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步兵的傷亡與坦克的傷亡是完全不成比例,尤其是t34坦克……這坦克在此時的華夏基本是無敵的存在。
因此,可以預知的是,在戰場上鬼子肯定會用炮兵壓製並試圖分離跟隨步兵。
於是,跟隨步兵可能會出現大量傷亡。
那麼多訓練一些能與坦克協同的跟隨步兵肯定是必要的。
另外,管他是五營還是坦克營,反正都是自個的兵,現在又多了坦克,還有什麼不樂意的?
想到這,王學新就點頭應道:“沒問題,就這麼辦!”
於是,跟隨步兵就由原計劃的三個連變成了五個連,王學新這個五營營長就徹底的變成了坦克營營長。
不過出於保密原因,李雲龍和趙剛討論了後,決定依舊延用“五營”這個編製而將坦克營給取消了。
王學新回去把事情跟謝寶慶一說,那就是把謝寶慶給樂的。
“營長!”謝寶慶說:“這意思是……咱們營要補充進六十輛坦克?乖乖,這可了不得,咱們一個營都能頂上彆人一個團了吧!”
“你為啥不覺得是咱五營沒了補充進坦克營了呢?”王學新反問。
“這可不一樣!”謝寶慶回答:“咱編製不還在嗎?必須是坦克補充進咱們五營!”
王學新隻能報以苦笑。
說起來似乎就隻是一個編製一個名字,但還真能給人帶來這種心理。
同時王學新有些慶幸,好在之前沒想到這方法。
如果早知道可以把五營和坦克營合並,那就不需要到總部那去要人了,陳福軍那個連以及一個工兵連可能都要不來。
接著王學新考慮的就是坦克的編製問題。
坦克編製也不是說隨便一個排幾輛這樣分配一下就可以,這其中有許多學問。
比如現代十分流行的3排14車製。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連有3排,每個排4輛坦克,加上連部的2輛坦克共14輛坦克。
這種編製應該說更科學,因為每個排4輛坦克可以分成兩組,每組兩輛坦克平時訓練就是這兩組相互掩護,於是可以很好的協同,也更靈活多變,因為可以隨時拆開與其它坦克組協同。
問題是這種協同需要先進的通訊設備和感知能力支撐,否則很難玩得轉。
通訊設備?
這一向是毛熊的弱點,他們就連t34上都沒有電台,更多的是亂打亂衝。
感知能力?
這對毛熊坦克來說簡直就是笑話,他們的坦克甚至需要步兵用槍托在外砸得“咣咣”響才知道該往哪裡走。
所以還是老實點,依舊玩三三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