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這話是直擊重點。
事實也的確如此,魯家溝兵工廠每月能生產的複裝子彈大概有十幾萬發,其它幾個兵工廠合起來一個月能有四十幾萬發的產量。
這數目看起來很大,但是給四十萬大軍一分,也就是每人一發,其它的全靠繳獲。
照這情況如果要達到能夠進攻鬼子的要求,比如平均每人三發子彈或是五發子彈,那都得幾個月後。
幾個月後鬼子的工事會是什麼狀況?
這就有點像騎著邊三輪跟火車比快,開始火車的起步慢兩者差距還不大,越往後這差距就越大了。
更何況,就算多幾發子彈,打鬼子炮樓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首長接著說道:“我們的想法是這樣的,將其它部隊的彈藥集中在22個擔任主攻任務的團裡,先保證這些部隊的戰鬥力,繳獲彈藥後再適當將彈藥分配給後續部隊投入戰鬥。同誌們有什麼意見?”
乾部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這也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接著參謀長就問了聲:“同誌們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
“首長!”王學新起身說道:“我認為我們的戰略目標除了破襲交通線外,還應該考慮遊擊區部份老鄉和遊擊隊的撤離問題。”
“撤離?”一名團長不解的問:“如果把老鄉和遊擊隊都從遊擊區撤出來,那往後遊擊區的遊擊戰鬥還怎麼開展?”
王學新回答:“所以才說‘部份’而不是全部。鬼子占領遊擊區燒殺劫掠,還打算長期駐守多次掃蕩。遊擊區的同誌和老鄉要一邊與敵人鬥爭一邊從事生產,就很難像以前一樣養活這麼多人。地道也是空間有限容納不下那麼多人。所以我尋思著,咱們應該有計劃的撤離一部份人以減輕老鄉和遊擊隊的負擔,讓可以堅持戰鬥的人沒有後顧之憂!”
首長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咱們再困難也沒有遊擊區的同誌和老鄉們困難嘛!王學新同誌說的對,我們這次出擊,可以考慮把各村鎮的老人、小孩,還有傷員等轉移到根據地。另外,撤退的時候還要給我們留下一些食物和彈藥,這是他們繼續戰鬥的基礎!”
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因為根據地的生活已經夠艱苦了,再撤一批老人和小孩回來,就會使根據地的情況雪上加霜。
不過這同樣也沒辦法,根據地不能坐視遊擊區的困難而不伸出援手。
王學新接著說道:“我們還可以順便找找鬼子的假錢,他們肯定還有大批假錢在交界處準備投放。另外還有糧食,他們用假錢掠奪的物資很可能沒有運出回去而是作為部隊的軍糧!”
首長和參謀長互望了一眼,兩人都在對方臉上看到了意外和驚喜。
這話說的在理,鬼子因為有大量的部隊駐紮在遊擊區,他們要是把搶來的糧食運回城裡,過一段時間又會因為部隊缺糧再運出來。
那不是浪費運力嗎?
所以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這些糧食直接囤積在遊擊區作為部隊的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