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572(1 / 2)

第561章

在正義島參加完高甜甜和龍強的婚禮以後,梔梔決定帶著孩子們,跟著黎恕他們一塊兒出海。

黎恕執行種島任務已多年。

這是一項艱巨而又不可能的任務,雖然多年來進展緩慢,但也不是毫無進展。

梔梔每隔一年都會帶著倆孩子去一趟黎恕常年工作的地方。

不為彆的,她就想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父親正在從事一項那樣艱苦的事業。

而梔梔的言行,又影響了黎恕團隊裡的另外一對夫妻——大周和洪禾禾。

所以洪禾禾也與梔梔一樣,每隔一年就會帶著孩子們去探望丈夫的班。

不過,洪禾禾和大周生養了個孩子,如果個孩子都帶上,她也沒有太大的精力來管教,就每次都隻選擇帶一個孩子。

這次洪禾禾帶的是她的長子周曉海。

除去梔梔帶來的鐵蛋、鐵柱兄弟倆;又正好棠娘、傅明宇也帶了金枝過來……

四個半大的孩子倒也有伴兒,再加上孩子們都是在海島長大的,一是水性好、二是完全不懼暈船什麼的,倒是每天嘻嘻哈哈的很快活。

現在的條件,又要比前些年強。

以前大家是駛著搖櫓小船兒去,每艘船上除去物資,最多隻能帶上個人,每次出海就是四五艘船,最多十來個人。

現在已經配備了柴油動力可載重萬斤的中型船隻,艙底共分兩層,一層是員工宿舍,一層是貨艙,一般是兩艘船一塊兒,捎上滿船的補給物資……

梔梔和洪禾禾第一天上船的時候,精神還行。

從第二天起,兩人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暈船,半死不活地躺了幾天以後,才慢慢習慣……

由於現在的柴油發動機船舶的強勁動力,梔梔和洪禾禾剛剛才擺脫了暈船狀態,科考船就已經抵達了目的地。

梔梔和洪禾禾聽到孩子們興奮得嗚哩哇啦一通亂喊,急忙從艙房裡走了出來。

凝視片刻,梔梔也看到了遠處的一個小黑點兒。

洪禾禾已經興奮地叫嚷了起來,“梔梔你看!快看啊……我們到了!”

梔梔忍不住笑了。

黎恕他們在南海一共種了兩個島,一個叫北鯤島,一個叫南鵬島。二島相距二十海裡左右,相互守望。

其中,又以麵積較大的北鯤島為主島、麵積大約隻有北鯤四分之一大的南鵬島為輔島。

現在梔梔她們抵達的,應該是輔島南鵬。

來之前黎恕介紹過,科考船得先在這兒卸一部分貨——有一個班的戰士駐守在這兒,所以要把一部分生活卸下來給他們。與此同時,黎恕還捎來了換班的戰士。駐守在海上,生活條件過於惡劣,不能長期呆在這兒,所以基本上是一個月輪換一次,最長不超過兩個月。

慢慢的,南鵬島越來越近。

梔梔她們趴在船舷上,拚命地朝著南鵬島招手。

旗兵站在科考船的高塔之上,朝著那邊打著旗語;相對的,南鵬島上也有個旗兵揮著一紅一藍兩麵小旗正在指揮……

近了、更近了……

近到梔梔都能看到島上旗兵的戴著的綠色帽子了!

但很快,她麵上的笑容慢慢凝固。

洪禾禾已經驚呼了起來,“哎喲,漲潮了。”

雖然孩子們是隔一年來一次的,但梔梔有項目在這兒,所以她是年年都來的,有時間的話,每年來兩到次,沒時間也是至少來一次。

所以梔梔很了解北鯤與南鵬這兩個島。

這倆島都屬於試行中的種島,但種島的方式不太一樣。

主島北鯤的種島方式,就是簡單粗爆的改裝了幾艘海底攪沙船,接駁一根極長的管道一直延伸到四五海裡以外的地方去,管道的儘頭安裝一個馬力巨大的、改良過的碎石攪拌機與吸塵機,直接將海底的砂石吸入管道,再從另外一個管道口抽出來……

就這樣,四艘改裝船日夜不休地乾了好幾年,才終於建成了北鯤島。

現在北鯤島的麵積,在枯水期裡,有六十八平方公裡能露出海平麵,盛水期則為平方公裡,島上最高處的海拔為十二米。

南鵬島的構島方式與北鯤不一樣。

北鯤島那叫物理種島。

南鵬島采用的是純生物建島方式,即圈養珊瑚礁——利用科學的方式來快速喂養珊瑚礁內的珊瑚蟲。

這就是駐守在南鵬島的戰士們責職所在。

他們需要每天監測海水ph值,時刻進行人工乾預,好為珊瑚蟲的生長創造最有利的條件;在固定區域內投放營養液助力珊瑚礁快速生長;每天潛海驅逐珊瑚蟲的天敵與克星等等。

現在南鵬島的麵積,枯水期時能有十五平方公裡的礁石能露出海平麵,盛水期則不滿一平方公裡,最高海拔為兩米。

現在是八月盛水期。

上一回梔梔來的時候是四月,尚屬枯水區,南鵬島露出水麵的麵積還挺大的。

可這一回……

整一個島幾乎全都沉入海平麵,露在海麵上的礁石顯得零亂、零落,目測最集中的礁石麵積也不過就是七八十平方米。

也就隻有梔梔和黎恕在正義島的居室宿舍那麼大!

一般這種時候,是駐地戰士們最最最難捱的時候。

科考船慢慢地靠到了碼頭處。

南鵬島的駐地宿舍看起來破破爛爛的。

——統共隻有四間用竹篙當成腳架、淩空架在礁石上的茅草屋。

梔梔以前進去看過,這四間茅草屋搭建而成的基地:

一間是官兵們的大通鋪,

一間是用來堆放潛水設備、以及催化珊瑚蟲生長的藥劑的,

一間就是官兵們用來存放生活物資的倉庫。

還有一間,是梔梔的實驗倉,專門用來種植物瓜果蔬菜的。

枯水期的時候,駐著在這兒的大兵們還能下地走一走,到了盛水期,能讓他們落腳的就隻有這四間不大的屋子。

另外就是礁石的一旁係著兩艘帶蓬小船兒,這會兒正隨著波浪起起伏伏……

這裡的條件,比起北鯤島來說……生存環境要惡劣得多。

梔梔每次來到南鵬島,都覺得心口處有些微微發堵。

南鵬島根本沒有碼頭。

隻是按照南鵬島旗兵的指揮,科考船駛到指定地方,沉下鐵錨鉤住海麵下的巨石,穩住船身。

接下來,黎恕把駐守在南鵬島的兩個戰士拉上了科考船。

大家見了麵,都很高興。

梔梔站在一旁看著,卻有些心酸。

被拉上船的戰士頭發長過了耳背、下巴處胡子邋遢的,他們穿著破爛的汗衫背心,濕漉漉的短褲,光著腳……強烈的紫外線將他們的肌膚曬得黝黑精瘦,可能是夥食的原因,他們嘴角全都起了皺皮還長了燎泡。

明明都是十八|九、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看起來卻像四五歲的老農。

以及,他們的膝蓋上、腳踝處、手肘後全都貼著風濕膏……

正好這時,梔梔聽到黎恕對這倆說道:“你們辛苦了!因為技術原因,本來早該讓你們在半個月之前就輪換的,沒想到一直耽誤到現在……你們在島上的情況怎麼樣?有什麼需求?或者說,能提出什麼改良的建議嗎?”

這算是傳統了。

——駐守“海島”的條件極差,黎恕的經濟預算是個問題,再就是配套設施也跟不上。但黎恕每次過來都會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受目前的條件所限製,可能沒辦法一下子給大家提供很好的條件,但想辦法克服困難慢慢改善還是可以的。

那倆大兵對視了一眼,轉頭對黎恕說道:“首長,彆的倒還好,就是……一天到晚都穿著濕衣裳,那個,關節疼得有些受不住啊!”

另一個大兵也說道:“是啊,這海上也太潮濕了,洗了衣裳也曬不乾,就是晾上四五天它也是濕噠噠的……”

黎恕還沒來得及說話——

一旁的大周已經叫嚷了起來,“這個問題啊,之前你們就提過,小楊那一班也提過,雖然這個問題很難解決,但我們還是克服了困難,所以這次我們來啊……可不就是給大家帶了秘密武|器過來嗎?保證能改善現有的情況!”

倆大兵一聽,興奮了。

其中一個兩眼直放光,說道:“真的啊?還有秘密武|器,快跟我們說說吧!下次我們來的時候就能享受新產品了!”

另一個則說道:“對啊,是什麼秘密武|器,周哥你快告訴我們啊!”

大周故作神秘,先是裝模作樣的故意搖頭晃腦,直到小戰士急得團團轉,他才開了口,“……是木炭!”

倆大兵愣住,“木炭?”

大周點頭,反問道:“怎麼?你還看不起木炭?覺得它不配當秘密武器?”

梔梔站在一旁抿著嘴兒笑。

使用木炭來吸水除濕,其實是黎恕他們想出來的土辦法。

南鵬島和北鯤島地處赤道圈,氣候極濕熱,空氣中的濕度高達90%以上,在這樣的環境裡,什麼也不乾,會被太陽曬出一身油,隨便乾點兒啥,身上衣裳就被汗水打濕……然後再也乾不了了。

洗過的衣裳是永遠也不可能曬得乾的。

所以這一次呢,黎恕想了個辦法,做出一個大型的“烤箱”。

其實就是用一個超級大木箱,六個麵裡,隻有頂部不是密封的,但裝了一塊縫隙比較大的鐵網。

打開木箱的門,裡頭用鐵絲拉了好幾條線、用來給戰士們烤乾衣裳,把濕衣裳搭在線絲鐵上,然後在大木箱的正中央位置燒一盆炭火,關上門,僅靠木箱頂端排氣口供養空氣進出……

黎恕和大周在正義島上試過,這種辦法是行之有效的。

但缺點也很明顯——這與炭火的大與小、木炭的多與少、濕衣的多與少、以及天氣的濕熱程度都有影響。

很容易把衣裳烤糊。

而這個也實在是沒辦法,沒有公式可依,隻能依靠經驗……

換言之,隻要烤糊幾次衣裳就能掌握“竅門”了。

雖然如此,但大兵們還是很高興。

“那我們來試試吧!”

