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托馬斯少校一開始看不懂,他一想起當初還信誓旦旦的說,八路軍用這種戰術作戰將無法活著回來……就感到無地自容。
幾天後山地連的攀岩裝備隨之送到,於是山地連的訓練就趨於完善。
訓練科目除了野外生存、體能訓練和連排戰術外,又增加了攀岩、泅渡、偷襲、封鎖陣地等科目。
其中攀岩和泅渡這兩項比較新,其它科目其實是戰士們的基本功,隻不過因為環境的改變而略有調整。
因為時間緊迫……之所以感覺到時間緊,是因為總部不斷從情報人員那獲知鬼子正在黃河北岸集結部隊進行山地訓練。
若是習慣於平原作戰或機械化作戰的部隊進行山地訓練是必要的。
因為其中有許多士兵甚至在山地中行軍都會有問題……平原行軍與山地行軍是兩回事,使用的肌肉不同,就像能跑步的人不一定能做深蹲。
因此,總部都等不及獨立團的山地連完善了。
首長是這麼說的:“咱們也想一步一步來訓練出最精銳的部隊跟敵人打,但戰場不等人嘛,敵人不會等我們做好準備再進攻!咱們可以邊打邊學,到時至少不會沒有準備!”
參謀長也點頭讚成。
於是,王學新組建山地部隊的方式和訓練科目很快就編成冊子分發到各部隊學習……這些戰術其實不隻是用於組建山地連,因為八路軍更多的在山區中與敵人作戰,因此許多普通部隊也在學習。
其中兩人狙擊小組對所有部隊都適用,更是傳遍了全軍。
集成槍榴彈則是在兩周後緊急運送到第一批五十具。
這種集成方式十分原始,就是簡單的將槍榴彈發射器集成到了M1步槍護木下方,然後加裝了像手槍似的彈倉和扳機……此時鷹醬槍榴彈的發射方式是依靠擊發空包彈將槍榴彈發射出去,因此需要加裝彈倉。
王學新試了試這槍,的確像他之前想像的那樣重量太大不方便操作……集成榴彈發射器的槍一般是質量較輕的突擊步槍,如果用本身就不輕的M1加蘭德集成,其重量就會增加到跟一把輕機槍不相上下。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中間過渡型將就著用吧!
但幾天後鷹醬那邊就找到了辦法,他們運來了第二批是用M1卡賓槍集成的。
M1卡賓槍就輕多了,還不到五斤重,加上榴彈發射器也隻比M1加蘭德步槍的空重重一點。(注:M1加蘭德空重8.7斤)
另一個讓王學新十分滿意的是,M1卡賓槍用的還是15發彈匣,這火力持續性用於自衛防禦是款很好的裝備。
(注:M1卡賓槍研發的目的,就是給軍官和後勤人員自衛用的)
孫爾威解釋道:“王,這種槍我們還未最終定型,是種新武器,為了滿足你的要求加裝榴彈發射器才臨時投入使用的,希望它能讓你滿意!”
“多謝,孫爾威!”王學新對這槍的改裝很滿意,雖然M1卡賓槍存在威力不足射程不足的問題,但槍榴彈射手在槍方麵本身就隻要求防禦和自衛。
如果說有什麼缺點,那就是M1卡賓槍的子彈是介於手槍彈和步槍彈之間的準中間威力彈……這使部隊的後勤變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