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工業基礎(2 / 2)

但是現在……

在王學新的努力下,八路軍的實力不減反增,先有中條山援救數萬頑軍殘兵在中條山繼續打遊擊,這些就是八路軍反奪中條山的基礎,後又獲得鷹醬兩萬支步槍的增援,於是就使反攻中條山成為可能。

首長盯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就有些擔憂的說道:“中條山的確有我們需要的銅礦和冶煉廠,但是……就算我們拿下了也很難守住嘛!到時候就很可能陷入被動嘍!”

八路軍的優勢,在於某些地方如果守不住就可以利用山區的地形撤退,即便在呂梁山也是如此。

但如果有些點是必守的,比如銅礦和冶煉廠,那麼鬼子隻需要反攻這些必守點就可以,於是戰鬥依舊會打成正麵攻防戰。

這在已經形成反斜麵防線的呂梁山或許沒問題,但對還隻是處在打遊擊而且沒有防線的中條山顯然不太現實,它很容易被敵人包圍成為孤軍,於是被圍殲隻是時間問題。

王學新回答:“首長,為什麼不是咱們破壞敵人守呢?破壞可比守容易多了!”

“什麼意思?”首長有些疑惑的望向王學新:“你不是一直打算解決鋼鐵和銅的問題嗎?要是不占領這些冶煉廠繳獲那些設備並把它守住,怎麼解決嘛?”

“首長!”王學新回答:“咱們的確是希望有冶煉廠,但咱可不能占領並駐守,而且咱們也守不住!那咱們就換一種方式……鬼子需要這些冶煉廠,也需要用鐵製槍用銅製子彈,而且銅還是緊缺的玩意!”

王學新這話沒錯,為了支撐戰爭的需要,此時的鬼子甚至都到民間搜括銅鐵的地步,比如百姓家裡的門環、銅像等等,全都被繳了去用於生產槍彈,連銅錢都不放過。

王學新接著說道:“咱們占領了冶煉廠後就把設備拆了,能帶走的就帶走,不能帶走的就找個地方埋了以後有機會再帶,實在來不及就把設備給炸了。那鬼子回來一看,為了煉銅不還得重新把設備整起來?然後咱們冷不丁的又來一次……這設備越繳越多,用不了多久,咱們自個不就能湊起一座冶煉廠了嗎?”

首長嗬嗬笑了起來:“不賴嘛,你這家夥,還玩起螞蟻搬家來了!我看這法子行,這個廠搶一點,那個廠搶一點,咱們還能湊不起一個小型的煉銅廠或煉鋼廠?這同時還能打擊鬼子鋼鐵和銅產量,那些可是鬼子用來打咱們的槍的子彈喔!”

這也是王學新的意思,一邊破壞一邊繳獲,再用繳獲的物資和設備來武裝自己,一直以來八路軍就是這麼乾的。

另外,如果有什麼大型設備沒法繳沒法運,也可以自己想辦法造或者從鷹醬那買一些,總之就是能折騰起冶煉廠就對了。

王學新其實想的更細一些。

他覺得煉鋼廠應該建在呂梁山。

原因是呂梁山有鐵礦,鋼鐵廠建在這裡安全。

煉銅就麻煩一些了,因為銅礦就隻有中條山有,所以應該分為兩步:一步在中條山粗煉,帶回呂梁山之後再精煉。

這時參謀長又問了聲:“打運城呢?又有什麼目的?”

“那是最終目標!”王學新回答:“運城是兵家必爭之地,咱們現在先利用中條山和呂梁山兩麵夾著運城的優勢耗著鬼子。一旦我軍實力強大到能駐守運城,到時再將它打下來……”

接下來就不用說了,呂梁山就會與中條山連為一體,運城就是中間的連接樞紐,同時還能保證大批鋼鐵廠和煉銅廠以及鹽湖的安全。

到那時候,八路軍才算是有了工業基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