“是啊!能烤乾衣裳……所以也能烤乾我們的大米,對吧?”

“人能進去烤一烤嗎?烤乾一點關節疼得沒那麼厲害……”

“不行不行!人不能進,有可能會造成二氧化碳中毒的!”

“扔個紅薯進去一塊兒烤?”

“我去,你口味這麼重,喜歡想吃汗臭味兒的烤紅薯啊?”

……

大夥兒爆發出歡樂的笑聲。

黎恕號召大家一塊兒幫著用竹篙再為這個“烤箱”來搭建一個吊腳樓。

幾個孩子是最快活的,跑進跑出的,比大人還積極。

洪禾禾跑了過來,把梔梔拉到一旁去,小小聲問道:“梔梔你還不把你的秘密武|器拿出來?”

梔梔愣住,“我有啥秘密武器?”

“我都已經看到你怎麼還藏著掖著的!”洪禾禾嗔怪道。

梔梔想了想,突然明白了,“哦,你是說……”

大周沒聽到梔梔說的話,但卻聽到了妻子洪禾禾說的話,不由得奇道:“這次你們也帶來了可以烘乾衣服的秘密武|器?是啥?”

洪禾禾“哼”了一聲,“反正不是木炭!我們能和你們一樣麼?儘想些土辦法!我們啊,動的是腦子,是智慧……”

“你還看不起土辦法了!”大周不服氣地說道,“土辦法怎麼了?哼!小米加□□,打敗的就是飛機和大炮!憑什麼隻有洋鬼子的東西才叫智慧?”

洪禾禾也不服氣,“我們這叫師夷長技以製夷,你懂不懂啊?”

“我不懂!除非你把你們的秘密武|器拿來出給我看看……要不然啊,我才不承認呢!”大周叫嚷了起來。

洪禾禾快氣死了,連忙扯了扯梔梔的衣角,“梔梔你把東西拿出來,我們氣死他!”

第562章

黎恕聽到了這邊的動靜,急忙跑過來,“怎麼了?你們吵啥呢?”

梔梔笑道:“也沒啥……”

洪禾禾和大周卻不乾了。

他倆是歡喜冤家,一天不鬥嘴就渾身不利索……甚至還約定了誰吵架吵輸了就乾家務去。

這會兒兩人叉著腰梗著脖子就吵了起來,

“哼嫌我的辦法土,那你把你的洋科技拿出來啊!”

“這跟洋不洋的有啥關係?是,速乾衣料的概念確實是國外先提出來,但材料是我們種花國科學家自己研製出來的,那也是我們自己原創……”

“光說不練假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

“你!姓周我問你,要是我們這速乾衣料比你們那燒木炭烘乾的麻煩辦法更好,你怎麼說?”

“我包一個月家務!”

“就這麼說定了!”

“要是你那假洋鬼子技術不如我們的土辦法好使呢?”

“我包兩個月家務!”

洪禾禾和大周吵完架,又有點兒底氣不足,把梔梔拉到一旁去,“梔梔,為了讓我一個月不乾家務,你可以一定要爭氣啊!”

梔梔啼笑皆非,“可我也不知道那批速乾衣的到底好不好使啊!”

——梔梔是鑽研農學的,她爸彆逢君是鑽研物理學的,侄兒彆峰峰是航天航空科技大學的……

前段時間門彆峰峰給祖父彆逢君寫信,告知他的一個同校師兄研究的是航天科技的副產品——速乾衣料,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期了,所以需要實驗者的實際使用數據。

他們需要參預實驗的使用者,穿著這些速乾衣服處於各種極端環境裡:極寒、極熱、極乾燥、極濕潤……還需要使用者記錄天氣、溫度、濕度,甚至是使用者的體溫,使用條件等等一係列的數據。

彆逢君窩在大西北,倒是符合“極乾燥”這個條件,所以他留了一批速乾衣服,交給地麵操作人員去穿,同時幫彆峰峰記錄數據,然後彆逢君又向彆峰峰推薦了梔梔,說峰峰啊你可以交給你五姑一部分,她在海島那兒,很適合你做“極濕潤”環境的數據記錄。

就這樣,彆峰峰和梔梔聯係上,說明此事。

梔梔欣然應允。

所以這一次,她拿到了彆峰峰寄來的大量速乾衣褲,同時收到了需要填寫數據的科研日誌,一塊兒帶了來。

於是,梔梔和洪禾禾去翻找行李,將速乾衣褲全都翻了出來。

速乾衣褲共有百餘套,分為緊身款的長袖長褲、寬鬆款的長袖長褲、緊身款的短袖短褲、寬鬆款的短袖短褲等等……

科研日誌上明確寫:

參與實驗的一批需要多少人,一號實驗者應該穿哪個型號的衣服,二號、三號、四號實驗者應該穿哪個型號的衣服,

實驗者從事什麼工作,一套實驗服應該穿多久,如何使用試劑來測試衣料的濕度,如何記錄數據等等……

正好黎恕船上就有來接班的六名戰士,以及即將撤退的六名戰士。

梔梔將兩個正班長、兩個副班長都叫了過來,拿著衣裳和科研日誌一點一點地講解給他們聽,還要他們記筆記。

其實這些戰士全都是南陵岸防部隊的戰士,幾乎全員都輪換過,來北鯤、南鵬島上駐守過。他們接觸過不少的科學實驗,知道幫梔梔這些科學家們做實驗,隻要認真把她們要求的數據一一記下來就好。

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好處。

比如說,梔梔在南鵬和北鯤全都建有實驗倉,她的項目就叫做“淡化海水灌溉農作物”,梔梔會在實驗倉裡用最省水、最大麵積種植出瓜果蔬菜……除去她特彆指定的部分苗芽不允許食用之外,其他的瓜果蔬菜全都用來改善他們的生活了!

現在,她又為他們爭取到了這個“速乾”衣……

雖然不知道速乾衣有什麼用,但從字麵意思理解,就是衣褲乾得的很迅速?

這倒是好事兒。

幾位班長認真的拿出小本本做筆記。

一時間門,大家混忙個不停。

有圍著梔梔聽講、做筆記的;有跟著黎恕去搭“烘乾屋”的;有專門負責卸貨卸物資的;孩子們人來瘋,在甲板上嘭嘭嘭跑過來又跑過去;棠娘、傅明宇和幾位叔叔閒不住,搖了小船兒出去叉魚的……

大家一直從上午十點多,一直混忙到傍晚天快黑時,才基本忙完了手頭事。

黎恕他們已經把簡易腳架搭好,巨型木箱架上去,還把炭盆放了進去,又讓大兵們把他們的濕衣重新洗了洗,晾在木箱裡的鐵絲上……

接下來,他讓大周進去生了一盆炭火,又將十來個裝了粗鹽粒的布包也放在炭盆旁近距離地烤著,最後關上了木箱的門。

忙完這一切,叔叔們已經做好了晚飯。

由於大家為了抓緊時間門忙工作,午飯吃的全都是壓縮餅乾就涼白開。

晚飯就相對比較豐盛些:兩桶大米飯,外加一大鍋的燉魚,以及一盆子炒醃菜。

用飯盒盛上米飯,再澆一勺熱魚湯,挾點兒炒醃菜……

海魚大多隻有一根主刺,外加肉質鮮嫩,稍微燉上十來分鐘魚肉就爛了,融入湯水裡,使喚湯汁變成了濃稠的乳白色,味道鮮美而又醇厚。

浸著湯水的米飯變得柔軟、飽滿,每一粒米飯都吸足了湯汁的鮮美,再拌上一勺炒醃菜,梔梔隻覺得美味無比。

洪禾禾端著飯盒小小聲問梔梔,“梔梔啊,你那批速乾衣啥時候能出第一批數據?”

“一個月,整三十天。”梔梔笑眯眯地答道。

洪禾禾驚呼了一聲,“三十天!”

梔梔笑道:“不過,小楊他們明天開始試穿,可以先問問他們的個人感受,看看究竟是穿速乾衣好呢,還是使用‘烤箱’來烘乾衣裳好。”

胖叔叔在一旁說道:“肯定是烘乾衣裳好啦!”

洪禾禾怕輸,不服氣地說道:“胖叔你都不知道速乾衣是啥!”

“那什麼料子的布都不如乾乾爽爽的純棉衣服舒服嘛!”胖叔叔怡然自得地說道。

洪禾禾一時語塞,轉頭狠狠瞪了大周一眼。

大周站在妻子身邊,賤兮兮地笑。

氣得洪禾禾拿著筷子就戳過去,二話不說直接搶走大周碗裡的一塊魚肉……

“你個女土匪!”大周嗷嗷叫了兩聲,護著飯碗就跑了。

然後胖叔又慢悠悠地說道:“但是咧,人不能存在固化思維嘛!要勇於接受新事物……勇於探索,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價值嘛!”

洪禾禾呆住,“胖叔你說話彆喘那麼大口氣好嗎?”

梔梔也十分動容,“胖叔你可以啊,就你這思想覺悟……就你這文化水平,那可比大周強多了!”

胖叔歎氣,“嗐,沒救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能得從今年算起……”

大周又捧著碗飛快地跑了回來,“胖叔我和你說,你彆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內涵我!”

