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想了想,然後就高興的笑了起來:“重慶方麵軍上當了,這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情況啊!”
岡村寧次說的沒錯,重慶方麵的確是上當了。
他們天真的以為鬼子真的是為了借道晉軍防區攻擊八路軍側翼,而閻老西這死腦筋卻攥著自己的地盤不肯放鬆,於是才有了這場仗。
因此,他們先是把駐守在晉綏軍側翼的第三十一軍團撤走……第三十一軍團雖說隻有五萬人,但卻士氣高昂裝備精良,軍中大多是與鬼子打過仗的老兵。
有第三十一軍團駐守側翼牽製著鬼子,才使鬼子無法放手全力進攻晉軍。
現在這麼一撤,晉軍的側翼就暴露在鬼子的兵鋒之下。
另一方麵,第一戰區司令是個抗戰派,他強調“凡是抗戰的部隊都應一視同仁”,於是在許多方麵都與八路軍走得很近,甚至還主動向八路軍學習。
這聽起來或許有些矛盾。
比如頑軍一直對八路軍實施刁難和封鎖的政策,而第一戰區司令卻與八路軍來往甚密。
這其實並不矛盾。
因為頑軍的指揮權並不在這些司令手中,第一戰區就設有一個“政治部”,後直接聽命於重慶且實際控製著第一戰區的軍政大權。
另一個難以理解的,就是第一戰區還要向八路軍學習……
頑軍那是要裝備有裝備要人有人,還有什麼好向八路軍學習的?
但第一戰區司令卻不這麼認為。
此時的頑軍有二十餘萬人駐守中條山,這中條山素有“東方馬奇諾”之稱。
原因是它呈東北西南走向,西起晉南永濟與陝西相望,東至孟縣與太行山相連,延綿170公裡,縱深50公裡,就像一道擋在鬼子麵前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被華夏視為“關係國家安危之要地”。
但也同樣是因為其地形複雜,頑軍的糧食和補給很難運進中條山山區,於是駐守中條山的二十萬將士很多時候都需要依靠當地百姓補給。
依靠當地百姓補給就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需要與百姓打成一片,需要與百姓共同抗敵,甚至還要從百姓那補充兵源。
這些就是八路軍擅長的。
第一戰區司令要學習的,就是八路軍這種與百姓的相處之道。
不過他的學習並不成功。
這東西應該說學不會,因為它需要用心、用紀律、用信念。
而這些恰恰是頑軍所缺失的。
頑軍大多數都是軍閥混戰時期出身,魚肉百姓慣了,尤其是在沒糧運上來餓著肚子時……劫掠、強征、抓壯丁等行為無處不在,甚至還強製規定每個百姓每月要服五天勞役為其修築工事。
於是毫無疑問,頑軍想得到當地百姓支持的希望很快就成為泡影。
重慶方麵在這關鍵時刻把第一戰區司令及第三十一軍團調走,其實就是向帝國暗示一點:“你們可以放心動手了!”
老謀深算的岡村寧次當然看得懂這個暗示。
隻不過,此時他看的已不是八路軍的側翼,而是盯著垂涎已久的中條山……隻要把中條山拿下,不僅對帝國軍隊南下進攻華夏腹地十分有利,還可以切割頑軍和八路軍。
到時,八路軍的側翼就一直暴露在帝國兵鋒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