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足足趕了三天才趕到砥石坡機場。
四百多公裡的直線距離趕了三天……這要是放在現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龜速”了,隨便什麼車上高速幾小時時間就到了。
但是在這時代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這也是因為砥石坡機場此時還是高級機密,由總部下達的命令,為了避免這個機場過早的被鬼子發現從而在機場尚未準備好前就被鬼子轟炸,所有進入機場的飛機都必須在夜間,所有趕往機場的人員隻能步行或騎馬。
這是有道理的。
因為之前八路軍在呂梁山一帶掀起了聲勢浩大修路浪潮,全長近千公裡的公路在分段包乾製之下僅僅隻用了一個多月就完成了。
不過當然,許多路段的“公路”僅僅隻是拓寬和整平……這時代的公路差不多都是這樣,這種公路對八路軍而言已經完全夠用了,隻有鬼子對公路的要求較高,他們通常還要用壓路機壓幾遍。
八路軍搞這麼大的動作肯定逃不過鬼子的眼睛,於是鬼子就會在公路附近廣布眼線想知道八路軍修公路的目的。
在這時候如果有汽車或挎子明目張膽的從公路“突突”的開往砥石坡機場,隻怕第二天鬼子的轟炸機就要飛到機場上空了。
騎馬就慢得多,尤其是擔心馬累著了,每騎上百來裡就要休息一段時間,偶爾還要下馬步行,一天趕兩三百裡路就差不多了,這樣算下來四百多公裡還真要三天。
三天能趕到還是因為這一路有許多八路軍的騾馬店……
呂梁山一帶八路軍設置了許多騾馬店。
這些騾馬店一是為了創收,就像之前所說的,八路軍實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戰略各部隊自個解決自個的吃飯問題,騾馬店就是創收方式之一:騾馬店可以讓路過的人住宿、寄養牲口、吃飯、補充糧草等等。
另一個,則是八路軍需要這樣一條聯絡線和交通線以備不時之需。
比如現在,王學新趕往砥石坡機場,如果不是一路在騾馬店更換馬匹的話,隻怕三天還趕不到。
然而,這一路下來還是把王學新給累得半死……沒有經曆過的人,是無法體會在馬背上的顛簸三天的滋味的。
當王學新下地走在機場平坦的路麵上時,都不自覺的想著馬匹前進的節奏,走路也跟著節奏一晃一搖的。
不過,當王學新走進機庫看到幾架停在裡頭的“拉5”時,疲勞馬上就飛到九宵雲外了,三步兩步的就走上前轉著圈打量了起來。
機庫是由原木配合著岩洞搭建的。
砥石坡的石頭因為其特性十分適合製作磨刀石,而磨刀石這玩意又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而且還是消耗品,因此需求量很大。
時間一長,砥石坡的岩壁都被往裡挖了一個個坑,而且是下深上淺
這時由於采石方式落後,工人在下部采石相對較容易,上部采石比較困難且危險,因此就形成這樣的礦坑。
這種礦坑很適合用作戰機的機庫,戰士們隻需要在礦坑上部沿伸出一段原木架子,再鋪上土層遮擋,鬼子戰機和偵察機即便從頭頂飛過都無法發現端倪。
而且就算發現了,鬼子轟炸機也很難將炸彈投進這樣的礦坑。
幾個毛熊飛行員正蹲在飛機下維修起落架,看到王學新在飛機旁轉圈,一個帶著上尉軍銜的人就嘀咕了一聲,隨後幾個飛行員就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