眾人全都笑了。

大夥兒一邊吃飯一邊說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月上中天。

洗完碗收拾完,眾人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好幾個戰士都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強忍痛苦的表情。

與此同時,他們還不住地用手捶打自己的膝蓋、腳踝等部位。

一看就知道他們的風濕病又犯了。

對於這個,梔梔是真沒啥好的辦法,隻能憂心忡忡地看著他們。

棠娘倒是教他們認了幾個穴位,告訴他們疼痛的時候就按揉穴位……這手法不能根治病痛,但能緩解疼痛。

大兵們紛紛學著按壓穴道,好幾個人都說確實有用,但也有人說沒用……

黎恕和大周沒吭聲,兩人打著手電筒從大船上爬下,踩著充當浮橋作用的小船,靠近了那個下午才組建好的“大烤箱”。

接下來,他倆先將木箱的門略微打開,然後一人打著手電筒照明,另一人拿著裝了鉤子的長竹篙,將之前置放在炭盆旁邊的十幾個鹽包全都鉤了出來……

由於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太高,正在燃燒著的木炭也吸收了不少的水份,所以大木箱裡有煙。煙霧繚繞的,也不大看得清裡頭的情況。

黎恕和大周費了好大的勁兒,好不容易才把滾燙的鹽包給鉤了出來。

他們趕緊回到了大船上,把那些鹽包交給幾個臉色慘白的戰士。

年輕的戰士們如獲至寶,連忙將鹽包熱敷在膝蓋等疼痛部位。

很快,他們便露出享受的表情。

不消說,雖然隻是以物理保暖的方式暫時緩解了他們的痛苦,但也總比硬扛要強。

現場凝重的氣氛終於再次變得歡快了起來。

梔梔也笑了。

第563章

這天晚上,梔梔和黎恕歇在船上的艙房裡。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梔梔就起來了。

她站在甲板上,看著太陽一點一點從天際處爬升,先是染紅了一片天空,然後染紅幽藍的海水……最後自水麵一躍而出,成為紅彤彤的一顆鹹蛋黃。大約半小時以後,天色大亮,太陽也變得耀眼燦爛。

近年來,梔梔愈發忙碌。

她已經是博導了,手頭的幾個科研項目事情很瑣碎,有海量的難題需要攻關,同時她還帶了六個學生……

她還要從忙碌的時間裡抽出一部分精力,來考慮雙島事務、應對昔日夥伴們遇上的種種問題。

與此同時,她還要抽時間來顧一顧雙方家裡的老人、兄弟姐妹、親戚……

最後,她還有丈夫、有孩子……

她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欣賞過日出了。

海上的日出,是一場躲在風平浪靜之下活力四射的表演。

壯闊而又大氣。

梔梔深呼吸。

撲麵而來的柔風帶來了屬於海洋的微腥,近處細碎的波浪將金色的陽光揉碎。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呢!

身上突然一暖。

梔梔回頭,看到了黎恕。

而她的肩頭多了一件他的外套。

外套上還殘留著他的體溫。

“怎麼不多睡一會兒?”黎恕問道。

梔梔攏了攏衣裳,笑道:“醒了就睡不著了。”

“日出好看嗎?”他又問。

她點頭,“很好看。”

他將她擁在懷裡,兩人麵朝太陽,靜靜地站立了一會兒。

船上的其他人也三三兩兩地起來了,開始相互打招呼,各就各位的乾自己的活計。

——黎恕他們今天要離開,前往北鯤島去。但是梔梔帶有科研任務,她必須要在南鵬這兒呆上兩三天,一是要核對她自己的項目的數據,一是要幫著彆峰峰先把數據庫建起來、操作流程規範化……

所以今天,夫妻倆就要分開了。

得等到梔梔把這邊的工作理順了,才能趕到北鯤島去。

以前梔梔來這兒處理工作的時候也這樣,但黎恕格外格外珍惜兩人能在一起的日子,所以他總會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後,再搖著小船兒過來……

反正兩地也不遠,相距二十公裡左右,劃船也就半小時不到。

這次也一樣。

吃過簡單的早飯,兩艘大船一前一後的離開。

留下來的,是原來駐守在此的一個班的大兵,以及過來接替的一個班的大兵。兩個班的人需要在這兒交接幾天。

梔梔首先問了一下已經穿上速乾衣褲的大兵們,感覺怎麼樣。

大兵們回答:

“料子舒服死了!又軟又薄!”

“就是太薄了像沒穿一樣……”

“寬鬆的還可以,這緊身的穿著好難為情!”

“這料子滑溜溜的……我還是喜歡土棉布的,實在。”

“我覺得這個比土棉布的強,它輕,穿在身上和沒穿似的!”

……

梔梔笑了,然後盯著班長按照對應的服裝分類來填寫日誌,然後又檢查了一遍,指出了幾個不清晰的數據,守著班長改了……

接下來,梔梔和大兵們各司其職。

大兵們要潛海作業,梔梔則去查看她的實驗倉。

實驗倉裡的植物生長情況,比梔梔想像中要更好一些。

這就是一間十幾平方米大的獨立小木屋,四麵牆壁與地麵全都是木製的,屋頂是可以開關的玻璃窗。

陽光透過玻璃灑滿小屋,為實驗倉提供最最最優質的光照條件,四方形的屋頂,在四個角處插了四麵小旗,小旗的作用是用來分辨風向與風勢的。

當風向為和緩的南向時,就可以把四麵木板牆上方的窗戶微微打開,以便換氣。

看著這會兒風向、風力大小挺合適的,梔梔過去打開了窗戶。

密閉著的空間原本帶著點兒土腥氣、化肥味兒、以及濃鬱植物清香……由於密閉的溫度較高,顯得有些悶熱。

窗戶打開以後,很快就變得清朗。

梔梔這才進入了實驗倉。

實驗倉裡一共放著四個梯形木架,每一層木架上都全擺放著裝滿泥土的陶盆,陶盆裡的蔬菜瓜果生長得鬱鬱蔥蔥……

在這四個木架裡,有一個木架上放著的全是梔梔的實驗植物。另外三個木架上種的全是給駐地官兵們吃的,再就是在捱著牆擺放的一溜木架上的陶盆裡,也種滿了給駐地官兵吃的瓜果蔬菜。

梔梔首當其衝地先觀察了一下自己的實驗植物。

光是憑目測,她就對這些植物感到十分滿意。

再看看其他的瓜果蔬菜?

隻郵枝小葉少果實巨大還掛滿了枝的番茄,因為果實過大、自身枝條已經無法支撐,所以戰士們還細心用細竹子在土壤旁搭了個簡易三角架,小心地撐起了拳頭般大小的果實。

情況和番茄差不多的紫皮茄子……

還有長得茂密茁壯的雞毛菜和韭菜,肥胖得連陶盆都裝不下的大白菜,因為過於肥壯甚至從陶盆裡“站起來”的白蘿卜……

這也長得太愛人了吧!

梔梔忍不住笑了。

果然,綠色植物就是很容易調節人的情緒。

梔梔先是仔細觀察了一下實驗倉裡的植物的情況,然後去翻看科研日誌,同時謄抄數據。

不知不覺就忙了一上午。

戰士小楊拎著個菜籃子跑過來,“彆教授,咱們要做午飯,你想吃什麼菜?”

梔梔笑了笑,“我都可以,按你們平時的習慣來!對了,要不要我來幫忙做飯?”

“不用不用,您忙您的,我們很快就準備好!”說著,小楊進入實驗倉,熟練地走到一溜大白菜前,在每顆大白菜上扒下最外頭的兩三片葉子,這就有了二十來片菜葉。

接下來,他又小心翼翼地摘了三四個大番茄,又割了一小把香蔥,這才笑眯眯地離開了。

梔梔繼續工作。

過了一會兒,隔壁的大兵們應該是全都回來了,開始變得熱鬨。

“彆教授!彆教授過來吃飯啦!”小楊大聲叫道。

梔梔應了一聲,匆匆收拾好日記、筆記本和文具,起身關好門窗,去了隔壁的屋子。

海上條件差,一共隻有四間屋子。

以前枯水期的時候,礁石露出水麵的麵積大,他們石塊和木頭在礁石建了些平台,使崎嶇的地麵變得平緩,可供散散步、走動走動。

現在是盛水期,80%的礁石沉入水底,露出水麵的最平緩的一塊地,正好供大家搬個小板凳圍坐著吃飯。

梔梔趕過去吃飯,發現今天的菜式還特彆豐盛。

——黎恕他們每次過來運送物資,食物大多是袋裝大米、麵粉、掛麵等。菜肴一般是乾香菇、乾木耳、乾海帶、乾粉絲等乾貨。外加不易腐壞的各種肉類罐頭、臘肉、臘腸、板鴨、魚乾、鹹蛋、醃菜等等。

戰士們想要改善夥食,就得自己想辦法弄點兒海魚什麼的。

不過,戰士們的捕魚技術顯然不如正義島的叔叔們,他們想吃上新鮮的海魚,唯一的辦法就是釣魚。

有時能釣到,有時也釣不上。

但昨天棠娘和叔叔們在,他們打了不少魚回來,同時還捉了不少活魚,放在戰士們的宿舍吊腳樓下的箱式魚網裡養著。

箱式魚網是用沒有底的破木箱製作的,底部安裝著麻繩結成的網,三四十條二三斤重的各種魚擠在裡頭……

這麼多魚,就算這十來個大兵一天三頓的吃,也足夠他們吃上四五天的。

所以今天的夥食特彆好。

——紅燒香菇魚塊,粉絲蒸大白菜葉子,魚頭燉香菇湯,主食是管夠的大米飯。小桌上還擺了個大盤子,盤子上堆滿了切成塊的生番茄。

班長小楊說道:“今天飯菜管夠,但是這生番茄塊比較珍貴,大家每人隻能拿一塊哈!”

一塊番茄,也就是四分之一隻。

大家齊齊應喏,開始坐在板凳上吃飯。

今天最最最受歡迎的菜式,當屬大白菜了。

想想也對,尤其是已經在這兒駐守了兩個月的小李他們那個班,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呆了那麼長的時間,一天三頓都是吃醃製食品……當然實驗倉裡的大部分瓜果蔬菜就是為他們種的。

但想來,他們可能平時也舍不得吃,畢竟這裡不是陸地麼!

梔梔克製住,她沒去吃大白菜,隻是在米飯上澆了香甜的魚湯,扒飯吃。

小楊說道:“彆教授你吃菜啊!”

梔梔笑了笑,“我這不正在吃麼……這魚湯真鮮!”

