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砸,我感覺這個家夥有點大,這個坑咱們必須要挖三米左右。”
“到時候咱們將坑洞兩邊給堵上,讓它隻能從坑洞這裡經過。”
一下午,馬六都在輸出自已的狩獵經驗。
馬小虎看起來聽著,卻沒走心。
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沒有遭受現實的毒打,總有一千種依靠的理由。
夜幕降臨。
他們這個狩獵小隊的六人集合在一起。
吃完肉乾後,有三人上了樹,馬小虎住進了帳篷。
馬六和另一個人輪流戒備。
這一晚,馬小虎聽著獸吼鳥叫居然睡的很踏實。
次日,開始回收獵物和獸夾。
六個人收獲了二十多個獵物,三個陷阱中有兩頭百斤的野豬。
馬小虎刻意看過老爹說要倒立吃屎的那個獸夾,真有一隻肥碩的野兔被夾住了。
而他親自布置的獸夾,居然沒有任何收獲。
他終於領會了老爹說的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的含意。
想要當好獵手,不是那麼的簡單。
就像老爹常說的,如果不好好學,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幫忙將獵物集中到
一起後,老爹又開始教他如何處理獵物。
一把鋒利的小刀在老爹手中如同活物,不管大小獵物,幾刀下來,就能皮肉分離。
哪些獸皮可以留著賣錢,哪些直接扔掉,說的明明白白。
將動物內臟掩埋後,老爹又帶他去采摘各種野草當調料。
“這些調料不能連根拔,不然下次沒得吃。”
這,都是經驗與學問。
有著成年人思維的他,終於明白了老爹的良苦用心。
四天的狩獵時間,馬小虎終於狩獵了一隻小麋鹿,隻有十多斤。
馬六高興的像個兩百斤的孩子。
在他心裡,隻要他在,應該不會讓孩子受這種狩獵的苦。
但這個狩獵的技巧,必須讓孩子學會。
這是生存的技能。
六個人拖著上千斤的獸肉滿載而歸。
這一次狩獵讓馬小虎感受頗深,下一次再來,他自信能做的更好。
回村後,馬六感覺孩子似乎懂事了。
頂嘴的次數變少,主動承擔家務的次數變多了。
這讓他很是欣慰。
孩子終究是長大了。
入冬前,爺倆再次進山狩獵,有了經驗的馬小虎收獲了四隻獵物。
隨後,老爹不再要求他進山狩獵。
在進祖廟學識字和打鐵之間,他選擇了跟著張鋒爺爺打鐵。
族老張鋒是村裡唯一的鐵匠,脾氣火爆。
幾十年下來,居然沒人肯跟他學習這門手藝。
馬小虎主動要學打鐵,讓他心生歡喜。
看著曾經那麼活潑的孩子變得沉靜,他唏噓過,但無能為力。
這是命。
一段時間的言傳身教後,張老爺子不得不感慨。
這是一個天生的鐵匠。
十歲的孩子卻有成年人一樣的力量,打鐵的技巧一教就會。
更讓他高興的是,這孩子還會動腦子。
一個捕獸夾,被他改造後,變得比以前更好用。
刀劍的樣式不再是一成不變,被弄出了上十種形狀。
他還給自已打出了一根純鐵的雙截棍,兩根鐵棍間的鏈條嚴絲合縫,沒有焊接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