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2)

聽到收藏者嘴裡說出“荒謬”這個詞,李尚明立刻變了臉。

旁邊的專家說:“我們提醒收藏者,收藏沒有爭議,已有定式的藏品,也是希望大家少打眼。元青花全世界才300件,普通古玩愛好者不能有僥幸。”

就見對麵的姑娘搖搖頭,“300件的統計中,土耳其40件,伊朗32件,英國博物館19件,我們隻有28件……我們考古界每年都有東西出土,憑什麼這麼肯定,隻有三百件,而且統計出這數字的,還是個外國人吧?”

李尚明此時已經完全沒了耐心,“這些都是收藏界大家有爭議的事情,沒有必要在這裡討論,當然,有爭議的東西你要自己欣賞,收藏也完全可以,但是如果要討論市場價值,大家都是隻認沒有爭議的藏品。”

翻譯成另一種說法,就是說你自己想孤芳自賞也沒人管,但要變現,到了市場上,那就得跟著大家來。

寶珠對這專家深深地失望了,“這是一種變相的壟斷,青花是元朝的一種主流花色,除了景德鎮難道彆的窯口都不燒製?87年沒有秘色瓷之前,大家也說不清秘色瓷到底是什麼樣,按照您這種理論,幸好那時候是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如果換成民間發掘,豈不是根本沒人信,因為誰也沒見過實物做參考?”

李尚明沒想到她會這樣說,和已知的真品對比,是鑒賞的基本方法,但現在她用秘色瓷的事情做比喻,他竟然覺得自己無言以對。

秘色瓷87年才被正名,以前,大家也是爭來爭去,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他恍過神來,說道:“收藏是非常個人的事情,我們沒有時間,你看,後麵大家還都在等著……”意思讓寶珠快點停止糾纏。

旁邊另三個專家也停了手上的鑒賞,大家都看著這邊,元青花從拍出兩億的天價之後,是古玩界人人都知道,追捧,夢寐以求的東西,隻是看到元青花,現在就沒人會當是真的,他們也遇上過各式各樣的收藏者。

但因為這個收藏者年輕也好看,所以,一位幫腔勸道:“買錯了不要緊,以後多練練自己的眼力,鑒彆元青花的時候,看清楚幾個重要特點,胎土一定是麻倉土……”

另一個說:“沒有爭議的東西才有收藏價值。自己要多學多看。”

又是這套理論,就是他們看到過一種這種特征的,就定成了標準,凡不符合的,都通通列為不是,寶珠看向他們問道:“各位老師就沒有打眼的時候嗎?”

幾個人笑了,李尚明搖搖頭,對著老袁說:“把東西包起來,覺得不相信,再找彆人去看看。”老袁看著寶珠,她抬了下手說:“包起來。

又看著對麵的李尚明,她忽然伸出三根手指,“老師——從今天開始,三個月內,小心打眼哦。”

說完一扭身,帶著人走了。

李尚明望著那芊芊背影,對著旁邊的專家小聲開玩笑說:“太任性了。”

老袁和兩個孩子垂頭喪氣跟著寶珠,寶珠走在前麵:“不要喪氣,東西先好好放著,回頭就有轉機!”

老袁頓時來了精神頭,“還會有轉機?”

寶珠低頭在包裡去拿手機,“當然,你信他們做什麼?一輩子坐在那裡寫書搞學問,看過幾件真品。”她拿出電話看了看屏幕上的短信,裝起來說:“這事交給我,你先回家等消息吧。”

老袁不知是不是應該相信,但她說的這樣斬釘截鐵,而且,死馬當活馬醫,現在他也沒有彆的選擇。看到他們離開,寶珠也向電視台外麵走去。

大門外麵,乾啟靠在他白色的法拉利側門上,正在低頭發短信。

寶珠感覺到手機在包裡響,走過去踢了他的皮鞋一下,“你怎麼自己跑出來了?”

乾啟忙側身給她開車門,“我怕耽誤你的事。”

“這話怎麼說?”寶珠站在門邊不動。

乾啟輕推她,“你這性子,怎麼會為了真假特意去和彆人爭論,一定又想乾什麼。我一合計,萬一彆人認出我是乾世禮的兒子,看到你認得我,該說是你仗我的勢,回頭給你壞事。”

寶珠笑起來,“有眼色。”抬腳上了車。

乾啟從另一麵上來,拉著安全帶說:“你想乾什麼?”

寶珠扣上安全帶說:“不乾什麼,這行爭論真假,能有什麼結果,我要的,證明他們會犯錯就行!”

“這有什麼用?”

寶珠說:“不懂了吧?他們錯了,就是我對了!”

又想搞“陰謀詭計”,乾啟慢慢把車拐出去,“隻為了那個青花罐?”

“當然不是。”寶珠拿出包來,把剛才幾個專家的名字分彆在網上搜了搜,“都隻會照本宣科,這次一定教他們個乖。”

乾啟說:“你就那麼肯定人家能陪著你玩?”

“呦——這事能是他們說了算嗎?”寶珠揚著她的手機,“現在都有網絡,很快……今天小小的爭執就會變成民間鑒賞家和專業鑒賞家之間的較量。”

乾啟看向她,今天來之前,他敢保證她還絕對沒這種想法,這人真是,各種點子,信手拈來。

他笑道:“民間鑒賞家,這個頭銜不錯。”

寶珠順手把手袋扔到後麵,靠向椅背說:“我不喜歡他們崇洋媚外,我查了資料,這300件統計出來的數字裡,多數都在國外的博物館,這多荒謬,我們國家的東西,怎麼可能彆人那裡比我們還多,而且最氣人的是,除了符合哪些特征的,他們都不認,這不是幫凶嗎?”

乾啟說:“元青花本來就是炒作,一個罐子,怎麼可能值兩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