本來小楊有心勸她吃點大白菜的,但考慮到就彆教授一個女的,又不知道她是不是就喜歡喝魚湯啊……

所以他略勸了幾句,沒再勸。

倒是小李和梔梔聊了起來,“彆教授,咱們能多建幾個實驗倉嗎?多種菜,咱們就能多吃菜……”

他就是已經帶著一個班的兵在這兒駐守了兩個多月的班長,這日子過得實在是苦哈哈的。

梔梔問道:“你們平時吃新鮮蔬菜的頻率是怎麼樣的?”

“一天吃一頓,可就這樣,那也不敢敞開肚皮吃,就像今天這粉絲蒸大白菜一樣,最多一個菜也隻能放一半兒的份量。”小李說道。

大兵們全都嘰嘰呱呱地說了起來:

“彆教授你是不知道,有一次吃燜豆角,就是那長豆角,掰成段以後燜熟了,我們吃的時候是數著吃的,一人分了六根……本來以前我不愛吃豆角的,總覺得腥,可現在想起來燜豆角的那鮮味兒啊……你現在給我十斤我都吃得完!”

“彆教授你知道不,最虧就是吃茄子了!你瞅著那茄子大吧,咱們一個班六個人,掰兩個大茄子……看著大,炒出來就縮了水,一人就夠一筷子的!一口吞下去還沒品出什麼味兒來就沒了……”

“還是韭菜好吃!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長得也快,有一次我們還用韭菜和新鮮魚肉做餡,弄了燒餅吃,我的天……那是我吃過最最最好吃的韭菜餡餅了!可就是這長了幾茬以後的韭菜,總感覺沒有以前那麼香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了起來,氣氛相當熱烈。

最後,大家齊聲問梔梔,“彆教授,咱們多整幾個實驗倉吧!種出來的菜肴可以當我們的夥食福利,平時就多看一眼,也覺得特彆幸福……”

看著這些隻有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梔梔很心疼。

她太了解二十出頭的黎恕,飯量有多大了。

老實講,現在都已經是八十年代後期了,可這些駐守在惡劣環境之下的大兵們,他們善良、善解人意,理解任務的艱辛,不顧一切堅守在這兒,按質按量完成枯燥的任務,卻連新鮮蔬菜都舍不得多吃……

梔梔柔聲說道:“但你們的本職工作還是種島啊……不是種菜,種島的事兒已經讓你們的有了很大的負擔,再加上種菜實驗倉……”

眾大兵都急了,紛紛說道:

“彆教授我們可以的!我們顧得過來!”

“是啊這些活計是可以熟能生巧的,對我們來說不是負擔,真不是!”

“我們還可以多種更多的菜……”

“要麼再加一個實驗倉……哦不,是種菜倉,要麼就把現有的實驗倉再加大一點……”

“彆教授我們也想頓頓吃新鮮菜呀!”

梔梔想了想,對大兵們說道:“這樣吧,晚上黎恕會來,咱們可以先問問他的意見,看看這基地要怎麼改,怎麼種菜。”

頓了一頓,她又解釋道:“我在這兒建設的實驗倉裡,種籽、化肥、各種營養試劑都是公家掏錢,當然也允許有合理的溢用,但不能超過一個度……不然就是在占公家的便宜了。”

“但植物的生長需要的就是土壤、淡水、陽光和空氣,這幾樣咱們都不缺,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自己要想辦法種……”

大兵們全都高興壞了,齊聲歡呼了起來,

“噢噢噢!我們要自己種菜啦!”

“小黃瓜!小辣椒!小豌豆、小南瓜!”

“再點兒紫蘇啊!用緊蘇來煎魚,噴香!”

“我想實驗蔬菜自由!蔬菜管夠!”

……

看著這些年輕人臉上單純、張揚又活潑的表情,梔梔失笑。

——果然在所有種花人的皮囊之下,都擁有一副共同的種菜魂!

吃過午飯,其他的戰士們回他們的大通鋪歇午覺去了。

梔梔也回到她的“宿舍”去休息。

——她是女性,當然不好和十來個大小夥子擠大通鋪。

所以她每次過來都是睡在小船上。

南鵬基地有兩艘備用的小船。

其中一個充作給臨時來訪的人員睡的“客船”,小船本來就帶著蓬,再把兩頭的布簾子放下來,就是很私密的空間了。

但不好的地方就是這小船是飄在海麵上的,風平浪靜的時候還好,會有些微的搖晃感,要是浪大……睡覺的時候必須要用繩子把人捆住。

梔梔先是踩著木梯走上大兵們的宿舍樓,再從另外一側木梯處小心翼翼地下去,跳上了小船。

今天一大早,黎恕就已經收拾過這小船兒了,裡裡外外給打掃得乾乾淨淨,鋪蓋也墊上了,梔梔的私人物品也全都置放得整整齊齊。

梔梔又盯著被疊成了豆腐塊的整齊鋪蓋看了一會兒。

她忍不住笑了。

嫁給軍人最大的好處,大約就是特彆特彆會做家務了吧?而且黎恕在乾家務活的時候,還有很明顯的強迫症。

被子全被疊成豆腐塊,這根本不管啥。

家裡的碗筷盤子湯缽什麼的,必須按規格來,小碗、大碗統一;小盤、大盤統一;小湯缽、大湯缽也統一……

甚至連餐具上的花色兒也必須統一!

筷子也必統一,半年一換。喝水的杯子也必須統一,隻是顏色不同……

家裡有孩子?容易摔碗摔盤子摔杯子?

那沒問題呀,餐具直接買上三四套,平時收起來,打破一個補一個……

就連廚房裡梔梔用來裝乾淨碗的籃子,裡頭放的碗也必須按黎恕的習慣,小碗摞一塊兒、大碗摞一塊兒……甚至連擺放順序也必須是從左到右、從大到小、從高到矮!

隻要有一個碗放錯了方向、或者擺歪了一點兒,那他就一整天都渾身不舒服,非要糾正過來不可。

想起黎恕,又看了看被他整齊放在一旁的、用來裝她私人物品的小藤箱;以及已經被他晾在篷牆上的兩塊毛巾——粉紅色那塊是她的洗臉巾、天藍色那塊是他的洗臉巾……

梔梔忍不住笑了。

她打開小藤箱。

梔梔是個愛美之人,所以隨身帶的東西特彆零碎。有她自己製作的潔麵膏、洗發膏,還有她自己做的天然麵膜泥……

不過,梔梔從裡頭找出了她的小座鐘,調整到下午三點半鬨響,然後才找出了睡衣睡褲。她換上睡衣,拿了洗臉巾和她自製的潔麵膏,掀了簾子去船頭那兒找淡水。

淡水也是黎恕一早為她打滿的。

南鵬島是有淡水的,但淡水的出處在海底。

多年前黎恕就已經想辦法在海底裝了引水管,利用虹吸原理將海底的淡水引到了礁石上。再在水源處安裝了鋼索輪滑,專門用來打水。

盛水期的時候,壓力足夠,被引到礁石上的淡水相對淡口些,但跟內陸的淡水相比,其實還是含有少許鹽分的……

枯水期的淡水鹽分含量大,人不能直接喝,要動用過濾儀器。

現在是盛水期,所以黎恕裝滿了淡水的大木桶的一旁,又放了三隻小一些的木桶,每隻木桶上都放了厚厚幾層白紗布。

這是最簡單的過濾。

而黎恕這麼做,隻是因為梔梔的愛美之心——如果使用鹽分含量過高的水來洗澡洗臉,長此以往會讓皮膚變得粗糙。

梔梔掀開覆蓋在小木桶上的白紗布,舀了一勺過濾後的淡水,打濕了毛巾洗了一把臉,用自己自製的潔麵膏仔細地洗了臉,再洗儘殘留、擦了擦頸脖,這才又回到了“宿舍”裡頭……

她往臉上敷了一張自製的麵膜,這才打開鋪蓋歇午覺。

在南鵬島、北鯤島的作息方式,也和在雙島不一樣。

雙島上的工作、休息等作息時間和內陸一致,早八點工作到午十二點,兩點半工作到下午六點……

在南鵬和北鯤呢,因為日出太早,光照過於猛烈,下午又實在太熱,所以作息時間是從早六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四點到傍晚七點。

正因為午休時間長,梔梔歇午覺的架勢才大,要換衣、要洗漱,就是為了能好好睡一覺。

也正像梔梔所希望的那樣,今天風平浪靜,小船兒搖晃的幅度不大,她舒舒服服睡在船艙裡,感受著船兒的起起伏伏,很快就睡著了。

一直到她定的鬨鐘響了,這才一巴掌拍啞了鬨鐘,迷迷糊糊坐起身……

午覺睡得太香,導致她有點兒醒不過來。

花了點兒時間收拾自己,梔梔收拾好鋪蓋,這才撩起了簾子,又扶著樓梯重新上了大兵們的宿舍,再借道去了實驗倉。

下午是大兵們的鍛煉和訓練時間。

梔梔則帶著一頂太陽帽,坐在實驗室裡繼續整理數據。

海島的奇特之處就在於,早上四五點左右開始天亮,傍晚八點了,太陽還半落不落地掛在天際……

八點多,大兵他們搞好了飯菜,大聲喊梔梔去吃飯。

梔梔收拾好東西,把實驗倉收拾妥當,關門閉戶……然後站在實驗倉門口的淺淺走廊上,眺望遠處。

——黎恕應該會趕過來。

並且按照她對他的了解,他會珍惜和她一塊兒吃晚飯的機會。

所以……

梔梔駐足看向北鯤島的方向。

果然,三五分鐘過後,遠處出現了一個小黑點兒。

“彆教授!彆教授快過來吃飯了!”小楊叫嚷道。

梔梔笑了笑,轉身朝著岸上走去。

她告訴小楊,“黎恕快到了,我等等他,你們先吃。”

小楊吃了一驚,“那,給首長勻一份飯菜出來?”這裡的物資全都靠從內陸運來,所以大家全都卡著花用,有多少人吃飯就做多少飯,把握得很嚴格,絕不允許有任何一丁點的食物浪費。

“不用不用,他那性子啊肯定會自己帶吃的來。”梔梔笑眯眯地說道,“你們不用管他……”

話雖如此,但大家還是克製了一下。

大約過了十來分鐘……果然,黎恕搖著小船兒趕了過來。

靠了岸,他身形利落地上了岸,然後喊小楊他們過去接應。

果然就如同梔梔所猜想的那樣,黎恕帶了不少好東西來!

