果,那是真的嗎?
黎錦想了想,果然還是算了。就算能夠美白,她也完全不想把那種東西像“塗脂抹粉”一般,塗在自己的臉上。
用來刷牙的媒介,除了材料質感與功能,黎錦覺得口味也非常重要。
嘗起來清爽舒適的味道,比較適合用來做牙刷的搭檔……
在枕上考慮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的時候,黎錦也在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早上醒來的時候,起床非常順利。黎錦感到自己精神煥發。
快速穿好衣服、梳洗之後,黎錦和阿誠敷衍地解決了今天的早餐。
那確實是很敷衍的一頓早餐。
內容包括昨天還沒有吃完、又稍微烘烤了一下的“老虎腳爪”“棕熊巴掌”。除此之外,又煮了用黃瓜和西紅柿做的蔬菜湯。
這麼搭配著吃的態度,顯得十分潦草。
但是,對黎錦來說,做飯實在是消耗精神和能量的行為。
甚至,就連吃一頓豐盛的食物,對黎錦來說,也都是會消耗精神和能量的。
美美地吃上一頓好吃的,雖然很開心,但吃完就要休息半天,黎錦才能恢複精神。
真不明白這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