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這年頭,但凡玩古董的,彆人問到手中東西的來曆,十有八.九都會說:“祖上傳下來的。”漸漸,這種話說的多了,就如同“狼來了”,聽到都沒人信。

但真相永遠存在,在說話人的心裡!

老袁,就是這樣一位藏家。

二樓上,老袁小聲對趙老三說:“你說開店,也沒說是這麼氣派的地方?”

趙老三說:“是比一般店裝修的好了點。這邊以前是做茶樓,也就比後麵的古玩店都大。”買之前他也不知道,裝修的時候才發現,這邊比正街的古玩店在麵積上,都大了許多。

老袁又看看站在旁邊說話的一對男女,看著那女東家,怎麼這麼年輕?但這就不要問了。

乾啟跟著寶珠走過去,兩張八仙桌並放在一起,趙老三和老袁坐一邊,寶珠和乾啟坐在了另一邊。

樓梯上響起腳步聲,樓下的姑娘端著托盤上來,茶杯被放在桌上,乾啟連忙掏出手機,在備忘錄上按下:“還需要多一個夥計。”

寶珠看他按手機,視線凝在他身上,乾啟側身把屏幕亮給她看,小聲說:“你這還少個人,下麵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你又不能總過來。”

寶珠斜睨了他一眼,看向了趙老三。

趙老三把桌上的布包挪了挪,推了推老袁,“你自己的東西自己說。”

寶珠看向老袁,年齡和趙老三差不多,但是頭發半白,“這東西我祖上留下的,光緒二十六年,那時候京裡麵大亂,我們祖上急著逃走……”

寶珠側頭望向窗外,“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要來了……”

“對,對,慈禧都跑了……義和團見人就殺,我祖上也跟著彆人跑,東西裝了七八駕馬車,又怕跑到半路出事,得給家裡留點底不是?”他看向趙老三,這個故事趙老三已經聽過很多次,催促他,“長話短說。”

老袁點頭,喝了口茶,又說道:“所以就選了一包東西,隨便找了個罐子塞進去……後來,這東西到了七幾年,才挖出來,家裡人都分了分,這裝東西的罐子,當時都沒人要,就放在了我家。後來我又搬來了安城,東西也跟著我來了安城。”

人年紀大了,說話就有些囉嗦,趙老三替他總結,“這兩年,不是元青花火了嗎?有次他和我說家裡有一個,我就讓他拿來看看。一看,還真像。”

寶珠和乾啟對視了一下,笑道:“您幫他掌的眼?”

趙老三喝了口茶,自信地說:“青花還是認識的。”

“來,看看東西。”乾啟端起茶杯低頭悶笑。

老袁伸手去開布包,包裹係的死緊,“趙老三說您眼力好,這東西,現在成了我一個心病,除了趙老三,又問了幾個人,人家都說看不好,去了正規的鑒定行,鑒定師說讓先交幾千塊錢鑒定費,還暗示我,給錢痛快的,他們就說真,不舍得掏錢的,他們就說假!這幫孫子,我哪敢信他們!”

趙老三對著寶珠解釋,“所以我和他說,讓你先給他看看,如果大姑娘說這東西真,讓他再去拍賣行。”

“那為什麼不直接送到拍賣行?”乾啟放下茶杯,“那裡可以鑒定拍賣一條龍。”

老袁狠狠拍了幾下腿,“問了幾家拍賣公司,都說讓先交錢,圖錄費和什麼什麼費,有一個公司,還說讓我交估價1%的保管費,他們估價三千萬,我哪裡交得起那保管費?”

“先看看東西吧。”寶珠說。

老袁點頭,打開那大包,轉眼,一個大罐子露了出來。

寶珠身子後傾,靠向椅背,這東西,她來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碰上,

怎麼說呢,我們都講究正統,血統要正,傳承要正,青花我們一早就有,但是元青花,是元朝的東西,元朝統治我們漢朝那段,也算是民族屈辱史。所以民國那會,真沒人待見這東西。

怎麼現在反倒成寶貝了?

看大家都望著自己,寶珠對趙老三說,“拿雙手套給我。”

乾啟心想:“這是有戲?”能有上手的欲望,就是證明東西不錯。趙老三顯然也是這樣想的,很快就遞過來兩雙白手套。一雙給了乾啟。

寶珠戴上手套,三人都看著她,看她一絲不苟地順著胎釉型工底慢慢地過。

老袁緊張的手心開始冒汗,他不止一次聽過趙老三說他現在的合夥人多厲害,他真的希望有一個權威,可以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哪怕是假的,因為這東西,現在都成了他的心病,到底是真是假,就像一個解不開的謎團,實在是種煎熬。

“這個元青花雲龍紋的大罐……”寶珠摘掉手套說:“真的!”

痛快乾脆!

趙老三大喜,“大姑娘你肯定?”

寶珠沒說這東西她以前見過不少,根本看不上,這時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變廢為寶了,按這些人能理解的角度說道:“胎色細白,青花色濃豔,飛龍矯健,畫工流暢,紋飾精致,釉色透明肥潤。”

旁邊的乾啟伸手過來,“我看看,要是真的,可不多見。”他拿過罐子,寶珠側頭看著他,揶揄道:“你的那什麼高科技顯微照相儀,拿出來照照。”

“今天沒帶……再說有你在,還要那乾什麼。”乾啟說。

三樓傳來聲響,大概是那幾個等不及,乾啟站起來,趙新第一個下來,站在樓梯口,一眼看到桌上的大罐,“呦!又一個元青花。”

現在是滿城儘是元青花,乾啟也沒多說,東西是真的,很多人也未必想讓人知道,低頭看了看腕表,他們今天還要一起去吃飯,回頭看著寶珠說:“時間差不多了。”說著卻向樓上走去。

寶珠把布搭上那大罐,看老袁還激動的好似沒回神,她說:“拍賣行也分好多種,如果一家不行,可以換一家。”一想自己的悲催遭遇,又提醒一句,“這樣在自家屋裡挖出來的,也算出土文物,出土的都歸國家。以後說話小心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