饒是大兵們已經輪換駐守海島許久,早就已經見多識廣,可這會兒看到了黎恕船上帶來的東西,他們忍不住目瞪口呆。

這……

這也太誇張了吧?

眾人齊齊倒抽一口涼氣。

第564章

黎恕帶來了什麼好東西呢?

——整整一籮筐的活蹦亂跳的藍腳花龍和大螃蟹!還有滿滿一籮筐的各種石斑、青斑、烏衣等肉質特彆鮮嫩的大海魚,以及,黎恕喜歡吃的墨魚也有好幾條!

小楊小李激動壞了,叫嚷道:“首長,我們這還有好多魚沒吃完呢,怎麼又拿來了啊?”

黎恕笑道:“這些全都是正義島的叔叔們閒著沒事兒抓的……今天明天你們先吃這些,畢竟是被他們用魚叉叉上來的,我看有些魚都已經不行了……至於養在箱網裡的那些,讓再繼續養著吧,你們以後再吃!”

梔梔看著肥美鮮海活的大龍蝦,真舔嘴唇。

想也知道,這些大龍蝦肯定是棠娘和叔叔他們為了她特意去捉的!

黎恕看了梔梔一眼,笑著對大家說道:“還有這些龍蝦可不經放,大家今天就吃了吧!另外,這墨魚適合燒烤,我還帶了些木炭過來,咱們烤著吃!”

大兵們頓時歡呼了起來。

梔梔也眉開眼笑。

當下,戰士們放下了碗筷,生炭火的生炭火,殺魚的殺魚,調燒烤醬汁的去調醬汁……

趁天還沒完全黑下來,梔梔趕緊拿了個勺子,蹲在黎恕身邊,他掰一個龍蝦頭、她就抓緊時間處理蝦膏……

最後她數了數,藍腳花龍一共是三十一隻!

棠娘她們這是端了龍蝦窩嗎?

黎恕給大家分配了一下,兩個班的士兵就是十二人,再加上他和梔梔,所以三十一隻龍蝦,每人一隻龍蝦刺身、一隻烤龍蝦,多出來三隻全都給梔梔。

另外呢,再每人半條烤魚。

然後再烤幾條墨魚。

就算小楊小李他們沒準備黎恕的晚飯,那也足夠黎恕吃的了。

很快,炭火生了起來,食材也準備好了,大家圍著篝火而坐,開始烤起了龍蝦烤魚。

梔梔吃上了鮮嫩甜美的龍蝦刺身。

她一個人擁有五隻大龍蝦!

這也太壕了吧!

梔梔偏愛龍蝦刺身,仗著食材多,吃得也豪橫。

第一隻藍腳花龍,連片肉的功夫也省去,直接擦擦鹽磚、再刮點兒辣根末末,塞嘴裡就大口嚼!

被洗得乾乾淨淨、呈半透明狀、鮮嫩軟滑的龍蝦肉入口冰涼甜嫩,富含彈性,淡淡的鹽味混著清爽微辣的辣根末……完美的為龍蝦肉提鮮百倍!

梔梔直接吃掉了一整隻龍蝦刺身後,舒服的歎了一口氣。

這才開始吃起了第二隻藍腳花龍。

這一次,她拿著黎恕的匕首慢慢地片,片成薄薄的,優雅斯文的吃。也因為龍蝦肉被片得薄薄的,鹽末與辣根末撒得更均勻一些,肉質會失去Q彈的嚼頭,但也更入味。

一口氣吃完了兩隻龍蝦,黎恕不允許她再吃了,“畢竟是生冷,吃太多就怕對腸胃不好。我給你烤了兩隻,一會兒吃熟的。”

梔梔斤斤計較,“我一個人不是有五隻嗎?兩隻刺身、兩隻烤的,還有一隻呢?”

黎恕失笑,“就這麼喜歡吃?”

梔梔認真點頭。

黎恕笑了笑,指了指炭火旁邊放著的一個超大搪瓷杯——那個搪瓷杯裡放著水、一小撮大米和被切碎的龍蝦肉,還有些龍蝦膏。

這樣煮出來的米粥,不可能很綿軟,說白了,煮出來的米粥也是顆粒分明的。但梔梔飯量本來就不大,一口氣能吃下四隻大龍蝦肉……他不信她還能吃得下米粥,估計最多也就隻能喝點兒粥水。

所以這個搪瓷裡的粥水,煮沸之後泡上一整夜,明早再重新煮一下,就得到了一大杯綿爛鮮甜的龍蝦粥,正好給梔梔當早飯。

梔梔吃掉兩隻龍蝦刺身以後,又吃了一整隻蒜蓉烤龍蝦……被烤熟的龍蝦肉又和刺身是完全兩種味道。

龍蝦刺身鮮甜軟嫩,自帶一股清香;烤熟的龍蝦肉質緊實,天生帶著一股奶香。

明明佐料就是很簡單的醬油蒜蓉末,但吃在嘴裡就是香!

梔梔吃完以後,又接過了黎恕遞過來的另外一隻烤龍蝦……

她有些遲疑。

吃不下了……

黎恕看著她笑,“能吃多少吃多少,剩下的給我。”

梔梔便又吃了幾口。

好吃歸好吃,但她是真的吃不下。

於是把剩下四分之三的龍蝦肉遞給黎恕。

正好這時,黎恕烤的海魚和墨魚也熟了,他自然而然地拿過來投喂她。

梔梔用匕首切下一小塊被烤得金黃微焦的魚肉,與一小塊墨肉魚,蘸著醬汁吃。

被烤防熟的海魚肉外酥內嫩,其實不用蘸醬,直接吃也能吃出淡淡的鹹味兒,再加上肉嫩多汁,和緊實Q彈的烤龍蝦肉完全不一樣。

梔梔又追加了幾口烤海魚肉,這才吃了一口墨魚肉。

墨魚肉的口感與龍蝦、海魚又完全不一樣,它烤熟以後是脆生生的,介乎於脆骨與豬油渣之間。所以烤墨魚就不能再放彆的佐料,直接灑點兒鹽末就吃,才是最美味的原始味道。

黎恕非常喜歡吃這個,低脂高蛋白還特彆好吃。

依著他的飯量,敞開肚皮吃的話……他一個人能乾掉整一隻去頭去尾去骨架還有七八斤重的烤大石斑,以及兩條烤墨魚。

梔梔是吃飽了。

很飽很飽。

連龍蝦粥的粥水也咽不下去……

於是她把原屬於她的那份、已經冷掉的飯菜,連著錫飯盒一塊兒放在炭火旁烤熱了,這才遞給黎恕,示意他吃掉。

黎恕二話不說,接過來兩口三口吃掉了米飯和菜,然後繼續吃烤墨魚。

其他的大兵們也沒閒著,圍著篝火大吃特吃,還興奮得聊起天來:

“要我說呢,其實咱們在這兒的日子過得也挺好!你們看哈,隨便換一個地方輪崗,哪有這福氣天天吃海鮮!”

“對!還大龍蝦呢!內陸地方好多人一輩子沒見過海……我和我們家的人就是!如果不是我來南陵當兵,如果不是上這兒來輪崗,我做夢也想不到能一個人乾掉兩隻大龍蝦啊!”

“確實好,就是平時吃不上菜,這一點也太難受了!”

“但不管怎麼說啊,以後咱們退伍了、回老家了,可以告訴家裡人‘以前我們當兵的時候窮得連青菜都吃不上頓頓都吃魚,吃到飽’哈哈哈……”

“龍蝦確實很難得,可這一條十幾斤重的大石斑也很難得的……這麼大一條魚,肉一點兒也不柴,嫩得很……”

既然話題都扯到了“吃不上青菜”上,大家便又七嘴八舌地問黎恕,

“報告首長,能不能……再給我們弄幾個彆教授的實驗倉那樣的東西啊?我們想多種點兒菜,自己種!彆教授說,化肥和營養液不能提供給我們,但是蔬菜種籽、還有培育方法她可以教我們……”

聞言,黎恕看向了梔梔。

梔梔朝他抿嘴一笑。

黎恕便明白了她的意見——她是讚成的。

黎恕又怎麼會反對呢?

眼前這些被曬得黝黑、精瘦的年輕人全都是他親手帶出來的兵,個個都是他的心頭肉啊!這裡的環境這麼惡劣,他當然也在想方設法改善他們的生存條件。

“當然可以了!”黎恕說道,“不過呢,咱們必須想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出來……要低成本,同時也不能耽誤你們的正常工作和操練!”

大兵們頓時興奮了:

“首長,你就幫我們把菜園子建立起來吧,我們保證肯定會把菜園子打理好,也保證肯定不耽誤我們工作和訓練的!”

“是啊首長,我們很勤快,不會因為菜園子而誤事兒的!”

“首長首長,我們種點西瓜好不好?西瓜超級解渴!”

“還是種梨子吧!梨子也解渴!”

“要我說,還是種葡萄好,葡萄甜、曬乾了就是葡萄乾……”

……

梔梔忍不住說道:“不如直接種條大石斑吧,以後就能結出好多好多的石斑魚出來,要不種點和龍蝦也挺好……”

大夥全都大笑了起來。

梔梔和黎恕也笑了。

黎恕又問小李那個班的大兵們,這兩個月來,在駐地的情況怎麼樣?有沒有人身體不舒服什麼的。

大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顯然是有話想說,但又不好意思開口。

黎恕鼓勵大家,“現在這兒沒有上級下級,我就是你們的大哥,彆教授就是你們的大嫂,當著哥哥嫂子的麵還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一個戰士大著膽子問道:“真的……什麼都能說啊?”

