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元代的頭小,龍身子細長,而明清的龍身體粗大,龍頭碩大。
又比如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則是五爪龍為多。明代龍的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
清代龍的頭發多而蓬亂,飄向腦後,甚至額下都長滿胡須。
眼前這隻素彩龍紋玲瓏小碗上麵的龍紋就是典型的明代風格,龍頭碩大,朝氣蓬勃,蒼勁有力。
張俊平端詳素彩龍紋玲瓏小碗的時候,老馮頭又從裡麵拿出一隻同款小碗。
張俊平的眼睛猛的睜大,居然是一對明代龍紋玲瓏小碗。
玲瓏瓷有著悠久的曆史,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
玲瓏瓷就是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後在孔洞中填特製的玲瓏釉,燒成後這些孔洞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觀,被喻為“嵌玻璃的瓷器”,由於玲瓏瓷的孔洞多呈米粒狀,所以又名“米通”。
玲瓏瓷集高超的燒造技藝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玲瓏瓷工藝精湛、工序複雜。從產品設計到燒成,每道工序的操作人員都需精工細作,如有不慎,將前功儘棄。
這一段時間張俊平在圖書館可是沒有白過,他仔細研究過各種文獻史料中關於各種傳統手工藝的記載。
其中就有對玲瓏瓷的記載,根據史料記載,玲瓏瓷燒成的成功率極低,供皇室專用陳設瓷的一級品隻有約十萬分之一左右。從玲瓏瓷產品設計到燒成的各個工序中,玲瓏瓷器往往會出現玲瓏凹眼、瓷器變形、裂紋、斑點、落渣、色斑等等缺陷,玲瓏凹眼的缺陷最為顯著,瓷器變形的缺陷次之;達到無任何缺陷的一級品少之又少。
能夠保存下來,並流傳到今天的玲瓏瓷就更為稀少,因為這種瓷器,不管是藝術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非常高,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瓷器,說是國寶級瓷器一點都不為過,論價值,這一對素彩龍紋玲瓏碗瓷還要超過那枚子岡牌。
但是張俊平並沒有像看到子岡牌一樣衝動,而是很平靜的看向老馮頭。
這是問他,能不能上手。
老馮頭也沒有說話,伸手示意了一下,表示儘管上手。
張俊平拿起一隻瓷碗,先翻過來看了一下碗底的底款,碗底有雙方框並書有兩行“大明成化年製”的款識。
很顯然,這是一對明成化年的素彩雲龍紋玲瓏瓷碗。
這隻素彩雲龍紋玲瓏瓷碗,口徑13厘米,底足口徑43厘米,高65厘米,碗壁厚度不足1毫米。碗周外側繪有4條龍紋,龍紋與龍紋之間繪有彩雲紋;碗內側底部中間1條龍紋及彩雲紋,龍紋及彩雲紋都是用透明釉繪就。碗的上下二層有玲瓏米通眼,玲瓏眼上下對應。
這個時候的張俊平可不再是之前的他,之前的張俊平敢大膽的買瓷器,買伺候,各種古玩都敢入手。
靠的不是他眼力多麼厲害,憑借的是這個年代,就沒有新仿,最次也是民仿。
即便是民國時期的仿品,放到後世,那也不賠錢。
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潛心學習,張俊平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最大變化就是,一件瓷器放到他麵前,他能夠根據瓷器的特點,說出個一二三來。
斷代什麼的都沒有問題。
眼前這件玲瓏瓷,張俊平就非常肯定,這是明成化時期的真品素彩龍紋玲瓏瓷碗,價值連城。
放下手裡的,張俊平又拿起另外一隻,細細品味著屬於玲瓏瓷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