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三種可能(2 / 2)

丁偉回答:“就算圍不住,鬼子也可以不攻城而專打援兵,你應該知道‘圍點打援’吧?”

丁偉這麼一說,李雲龍就沒聲音了。

這的確不是圍不圍得住的問題,而是鬼子根本就沒打算把運城真正的“圍住”。

圍不住又能怎麼樣?

裡頭的百姓能出去軍隊能出去?

那是不是代表放棄運城了!

援兵能進去?

那是不是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糧食?

鬼子要是圍而不攻隻打援兵,那運城的碉堡工事以及城牆還能有什麼用?

丁偉把眼光往會議室裡一抬,對乾部們說道:“同誌們,我不是不同意打消耗戰,但我們應該要打一場合理的消耗戰。你們想想,如果鬼子在運城與我們打消耗戰,我們要用多少人去換鬼子一個人?十個,二十個?甚至更多……這樣耗下去,我們能把鬼子耗光嗎?”

乾部們沉默了。

雖然他們不願意承認,但心裡卻知道丁偉說的是對的,這麼打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而且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撐到最後的很可能是鬼子而不是八路軍。

李雲龍眼睛一瞪,說道:“我說老丁,那照你這意思,咱們就是要把運城給丟嘍?”

丁偉無奈的歎了口氣,說:“首長,同誌們!我認為我們現在與鬼子硬碰硬的條件還不成熟,既然知道這是鬼子的陷阱,咱們就不能往下跳,而應該主動跳出來粉碎鬼子的陰謀。有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首先應該要保證部隊的安全,隻要部隊還在,將來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丁偉話還沒說完,就遭到一眾乾部的反對:

“那咱們還不跟閻老西一樣了嗎?”

“比閻老西還不如呢,人家至少還守了幾年!”

“運城對我們太重要了,我認為不能退!”

……

當然也有不少人支持丁偉,於是兩部份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得難分難解。

王學新沒有多說什麼。

這事原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戰爭往往是沒打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比如堅守運城,就一定撐不到最後嗎?

未必!

再比如放棄運城,將來就一定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嗎?

當然不!

但王學新卻覺得丁偉的選擇和分析相對而言是比較理智的,而強硬派則更多的是靠感性、熱血,以及被其它因素比如運城能帶來的好處左右了自己的思考方向。

不過王學新同樣不想放棄運城,他在考慮另一個可能,這兩種可能之外的第三種可能……</dd>

Tip:收藏+分享亮劍之軍工係統,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