“什麼都能說!”黎恕揮了揮手。

戰士糾結了一會兒,小小聲說道:“彆的還好,就是……確實太寂寞了。白天有工作,忙起來也沒空多想。就是到了夜裡太孤單了,沒事兒乾……也不知道能乾些啥。浪費時間似的,心裡著急……”

眾人全都沉默了。

是,他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他們也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非常重要……但閒下來的時間,隻能與孤獨的大海與之相伴,日日夜夜,時時刻刻。

黎恕陷入沉思。

這兩個基地就是在他的組織下,一手建成。十餘年裡,他每年都有至少三四個月的時間與駐島的官兵同吃同住,當然知道這其中的艱辛與寂寞。

梔梔想了想,開了口,“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可以嘗試從幾個方麵來解決。”

“說來聽聽。”黎恕很感興趣。

——梔梔屬於半個局外人,她了解駐島生活,但因為並不是長期駐島,所以她又不是特彆了解。最重要的是,她向來理智清醒,考慮問題比較有大局觀。

梔梔說道:“首先是精神需求,咱們的戰士們很有上進心,覺得整一個晚上不學點兒什麼,似乎就荒廢了人生,能擁有這樣的危機感,我覺得非常好!所以咱們是不是應該安排上一些教育方麵的課程?”

“其次是娛樂需求,勞動人民也需要張馳有度的生活,白天努力工作過,晚上開展一些娛樂活動,這在情理之中。但是娛樂活動一定要健康,比如說賭博這種就很不合適了了……”

大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小楊問道:“彆教授,你能給詳細說說嗎?”

梔梔便笑道:“那我可就說了哈!不過呢我就這麼隨便說說,你們聽聽說好,能啟發你們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畢竟我也不是特彆了解你們現在的條件……”

說著,梔梔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一周有七天,一個班有六個戰士,可以在每天晚上安排兩個節目,一是組織大家學習,一是組織大家遊戲,各由兩個戰士來當負責人、或者也叫主持人……空下來的一天就休息,啥也不乾。

小楊猶猶豫豫地問道:“彆教授,你說的這個確實不錯……但是,咱們具體學什麼,玩什麼呢?”

梔梔笑道:“我就是搞教育的,所以你們彆嫌我囉嗦,我老家的侄兒侄女們也和你們差不多大,我也會常常勸他們多讀書……知識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

“拿文憑的那種讀書嗎?”之前提問的那個戰士問道。

梔梔認真點頭,“你們也隻是服三年兵役,現在已經過去一年了吧?確實你們的訓練很辛苦,也能夠在部隊裡學到很多的技術和知識……雖說你們退伍後,軍管部分會替你們分配工作,但如果既是退伍軍人,也擁有學曆……對你們個人而言,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小楊問道:“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拿到文憑啊?”

“當然是在大學文憑了!”梔梔說道。

大兵們全都傻了眼,“大、大學文憑???”

他們大多數都是初中學曆,少數幾個人隻上過小學,甚至還有連小學都隻上過一兩年的……

梔梔笑道:“隻要找對方法,文盲也可以上大學……雖然這麼說確實誇張了一點。”

大家反而來了興趣,“彆教授你再好好跟我們說說唄!”

梔梔說道:“現在國家大力推行普通教育,要不然也不會搞九年義務製教育了。但確實高考很難很難,不適合我們,但也有適合我們的其他的辦法啊,比較說,再教育……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函授和自考。”

“函授和自考呢,是不限學員的原本學曆的,你可以是小學生,也可以是大學生,甚至你從來都沒上過學……也可以。當然了,函授和自考的知識量,不比正兒八經的大學差,你原本是小學生水平,那你學起來當然就很難……”

“所以我們要選對專業,有些專業呢,沒有數學、英語這兩門……學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比如說法律專業和曆史專業……咱們報了名買回來教材就能自學,如果有不會的地方……”

說到這兒,梔梔停頓住。

大兵們全都認真地看著她——

梔梔笑道:“你們不是有電台嗎?不是可以收聽廣播嗎?每天晚上八點半到十點半,國家教育頻道有講學節目!你們有空的時候可以做一下記錄,記錄一下節目單,或者找時間試聽一下課程,看看能不能聽懂老師講的課,能聽懂那就最好了。”

然後她又指著黎恕對大家說道:“跟著電台學不懂的,這裡不還有一個現成的老師嗎?你們的大哥是博士學曆,指導大學公共學科……一點問題也沒有!”

大兵們陡然激動了起來,

“還有這樣的好事!”

“我當兵三年還有拿個大學學曆啊?!這……我是不是在做夢,快點掐醒我啊!”

“那我們今晚就開始聽唄!彆耽誤!能聽懂的話我馬上報名……”

“哎你們彆吵吵我還想再問問彆教授這是怎麼個報名法怎麼個考試法……”

“對啊安靜!安靜!”

接下來,梔梔便又詳細地替大兵解釋了一下函授和自考的規則。

大家都很認真的聽,越問就越覺合適:一是費用便宜,一是可以自由選擇先學什麼再學什麼,攢夠學分就能畢業,一是在時間上擁有著不可思議的靈活性……

黎恕坐在一旁,看著鮮活張揚的年輕大兵們,眉舒眼笑。

等到大家和梔梔討論得差不多了,一個戰士又怯生生地問道:“彆教授,那……娛樂節目是什麼呢?”

梔梔笑道:“這個麼,得問我們的文娛委員了。”

大兵們麵麵相覷,都不知道文娛委員是誰。

黎恕卻知道。

——梔梔說的是傅明宇這家夥。

傅明宇尤其擅長宣傳、文娛這一塊兒。以前呢,他憑一己之力,撐起了雙島的宣傳與文娛活動,搞了不少有獎比賽,還搞出不少玩法,分什麼月賽、季賽、打擂賽、守擂賽等等,最大程度上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但近來,他因為總追著棠娘兩地跑,已經卸任了雙島職務,去環保局掛職去了。

說是說在環保局掛職,但他對工作也挺認真負責,才調去一年不到,就給辦了兩樁汙染大案,直接奠定了他不可撼動的地位。

正好現在傅明宇就在北鯤島,明天讓他想辦法給兩邊駐島官兵安排文娛節目,肯定沒問題!

“我明天就帶他過來。”黎恕笑著對大兵們說道,“當然你們也可以提前想一想,你們自己最喜歡玩什麼遊戲,到時候讓他幫忙編排一下就行……”

頓了一頓,黎恕又解釋道:“他就是傅明宇。”

大兵們全都高興了起來。

這時,又有一個戰士小小聲說道:“首長,我們……可不可以養一條狗啊?”

黎恕愣了一下,問道:“養狗?”

戰士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也是聽人說的……就是以前有人半夜起來上廁所,睡迷糊了一開門也沒看清,直接踏空掉海裡了?雖然後來被戰友們給救了上來……我也特彆怕這一點,萬一淹死了可怎麼辦?要是能養條狗,至少在這一方麵狗比人警醒,還能幫著站站崗、放放哨什麼的。”

黎恕想了想,“沒問題啊!”

養條土狗也不是什麼難事兒,確實會費點兒糧食,但如果能因此改善駐島戰士們的閒暇生活條件也是很不錯的。

梔梔則問道:“那個半夜踏空了的同誌,後來怎麼樣了啊?”

黎恕答道:“他半夜掉下海,自己也迷迷糊糊……喊不出聲音來,等到戰友聽到動靜下去撈他的時候,他都被浪卷走了……費了不少勁兒才把人救上來,再趕緊送回南陵……因為在路上走了好幾天嘛,形成了肺部感染,反複住了一年多的院才治好,後來就給他換了崗,不再來駐島了。”

梔梔“啊”了一聲。

想了想,她對黎恕說道:“還是趕緊給南鵬和北鯤安上太陽能電池板吧,這裡的日照條件好,駐兵也少,負擔不大,解決了電力問題,整個基地到了晚上都是亮堂堂的,這種半夜踏空的情況就能緩解……”

說著,梔梔又看了一下戰士們現在住的草棚,又說道:“回頭我再發函給北工大問問。我記得在去年的科技表彰大會上,聽說他們正在做新型複合建築材料的項目,如果已經有成品出來了,那咱們趕緊聯係上他們……申請做試點,好把戰士們的宿舍也改善一下。”

黎恕連連點頭。

小楊好像明白了過來,“彆教授,那是不是……就跟你早上讓我們穿速乾衣,然後要寫心得寫科研日誌是一個道理?”

梔梔含笑點頭,“沒錯!”

她又解釋道:“新型複合建築材料的優點是它輕便堅固、容易安裝,咱們這裡的環境比較極端,還是很適合幫他們做使用測試的。”

小楊低下頭,掰著手指頭數,“我們現在吃的蔬菜,全靠彆教授的科研項目,以後我們還能種更多的蔬菜……我們住在這裡過於潮濕,衣裳洗了晾不乾,彆教授又幫我們找來了速乾衣的科研項目……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加像樣的房子住……還會安裝上太陽電池板,所以我們能用上電……”

小李接著往下數,“我們還能學習,拿到大學文憑,還能天天晚上做遊戲……”

一個戰士插嘴,說道:“我們還能養條狗!”

另外一個戰士又接了一嘴,“我們還天天有海鮮吃!”

眾人異口同聲地議論了起來,

“那這樣的生活也太爽了吧!”

“真是想想都帶勁兒啊!”

“那我也不覺得現在苦了……畢竟有盼頭了啊!”

“太好啦!以後的生活豈不就是像渡假一樣!”

……

大家全都開懷暢笑了起來。

梔梔看了看腕表,對黎恕說道:“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現在都快十點了,咱們早點兒休息……對了黎恕,你去幫我收一下昨晚洗的衣裳。”

她和大兵們的換洗衣裳全都被關在那個“大烤箱”裡呢!

但她不太好意思去拿,畢竟裡頭還有其他男性的貼身衣物。

梔梔交代了一句,就提了一盞煤油燈,轉身往她住的小船兒走去。

黎恕則打著手電筒去了“大烤箱”那兒,準備收衣。

隻是,當他看清楚“大烤箱”裡頭的情況時,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麵露驚詫之色。

第565章

黎恕打開“大烤箱”,準備從裡頭將烤乾的衣裳拿出來……

他突然愣住。

原來,烤箱一打開,他首先聞到的,就是……一股濃濃的煙味兒?!

