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關於這事,王學新不久後還是乘著去總部開會時跟首長詳談了幾小時。
這事展開了說,可不是一句“讓百姓富起來”那麼簡單。
這其實是一個工業化的過程,或者也可以說是王學新有意識的加速根據地工業化的過程。
其實從人性的角度考慮,五金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一種機器被發明出來或者被某集團或個人掌握在手中成為發財的工具的時候,他們為儘一切的努力保守秘密以保持自己壟斷的地位。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在巨大的利益的驅使下,終有一天,這商業秘密會擴散到其它人手中並在大眾中普及。
也隻有機器在大眾中普及了,大眾使用了覺得這不方便那很麻煩,於是才會有很多的創新不斷的改進機器使其提高效率。
工業化其實就是不斷的重複著這個過程,壟斷、擴散、創新、壟斷,再擴散再創新……
如果技術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少數人的智慧畢竟有限,於是很難有長足的創新。
不過當然,這其中的每一個過程都是相當漫長的,有的甚至長達數十年。
王學新的做法,就是主動打破八路軍對機器及技術的“壟斷”,讓機器和技術在最短的時間裡就擴散到民間,然後才能充分發掘百姓的智慧一同參與到這個工業化進程中來……這才是真正的工業化。
王學新是這麼對首長說的:“首長,如果機器和技術隻掌握在八路軍手裡,雖然咱們目前賺錢是賺得舒服了,但時間一長會出現什麼情況?”
接著王學新就進一步分析道:“咱們工廠會毫無壓力、工人也會毫無壓力,因為一米布隻要賣一塊錢就能賺八毛五,這妥妥的是暴利,幾乎可以說躺著也能賺錢。那咱們為什麼不躺著還要辛苦的加班加點呢?”
王學新這話說的不是很到位,因為他沒法以近代某些國企為例來做比喻……工人一個個都是拿死工資,吃大鍋飯,乾多乾少一個樣,這樣還能有什麼積極性?
如果連基本的壓力和積極性都沒有,還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不過首長卻是聽明白了,他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嘛,如果沒有彆人跟三家店競爭,最終三家店也就會走向腐化和衰亡。所以,不管是從根據地將來考慮也好,還是從民生考慮也罷,亦或是從八路軍自身出發,咱們都要製造一些對手出來,然後倒逼著自己不停的進步!”
“對對,這就是我想說的!”王學新大有知音的感覺:“因此我們才要仿製機器,然後再把他們賣出去,甚至還包括技術!”
首長慎重的考慮了一會兒,就答應道:“很好嘛,就這麼辦!”
7017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