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接待室裡,桌上的清茶騰騰冒著熱氣,可有兩位的心情,比這泡茶滾燙的熱水溫度還高。

康館長甚至激動的忘記了戴手套,張紛老師也是興奮異常,這四件東西,無論他們怎麼看,都像是真品。

其實在他們見到捐贈者之前,無論嘴上怎麼說,心裡還是覺得,是真品的可能性非常少。原因一目了然,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一支文化,而紅山文化玉器更被稱為——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碼,是我們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

康館長說:“我曾在故宮以及其它博物館不止一次見過紅山玉器,但咱們館一直都沒有。”他看向寶珠,因為太過激動,有些一時不知說什麼,“甄小姐,您了解紅山玉器嗎?”

這麼貴重的東西,她就這麼拿來了,康館長覺得她大概還是沒有了解這東西的重要性。

寶珠說:“當然,如果文明的主要標識不止用,青銅器,文字,城邦這三個概念來判定,從紅山玉的正名之後,我們的文明史,從玉文化上分辨的話,可以再向前推三千年,也就是說,這是我們的中華文明八千年的證明。”

康館長看向張紛老師,倆人目光中有相同的意思,原來捐贈者不是不知道這東西的貴重,但這也不足以證明東西一定是真的。

康館長說:“那麻煩甄小姐稍坐,這個還要經過館裡專家的鑒定。”

寶珠點頭,這應該是例行程序。康館長又對著張紛說:“那張老師,麻煩您陪坐一下。”

張紛說:“要不我們一起過去。”康館長一想,這東西太貴重,“也好。”

三個人一起來到了隔壁的行政樓。

******

小會客室裡,張紛老師一次次地打量寶珠,覺得這姑娘,做事真的很出人意表,說道:“這東西真的難得,很多人要見到,大概都不舍得拿出來給人看,更彆說是捐贈了。”

寶珠笑,這是想知道她為什麼捐贈,還繞著問,她說:“話說的好聽點,這東西既然是一級文物,對民族的意義就遠超於對我個人。但事實上,在我個人看來,古玩和文物,畢竟還是有區彆,古玩是玩物,而文物,就另當彆論。”

張紛點頭,“古玩這個詞現在本來就是被錯誤解讀中,這詞最早叫‘骨’董,清代才有的詞,骨頭的骨字,取肉腐爛而骨存的意思,‘董’,就是懂得,知道,了解,骨董,就是明白古人所遺下的精華。”

寶珠點頭表示同意,補充道:“古玩這詞清乾隆三十八年才有,從古董那詞衍生來的。那時候,古董這詞專指的‘老東西’,清代以前的‘老物件’……而清代到民國那時候的東西,都叫古玩。”她看向張紛說,“紅山玉器這種文物,研究價值和曆史價值,都超過了玩物和普通老物件的範疇。”

張紛老師笑看著她,覺得倆人說話倒是投機,說道:“縱觀我們各個時期的大收藏家,在他們老年或是身後,把畢生所藏都無償捐獻的不是沒有,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卻是鳳毛麟角。”

寶珠對她印象也不錯,笑了笑,也緩聲說道:“其實,我覺得文物本身,也有命運!和我們人一樣……這東西是我偶然得來的,送來這裡也沒想是為了更多人欣賞,看到。就覺得能讓真正的文物待在博物館,有個最適合的保存環境,溫度,濕度,對於文物本身來說,才是最合適的。我那裡條件不夠。”

張紛略微驚訝,沒想到這人年紀不大,看問題的角度這麼獨特,而且,是一個真正愛惜文物的人,這就不得不令人有些佩服。

古玩市場上,因為古玩魅力入迷的人很多,因為巨大的經濟利益,著魔的人也很多,可是能夠保持本心,透過巨大的經濟價值,做到真正愛惜文物本身,並且能舍,這是一種真正的大氣。

張紛老師望了望門口的方向,古董鑒賞方麵,大家各有所長,有些精通瓷器,有些精通玉器,有些精通雜項,張紛老師是雜項類的專家,這一刻,她真心希望,那些東西是真品,不要辜負了捐贈人的心意。

還好工夫不大,門就開了,康館長走了進來,興奮說道:“初步斷定,東西都是真品!”又看向寶珠鄭重說:“甄小姐,您確定要捐贈?——不過現在改口也來不及了。”

寶珠站起來,說:“是要捐贈,但我有一個附加條件,希望您能答應。”

康館長抬手示意她坐,“說說。”

寶珠說:“我希望博物館可以五年後再對外公布這四件藏品。”這東西的原主人不知道是誰,現在收到立馬展出,那不是給自己惹麻煩嗎?

康館長略微詫異,問道:“能說一下原因嗎?”得了這麼好的東西不讓展出,那也夠磨人的。

寶珠說:“是出於對我個人的保護,這東西得來的比較巧合,我買東西時,彆人做搭頭給我的,我擔心對方打眼,回頭在你們這裡看到,來找我的麻煩。”

話說的非常直白,毫無修飾成分。

康館長立刻明白了,點頭道:“那既然是這樣,這個我可以保證,捐贈人的意願博物館一定尊重。”說完又笑著打趣道:“不過這運氣真夠好的,這搭頭,撿了個大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