按說燃燒著的木炭屬於二次燃燒了,不應該再像濕漉漉的木柴那樣,燃燒起來會散發出這樣的濃煙。

那,“大烤箱”裡的衣物還好嗎?

濕衣是一早晾進來的,木炭應該燃燒了四五個小時左右,此時早就已經熄儘。黎恕將木門大大打開,散儘裡頭殘存的煙氣,進去先把他和梔梔的衣裳收了。

手指摸摸,衣裳倒是全乾了,而且乾乾爽爽的,就是……

將布料湊近鼻端一聞,能嗅到非常濃重的煙薰氣味兒。

黎恕哭笑不得。

為避免讓其他大兵們看到梔梔的貼身衣物而造成尷尬,他用他的一件上衣將她的衣物包了起來,然後下來了。

小楊他們站在下邊兒,興奮地問道:“首長,衣裳是乾的嗎?”

黎恕露出一言難儘的表情,“乾是乾了……”

小楊小李他們爬著梯子就上去了,鑽進大烤箱收了衣裳又下來了,然後開始嘰嘰呱呱,

“好大的煙薰味兒啊!”

“早上咱燒的是木炭吧?那木炭怎麼會帶出那麼大的煙呢?”

“快看看衣裳乾了沒有……”

“乾了乾了!就是衣裳上也好重的煙味兒!”

……

戰士們捧著衣服從上頭爬了下來。

大家捧著自己的衣裳,和黎恕麵麵相覷。

黎恕說道:“明天早上先把備用木炭鋪在裡頭, 第一步先把木炭烘乾,第二步用已經烘乾了的木炭來燒炭烘乾濕衣裳!”

眾人眼睛一亮!

“這個辦法好!”

又有人小小聲說道:“或者我們要是半中間有空的,可以過來開了這門看看……要是有煙,就停下來……或者是衣裳早早烤乾了,木炭還沒燃燒完的,可以再把我們的被子拿過來烤一烤,這樣的話,被子就不用濕濕的了!”

黎恕笑了笑,抱著衣裳去了小船上,將透著煙薰味兒的衣裳交給了梔梔。

梔梔接過,又聽了黎恕的解釋,聞了聞衣裳,皺眉說道:“這樣的衣裳還是彆穿,明早再重新洗一次吧!”反正她和黎恕還有換洗衣裳。

她想要洗澡了。

黎恕在船頭用氈布給她拉了道小小的簾子,戰士們做晚飯的時候燒了開水,一人能領到一壺開水……梔梔兌了大半桶溫水,快速洗了個澡。

之所以大費周章的要搭個簾子在船頭洗澡,而不是在船篷內洗澡,是因為海上環境濕熱,水跡根本乾不了的緣故。

梔梔洗完,又喊了黎恕去洗,等到她坐在艙房裡把皮膚護理好了以後……黎恕也洗完了澡,順帶著將兩人換下來的衣裳、以及兩人被煙薰了的衣裳全都洗了一遍。

忙完一切,兩人躺在船艙裡睡覺。

梔梔先是細細地問了一回孩子們在北鯤島的情況。

黎恕笑道:“那邊兒的情況比這邊好,海拔高麼,就是從碼頭到生活區的那段路有點兒麻煩,其他一切都好。生活區完全不受影響,鐵蛋鐵柱的適應性還挺強,一早過去也就老實了一個多小時,然後就跟著鑽菜地了……放心,有金枝管著他們,不會有事兒。”

梔梔這才略放下了心。

黑暗中,她看著漆黑的篷頂,歎了口氣。

黎恕聽到梔梔輕聲歎氣,便問道:“怎麼了?”

梔梔小小聲說道:“就覺得……小夥子們可真不容易啊!比我們那會兒剛登海鷗島還苦。至少我們還能腳踏實地,他們呢……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浮在海上,你看到他們臉上、身上曬傷的皮膚了嗎?還有他們渾身上下貼滿了的風濕膏……都是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啊!”

黎恕握住了梔梔的手,“工作總要有人去做……當初你帶著大家登上了海鷗島,過程當然很艱辛,但結果也是好的。你看,咱們在國內走南闖北,去過多少城市……都有眼睛看的,確實比南陵更好的地方少之又少。”

“說實在的,附近三省除了農業強之外,其他的基建和設施確實全都跟不上,但三省老百姓都能吃得飽,生活水平是比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要強一些的,這一點不可否認。所以梔梔,你堅持那麼多年的夢想,已經一點一點實現……”

“現在你看到駐島的小夥子們艱難……他們也確實艱難,但相對於當初的你們,至少他們身後還有國家的支持,而當初的你們兩手空空,為了夢想既要填飽肚子還要打造事業……”

黎恕低聲說道:“梔梔,你真的很優秀。”

梔梔反手用力握住他的手,笑道:“我跟你說他們,你就來說我們……”

黎恕笑道:“好好好,我知道你心疼他們了,今天大家不是聊得挺好麼!豐富大家的精神世界,開辦遠程教育和健康娛樂活動!還要再去聯係新型複合建築材料來給大家建房子……還要再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啊對了,他們已經穿上了新材料速乾衣……”

“梔梔你有沒有發現,你已經把我的兵當成咱們的孩子來寵了?”黎恕笑道。

梔梔想了想,笑了,“算你說的對吧!我……好像確實看不得有夢想又願意認真對待的年輕人吃太多苦頭,總覺得沒啥必要。”

頓了頓,她又歎道:“這種心態啊,就是……我吃過的苦,就不希望後輩再像我一樣,吃同樣的苦了……所以黎恕,我是不是老了啊?”

黎恕一聽,立刻翻身側撐,仔細打量著她,低聲說道:“快讓我來看看!”

篷艙的兩頭都垂著布簾子,外頭雖然月朗星稀,卻一絲光也滲不進來。

他根本看不清她的容顏。

於是他便壓下去,輕輕吻上,又低笑,“讓我來好好看看……”

“彆鬨!”梔梔低聲警告他,“隔壁就是戰士們的宿舍……”

黎恕輕笑,“我洗澡那會兒就已經把錨繩給放得長長的,這會兒至少距離他們三十米遠!彆說話……你聽!”

梔梔凝神細聽。

——南鵬島再小,那也是個礁石島。何況現在還是盛水期,雖然也算是風平浪靜,但一浪接一浪的波濤拍打在礁石上,發出有節奏的啪啪聲。

而她和黎恕的小船兒已經遠離了基地……

梔梔便沒有拍開他的大手。

溫柔的明月掛在幽靜的夜空,將銀色光輝灑在水麵,微風又將月光揉碎……小篷船蕩出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將細碎的月光灑滿整片海洋。

第二天一早,梔梔和黎恕相繼起來了。

大兵們做好了早飯——魚湯麵條。

魚湯是昨晚吃的烤魚剩下的,海魚富含脂肪,熬上十來分鐘湯水就變白了,再去實驗倉裡摘上幾片青菜葉子,洗淨以後掰得細細碎碎扔進鍋裡,雪白的魚湯裡浸著肥軟的麵條,再加上一丁點的綠色菜葉末……

看著好看,吃著也好吃。

好多戰士們都在感歎,

“以前沒當兵的時候我都沒見過大海,最討厭的就是吃魚,一是嫌腥氣,二是嫌刺多。來了這兒以後才知道原來還有完全不腥的魚,也幾乎沒什麼剌兒,肉還嫩,燉魚根本不需要佐料,撒點兒鹽末就這麼好吃……”

“怎麼不是呢?可惜啊,這些魚也沒辦法帶回老家去給家裡人吃。當然鹹魚乾也挺好吃,可鹹魚乾的味道和新鮮海魚完全不一樣啊!”

“沒事兒,以後再帶著家裡人上南陵逛逛麼,來不了咱這基地,在南陵吃吃海魚還是可以的……”

眾人邊說邊吃,氣氛很融洽。

梔梔把自己的那一份早飯讓給了黎恕,她吃的是昨晚黎恕煨的一大杯鮮美的龍蝦粥。

吃過早飯,大兵們開始了基操,梔梔也去了實驗倉那兒記錄和謄抄數據,黎恕則在“大烤箱”那兒做起了實驗。

他先是花了點時間,將木炭塊整齊的碼在木箱房底部,然後在炭盆裡燒了一小撮炭,關上了木門。

他回到小船上,把小船收拾好,然後把梔梔的鬨鐘調好了時間,來到梔梔的實驗倉,交代她鬨鐘響了就去大烤箱看看木炭烘乾了沒有,如果烘乾了再燃一盆新的木炭,讓大家把濕衣都拿進去烤乾。

梔梔點頭。

黎恕這才劃著小船兒回了北鯤島。

到了傍晚,黎恕忙完北鯤島的工作趕回來的時候,依舊帶回了不少的漁獲——叔叔他們真是一天都閒不下來,雖然大家都不缺食物,但他們還是打了好多大海魚回來,讓黎恕帶過來給梔梔吃……

於是,大家又渡過了吃撐的一天。

夜裡大家去大烤箱裡拿衣裳的時候,驚喜地發現這一次烘乾的衣裳、被子全都沒有煙薰味兒!!!

梔梔抿著嘴兒笑。

當然了!

她今天調了一整天的鬨鐘來提醒自己,先把木炭烘乾,再點燃已經烘乾了的木炭,用來烤大家的溫衣……她甚至還過來觀察了好幾次,確認大烤箱裡沒有煙霧。最後她發現衣裳全都烤乾了以後,還提醒大家輪流把半濕不濕的鋪蓋也拿來烤一烤。

大兵們洗完澡以後換上乾爽的衣服、睡在乾乾爽爽的鋪蓋上……

這種感覺好舒服啊!

