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應對方式(2 / 2)

但有能力是一回事,實戰又是另一回事。

岡村寧次沒有回答,他隻是拋出一個問題:“時速300公裡, 就意味著每分鐘5公裡, 從它的發射到命中目標需要多少時間,你自己算算吧!”

這麼一說筱塚義男就明白了。

每分鐘五公裡,就意味著三十公裡的距離隻需要……六分鐘!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六分鐘的時間,戰機能做什麼?

除非戰機正好在敵人發射陣地的頭頂,否則根本就來不及有任何反應,僅僅隻是接收到命令得到目標的位置就差不多了。

這與史上漢斯發射的V1導彈是有本質區彆……V1導彈的射程是兩百多公裡,飛完全程需要半小時左右,日不落飛行員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但八路軍將這種導彈用於短射程,也就是打三十公裡左右的敵方炮兵陣地,結果就使敵人很難用戰機的方式攔截了。

當然,如果有一天,八路軍整出了射程更遠的“高火”,就同樣存在被飛機攔截的問題。

“所以!”岡村寧次說:“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我們同樣也生產出這種‘特殊炸彈’明白嗎?”

筱塚義男應了聲‘是’表示同意。

這是軍事上的常識,如果沒有其它更好的解決辦法,首先就做到跟敵人一樣,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比如八路軍用“特殊炸彈”打帝國軍隊的炮兵,帝國軍隊要是能研發出這種“特殊炸彈”,就可以用“特殊炸彈”反過打敵人的“特殊炸彈”。

這用華夏的話說,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然而……

筱塚義男一看到岡村寧次的臉色,就知道秋山健一那邊給的答案不能讓人滿意。

果然,岡村寧次就恨恨的罵道:“一年,秋山那個家夥居然說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研發出來!而且,這還有可能是他在逼迫下回答的保守數據!”

岡村寧次在以前做情報工作時學會了察顏觀色,秋山健一是什麼狀態當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一年!”筱塚義男附和道:“這太離譜了,他們可是帝國的科學家!”

岡村寧次不想偏題太多,他認為身為軍人的他們就應該從軍事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應該沒有意義的討論科學問題。

“也就是說……”岡村寧次說:“火器製造所那邊,暫時是指望不上了,我們隻能尋求其它方式。我問過中野可南,了解到一個細節,他說……火箭彈發射時陣地冒起一片濃煙。”

“是的!”筱塚義男也記得中野可南說過這話,但他卻不認為這話有什麼問題。

噴進彈發射難道不都有濃煙嗎?

這難道不是正常現像?

但岡村寧次卻覺得不合理:“如果,隻是‘特殊炸彈’自帶的發射藥,就相當於彼此分散的五十枚噴進彈發射,在空中的中野都能在經過其發射陣地的瞬間就發現‘濃煙’嗎?”

筱塚義男從沒想過這個問題,被岡村寧次這麼一說,覺得也有道理。

岡村寧次最後做了結論:“再參考‘特殊炸彈’的體積,我認為他們應該有一個龐大的發射裝置,目前最好的應對方式不是攔截,而是從空中及時發現並轟炸他們的發射陣地!”</dd>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