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對這些看得已經很澹了,更何況此時戰鬥遠沒有到要結束開始放鬆慶祝的時候。p
他眼睛盯著地圖,然後不斷的下達命令往鐵路線上增派部隊。p
之所以要增加部隊並把防線往南推移二三十公裡,是因為吸取了這場防禦戰的教訓……鐵路線直接麵對鬼子很容易被鬼子偷襲。p
如果把防線往鬼子方向壓縮,不久鐵路線就會變成二線,防禦起來就容易多了。p
另一方麵,就是王學新希望鬼子由此誤會八路軍下一步是全麵進攻太原將鬼子趕出山西。p
事實上這的確是個很有誘惑的作戰方案。p
山西是個好地方,中間狹長三麵環山: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再加上南麵的中條山,隻要把北麵一守,中間一大塊基本能保證安全,可以說是發展工農業的絕佳地帶。p
然而……p
如果拿下山西再往北挺進,那時鬼子在南線與頑軍的戰鬥是不是就要打完了?p
鬼子隻要一回援,八路軍就失去了往北挺進進入東北的機會。p
而東北又是鬼子的工業聚集地……p
所以擺在王學新麵前的其實是兩個選項:p
一是往南打收複山西,這樣打更安全更穩妥,但同時也是偏安一隅對鬼子的打擊並不大,抗戰的勝利隻怕提前不了多少。p
二是往北打挺進東北,這樣打更冒險更困難,但入虎穴的同時也能得虎子,八路軍有可能一舉摧毀鬼子在東北的工業使其在華夏的戰事陷入困境。p
考慮了許久,王學新還是選擇了後者。p
不過在選擇後者的同時,王學新還虛晃一槍往南擴展一些版圖。p
這其中有個問題,那就是擴展版圖需要更多的兵力。p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p
兵力一部份來自大青山根據地,原本八路軍在大青山需要部隊駐防,現在既然已經打到了大青山以東地區,大青山就成了後方,就隻需要留下少量部隊組織遊擊隊訓練就可以了,其它部隊全部調往大同一線防禦。p
另一部份來太行山,大行山不像呂梁山,太行山還沒有形成一道防線,那裡的部隊大多在利用地形與鬼子打遊擊並見機行事破壞交通線。p
既然沒有形成防線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可以調一部份到鐵路線方向。p
更多的還是就地征兵,比如拿下大同後,一口氣就在大同征召了七千民兵。p
這些民兵雖然缺乏訓練戰鬥素質不高,但八路軍的三三製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把民兵往其它部隊裡一插,用老兵帶新兵,用不了多久就能成長為老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