又及,晚上大家烤魚的時候,梔梔建議利用殘火和大鍋,把粗鹽顆粒炒熱,用小布袋裝好,大兵們一人分到了一袋。

睡覺的時候把粗鹽袋敷在膝蓋處,疼痛難忍的風濕痛仿佛也減了半。

吃得飽、睡得乾爽,還能緩解風濕疼痛……

大兵們全都睡了個好覺。

第566章

梔梔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終於把南鵬實驗倉的數據給厘清楚,她向戰士們告彆,和黎恕一塊兒去了北鯤島。

北鯤島較大,即使在盛水期,島上的建築也基本不受影響。

與南鵬島的四間茅草屋相比,北鯤這邊的房子就像模像樣多了。

——有三幢小兩層的磚石小樓。其中一號樓的一樓是食堂,二樓是宿舍;二號樓的一樓是閱讀室,二樓是辦公室與指揮中心。三號樓的一樓是倉庫,二樓暫做招待所用。

——在三幢小樓的環抱中,有一個正兒八經的籃球場。

——三幢小樓的後頭,是大麵積的菜地。

——島上共建有四處實驗基地,其中也包括梔梔的實驗大棚。

北鯤島的主體部分,是黎恕采用現場挖沙堆積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建成,耗費時間為六年整。但島上用來建房子和籃球場的磚塊、水泥、石灰等,以及用來種菜的泥土,實驗倉的建材……全都是用船隻,一船一船運過來,也是由岸防部隊的大兵們親手建造的。

到如今,現場不遠處仍有挖沙船、噴沙船正在作業。

黎恕將小船駛進北鯤島碼頭。

正如他前幾天告訴她的那樣,由於正處於盛水期,北鯤島啟用了臨時碼頭,因為以前的舊碼頭已經沒入海水之下。

停好了船,梔梔被黎恕扶著,上了碼頭,然後又踩著十來米長的浮橋,朝著基地走去。

她一邊走一邊打量著四周。

梔梔最近一次來北鯤島,是上半年的三月底。時隔四個月,北鯤島的總體變化不大,但也有著眼肉可見的顯著變化。

幾幢小樓的牆體上粉刷著簇新的標語,是之前沒有見過的:

【堅決擁護十三大綱領,實現四個現代化】

【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

【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行風如風,紀律至首!】

島上林林總總種植的一些椰子樹,還是當初黎恕他們初建成時種下的,上半年梔梔來的時候果實大約隻有香瓜般大小,現在已經碩果累累,而且有些椰子的顏色已經由青綠轉為黃綠,看起來像是成熟了……

再就是小樓旁邊的一片芒果樹也結滿了果實。

這種芒果樹,是典型的海鷗島育種嫁接芒果,果實巨大、內核極小,未成熟時表皮是青青的,成熟以後表皮呈極豔麗的深紫色。

果肉汁水豐富、細膩軟糯,甜度極高。

上次梔梔來的時候,這些芒果還都是花……現在看起來,滿樹蒼翠中掛滿了碩大的紫色果實,實在是太誘人啦!

梔梔跟在黎恕身後,朝著小樓的方向走去。

北鯤島更大,駐守的官兵也更多一些。這會兒是大清早,大兵們全在籃球場那兒做晨練,繞圈兒跑步呢!

梔梔一眼就看到了跟在大兵們身後的幾隻小兔崽子。

孩子們當然也看到了梔梔和黎恕。

人人都一臉的驚喜。

年紀最小的鐵柱張嘴就來,“媽——”

然後又被他哥鐵蛋製止住,“彆大聲喧嘩!”

幾隻小的跟著隊伍跑了一圈兒以後,這才悄然退到了一旁,並沒有打擾大兵們。

他們繞跑到了梔梔跟前,歡快地叫嚷了起來。

“媽媽你回來了?”

“媽——你忙完那邊的工作了啊?”

“梔梔姨你吃早飯了嗎?”

“梔梔姨我媽在三號樓!”

梔梔笑眯眯地看著這幾隻小的。

金枝十九歲啦,是個漂亮姑娘了,她繼續了棠娘和傅明宇所有的優點……高挑、漂亮、聰明、冷靜,水性好、喜歡武藝,有顆嫉惡如仇的俠義心腸,對不認識的人有種天然的冷漠,對於喜歡的人又有著無儘的耐心……

金枝和她媽媽一樣,也很喜歡梔梔。

這娘倆兒對梔梔的感情都很不一般……棠娘比梔梔大二十幾歲,卻把梔梔當成平輩的姐妹;金枝比梔梔小了二十幾歲,也把梔梔當成平輩的姐妹。

所以在金枝眼裡,鐵蛋和鐵柱是比她小的。

雖然鐵蛋兄弟也確實比她小,但在金枝的潛意識裡,鐵蛋兄弟小的是輩份。

現在金枝也在海大上學,但不是淮安海大,而是連城海大。

學習的專業是海洋生物學。

之前梔梔建議過金枝,讓考到淮安海大來,這樣她可以照顧金枝,但金枝拒絕了。

金枝說道:“……梔梔姨,如果我當了你的學生,那我大約是很難超越你了。其實我並不想天天看到你,我希望我們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我們又能常常見麵……這樣的話,當你每次看到我,才能發現我的進步、變化和不同。”

後來,金枝也確實是這樣。

每年的暑假、春節,以及梔梔偶爾去連城海大開會時,兩人會見麵。

正如金枝所說的那樣,她的變化確實很大。

十六歲考上大學,現在十九歲,已經研一了,她的導師為她爭取到出國交換的機會,再過幾個月就要去歐洲留學了。

梔梔笑眯眯地問金枝,“你爸媽呢?”

金枝撇了撇嘴,“他倆啊昨天就走了……說是出去散散心!”

梔梔莞爾。

棠娘是生性如此——她於幼年性格還沒完全定型時遭受了難以言喻的磨難,後來又被大環境所壓抑,冷漠無情是她的保護色,但其實內心柔軟,善良親切。

傅明宇是徹頭徹尾的戀愛腦,他恨不得全世界隻剩下他和棠娘兩人,這樣就不會再有人打擾他和棠娘了……雖然金枝是他和棠娘的孩子,但他對金枝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長久沒見麵又突然得見時,他會愧疚會很寵女兒,三五天過後他的注意力就再次轉移到棠娘身上,然後就再也看不見金枝了。

大約也正因為這樣,金枝對父母並不依賴,反而會更親近情緒、性格相地比較穩定的梔梔。

這會兒聽了金枝暗含埋怨的話,梔梔一笑,“這幾天有空幫我處理數據,爭取早點兒把活兒乾完,然後我們也出去散散心!”

這話金枝愛聽,“好咧!”

梔梔又指著鐵蛋、鐵柱,與洪禾禾的兒子周曉海說道:“把他們仨也管利索了啊!”

“好!”金枝笑眯眯地應答。

梔梔跟著黎恕一塊兒走了。

兩人先去了招待所。

招待所在三號樓的二樓,共有十二個房間,每一個房間的麵積都不大,房間裡的家具和布局全都一樣,兩張單人床中間放了一個床頭櫃,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個衣帽架和一個臉盆架。

家具樣式簡單而又統一。

臉盆架上放著三隻印了紅雙喜的搪瓷臉盆,書桌上放著大紅色塑料外殼的開水保溫瓶,以及兩張單人床上疊成了豆腐塊的軍綠色鋪蓋……

很好,一看就是典型的八十年代軍區招待所的樣子。

黎恕也有工作要做。

他安頓好梔梔便匆匆離開,梔梔便在屋裡收拾了一下行李。

常用的衣裳要拿出來,掛在衣帽架上,護膚品全都拿出來擺到臉盆架旁邊的小籃子裡去,她用慣了的小鬨鐘也要拿出來,放在書桌上……

接下來,她又拿著臉盆去打了點兒水,好好地清洗了一下臉和頸脖、手臂,做好了皮膚護理……

洪禾禾過來叫門了,“梔梔,梔梔你在嗎?我聽曉海他們說你回來?”

“在在在!”梔梔跑過去開了門,說道:“我剛到,你這是?”

她看到洪禾禾一臉的興奮,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走!咱們趕緊上大棚看看去!我告訴你……你看到了現場以後會高興得跳起來的!”洪禾禾高興地說道。

——是實驗大棚裡傳來了什麼喜訊?

梔梔眨了眨眼。

不管是喜訊,隻要是從實驗大棚裡傳來出的,那肯定是好事啊!

她心裡也生出了無限的期待感。

“好,你等等啊我拿個帽子。”說著,梔梔伸手拿過了連著麵紗的太陽帽,往頭上一套,順手掩上門,和洪禾禾一塊兒走了。

兩人匆匆走到了二號樓的後頭。

二號樓的後邊兒就是排列得十分整齊的四座科研大棚:

一號大棚由梔梔負責,主攻淡化海水灌溉農作物;

二號大棚是洪禾禾的主要科研基地,項目是利用植物弱化堿性土壤生態圈;

三號大棚是李晴玉負責的嫁接中草藥培植提純抗癌劑;

四號大棚是方麗娟負責的,無土化水培蔬菜。

洪禾禾拉著梔梔去了三號大棚。

是李晴玉負責的項目?

由於大家也不是經常能過來的,所以每次過來都會自動自覺地幫著看看其他人的項目,也對夥伴們的項目有著很基礎的了解。

洪禾禾拉著梔梔先去換了工衣,這才進入實驗大棚,直接把梔梔帶到了一處實驗坑那兒,指著一片亭亭玉立的植物,笑道:“快看!”

梔梔隻看了一眼,立時瞪大了眼睛!

李晴玉研究的方向是中草藥嫁接,提純提煉一種叫做艾素的抗癌藥劑。但土生土長的艾草活性劑含量太高,十次提純、失敗九次半。最後才摸索著,將原產於我們不同地區不同種的艾草嫁接,培育出更健康更適合提純的艾草……

這個項目李晴玉已經搞了兩年多,進展非常緩慢。

沒想到這一次這些嫁接的艾草,長勢居然這麼好???

梔梔喜上眉梢,“哎喲,要是晴玉知道了,肯定高興死了!”

洪禾禾壞笑,“我已經給她發了電報過去,說她的實驗棚出了大事兒!先讓她提心吊膽幾天再說,等她過來了……肯定樂死她!”

梔梔用手指戳了戳洪禾禾的腦門,“彆到時候把她給嚇壞了……你呀,孩子都養了三個了還這麼調皮!”

洪禾禾吐了吐舌頭,笑眯眯的臉上還帶著往日的天真與樂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