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呂震戰戰兢兢地稟告皇上,欲製造出好香爐,銅還得精煉六遍。煉一遍,少一些,六遍下來,原料隻會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超強,他當即下旨精煉的次數不僅不減,還要翻番煉十二次,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
於是呂震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
還有一種說法,宣德年間,宮內的佛殿失火,金銀、銅像都混成液體。又傳說是佛典起火,金銀珠寶與銅都燒結在一起,於是宣德皇帝命令將其鑄成銅爐。
兩種傳說中,都是煉製了三千隻香爐。
兩種說法,張俊平更傾向於後者,因佛殿失火,佛殿內的銅佛像和金銀融化,交融到一起,無法分割,隻好將至鑄造成香爐。
鑄造的三千隻銅爐,宣德皇帝留下宮裡用的,其餘賞賜給朝中大臣。
香爐鑄成之後,寶光四氣內斂,端莊大氣,大受追捧。
從宣德年間開始,就不斷有人進行仿製。
諸多帝王都曾經嘗試仿製宣德爐,就連當時鑄造宣德爐的禦匠呂震、工部侍郎吳邦佐也都為了謀利而進行過第二次鑄造,但是都沒有做到完美的仿製。
如果是有意鑄造,紅銅裡麵摻入金銀,必然是有比例,且有文字記錄的。
紅銅並不稀缺,金銀更不缺少。
隻有這種意外情況下產生的銅合金,因為隨機性,才會沒有配比記錄,無法完美複製。
有人可能說,也許當時呂震忘了記錄金銀銅合金的比例。
這不可能,在古代,民間的工匠乾不好,最多也就是沒飯吃。
而宮廷裡的禦匠,要是出了紕漏,那就是掉腦袋,甚至抄家。
所以說,當年的禦匠不可能在抄家掉頭的威脅下,出現這種疏漏。
張俊平拿起宣德爐,沒有急著去看底款,而是先看爐身。
香爐包漿自然,光澤內斂,混元一體,是大開門的老物件。
再看底款,大明宣德年製,德字中間少一橫,這是宣德年底款的特色。
不過,這一點不足以作為鑒定的證據。
德字少一橫,這個特征,隻要對宣德底款稍微有點研究的都知道。
再看器型,也確實是宣德三年那批銅爐的標準器型。
但是,這也不足以當作鑒定宣德爐的特征,因為仿品太多,無法完美仿製材質,但是器型、底款都可以完美仿製。
看完之後,張俊平把銅爐放下,不動聲色的問道:“馮大爺,這件銅爐打算怎麼出手?”
“五十萬!”
“高了!
宣德爐除了典籍裡有明確記載,並且傳承有序的那幾件,其他的都不值錢!”張俊平搖搖頭道。
宣德爐的名氣很大,但是市場價格一直都不高。
因為仿品太多了。
新仿還好辨認,但是宣德年自己仿製,明末清初仿製的,都已經經過了時光的沉澱,在沒有見過真品的情況下,單靠眼力,學識去分辨真偽,完全是開玩笑。
那種一眼辨真偽,隻存在於裡。
“如果是傳承有序呢?”老馮頭胸有成竹的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