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似乎沒什麼問題,要做的隻是讓人去第九混成旅團那打聽一點消息,然後再對重川力誌說上這樣一番話……就能激勵重川力誌並讓他拚死奮戰,為什麼不行呢?
這時偵察機飛臨重川力誌上空並拋下通訊筒。
鬼子的通訊設備不發達,飛機無法直接與地麵部隊通訊,偵察機一旦偵察到前方敵情後就將情報寫在紙上並裝入一種叫“通訊筒”的東西從空中拋下。
這“通訊筒”尾部通常會綁著一麵縮小版膏藥旗,往下一投膏藥旗就在空中飛舞,中間那個紅圈在白色的背景下十分鮮目,這樣可以讓地麵部隊迅速鎖定位置並儘快獲得情報。
坐在邊三輪裡的重川立誌馬上舉手示意部隊停止前進。
這是偵察部隊的標準程序,原因是偵察機投下通訊筒很可能是對偵察部隊發出警告,比如前方有埋伏之類,這時偵察部隊如果繼續前進,很可能會在獲得情報之前就一腳跨進包圍圈。
不過重川力誌隻是按慣例做罷了,他並不認為八路軍有什麼力量能擋住他的部隊。
等了幾分鐘,通訊兵就將一份情報遞了上來,報告道:“少將閣下,我方偵察機發現前方五裡有大批敵人活動,有可能有埋伏!”
重川力誌打開地圖看了看,又對照了下四周的景物,馬上就判定前方是趙家峪。
“那不是敵人的埋伏!”重川立誌說:“那是敵人在撤退!”
重川立誌曾兩次進攻過趙家峪,結果無一例外,在他拿下村莊前敵人及百姓都撤往後山了。
這一次,敵人想必也同樣如此!
由此可知,有時對戰場熟悉並非好事,因為這會讓人帶著慣性思維看問題。
岡村寧次如果知道這一點隻怕腸子都要悔青了。
此時的重川力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自信、自大,同時也被激勵得熱血沸騰急著為帝男獻身,使重川力誌並未因為偵察機的警告變得謹慎,反而擔心敵人逃跑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結果就是一頭紮進獨立團在趙家峪設下的包圍圈。
趙家峪這邊,帶著草帽的通訊兵從高處下來,一路貓著腰跑到正趴在棱線處舉著望遠鏡觀察公路的李雲龍身邊,報告道:“團長,來了!少說也有有一個大隊,領頭的是一隊挎子,後頭是一長溜汽車。”
“一個大隊?”李雲龍聽著就愣了下。
他還以為鬼子用來偵察的部隊頂多就一個中隊一兩百號人,沒想到居然有一個大隊。
“老李,怎麼打?”趙剛神色凝重的問。
李雲龍沉默了一下,回答:“按原計劃,放進來打!”
“吃得下嗎?”趙剛有些擔心,鬼子可比預估的要多得多!
李雲龍隻回了一句:“吃不吃得下,就得看小東北這反斜麵工事是不是像他說的那麼邪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