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史迪威馬上又否定了亞曆山大這個說法:“你也許忘了,不管是日不落還是華夏軍隊,補給都是由我們提供的,它來自西麵而不是東麵。更何況,在鬼子沒有打到中部時,所有的補給和增援都是自北往南而不是來自東西。你這麼說的意思,是做好敵人會打到中部的打算嗎?”
亞曆山大被懟得啞口無言。
然後史迪威就拋出了他的想法:“我認為,雖然我們力求華夏與日不落軍隊合作一致共同對敵,但理想與現實畢竟有差距。同一道防線如果交由兩支軍隊駐防,很可能出現溝通和協同等方麵的問題。戰略上也同樣存在弱點,比如華夏戰鬥力差裝備落後,那麼敵人為什麼不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華夏軍隊的防線?如果華夏軍隊的防線崩潰那麼日不落的側翼就會暴露,那是否意味著我們的防線毫無意義?”
亞曆山大反對道:“那還能怎麼做,喬?讓我們的軍隊在前麵與敵人作戰,而華夏軍隊卻在後方看著?”
史迪威當即反對道:“當你們撤退後,難道不是你們在後方看著,而華夏軍隊卻在前線與敵人作戰?”
史迪威有些無語,仗還沒開始打就出現這樣的內部矛盾並非好事。
更讓史迪威吃驚的是,他認識到威爾遜說的或許是對的。
史迪威雖然為人尖酸刻薄,但他並不傻。
他知道如果亞曆山大相信自己的軍隊能戰勝敵人,華夏軍隊不過是錦上添花,那麼就不應該說“我們在前麵與敵人作戰而華夏軍隊在後方看著”這句話。
這時的亞曆山大,本該很有信心的說,“沒問題,就讓那些華夏人看看什麼才叫打仗”才對。
這樣的語氣才叫有信心,才有第一強國的樣子,才是一副打勝仗的姿態。
亞曆山大現在說的話,就說明他完全是一種“保存實力”的心態,所以才不甘心自己在前麵與敵人作戰而華夏軍隊在後方準備。
而“保存實力”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放棄、是逃跑,甚至是……
史迪威不敢再往下想了,他發現自己似乎跳進一個騙局中,發現自己被派來指揮一場根本無法取勝的戰鬥,發現自己已經成為日不落的工具!
最終史迪威也沒能爭得過亞曆山大。
原因是史迪威這個司令的任務不是指揮作戰,而是團結兩部份力量……鷹醬在二戰時總是扮演這樣的角色,比如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他同樣沒有戰鬥經驗,其任務不是指揮盟軍作戰而是努力將各部份團結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開會、動員、做思想工作,平衡各國的利益等等。
史迪威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在這方麵沒有多少話語權,最終也隻能聽之任之。
但這還是有區彆的。
不同之處在於史迪威從亞曆山大的態度讀懂了他的心思,也明白了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打贏這場仗。
這可不符合鷹醬的利益。
那麼……
史迪威想了想,就給威爾遜發了封電報,電話裡很隱晦的問:“如果你們說的是真的,你們打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