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十五章 謀劃(2 / 2)

續命丹 雲陵 5871 字 7個月前

因是夏日,她沒帶鬥篷出門,她剛剛想說的其實是夏天的雨不冷,但見他一臉認真,便改了口。

“無妨,去吧”曹壬回。

銀杏已經撐傘候在門口,木槿先跳下馬車後,轉身去扶陸萸,鬥篷實在過長,江澈看不下去,翻身下馬伸手將陸萸從車上抱下來,然後穩穩的放在銀杏的傘下。

陸萸提起鬥篷幾個台階走至大門口,然後轉身笑著向曹壬告彆,昏黃的光影為她渡上淺淺的光暈,她瞳孔裡的笑意,像是海棠花瓣上那一點清透的春日風光。

那一刻,曹壬心底突然一個聲音道:“若是能永遠留著這樣的笑,該多好。”

是夜,南安王府行雲院,曹壬正坐在雁魚燈前寫字,懸腕揮毫間,一個又一個清麗的小楷字從筆端流淌出來,他長長的影子投在地上,在火光被風吹動時微微晃動著。

看時辰不早了,方言勸道:“少主今日出遊想必累了,早些歇息吧。”

曹壬聽了,手上的動作未停,隻問:“江澈去過世子那裡了?”

“是的”方言答。

曹壬素來不願與外人太多接觸,而方言在上巳節陪著曹善在小溪旁吟詩作賦,想必明日楊氏女郎會上門,提前告訴曹善也是防止他措手不及。

“若明日楊氏貴女未歸還雨傘,是否需要世子提醒?”方言問。

曹壬微微蹙眉,道:“不必節外生枝!”

方言不再言語,隻是安靜地立在一旁,然後時不時替曹壬研磨。

他實在無法理解少主夜裡趕著給陸女公子寫字帖是為哪般,難道是為了讓她早日練就一手好字,好配得上朱家郎君?

這麼一想,他心裡莫名的不高興起來,研磨的力度也不知不覺間大了起來。

專心練字的曹壬聽到硯台傳來的“沙沙”聲,眼角餘光睨了一眼方言,然後繼續寫字。

今日在馬車裡的一番交談讓他突然意識到,小友終於長大了。

不久的將來,二人終會漸行漸遠,在他看來,緣聚緣散,猶如雲煙,生離死彆,天道自然,心中沒有分彆心,才是真正的苦行。

隻是在這分彆到來之前,他還想儘自己所能的再為小友做些什麼。

陸萸回去後,拐彎抹角的向陸婠打聽了魏氏這段時間的社交動態,知正在為陸純相看著,心裡踏實了不少。

誰知才過了幾日,陸婠告訴陸萸,陸純不想成親,就算定親也得他建功立業之後才行。

陸純說的建功立業,就是去荊州大營曆練一番然後隨大伯父出征,這得等到猴年馬月?為此魏氏還和陸純鬨了一場不愉快。

陸純相看的事就此不了了之,讓陸萸瞬間有了緊迫感,於是原本打算學豎笛的她立馬放棄了。

現如今習字和做小食才是關鍵,一時之間,她變得非常忙碌,連長兄約曹壬去遊湖,她都沒時間去。

又是一個豔陽天,幾天前,陸萸讓木槿打聽到了陸純今天下午要去馬場,於是她今日五更天就起床準備各種小食,還備了一套茶具。

她發現這個時代飲茶之風盛行,待客清談皆要飲茶,但茶葉的味道和後世新進工藝下做出來的沒法比,現在的茶葉純靠曬乾,然後直接烹煮或者加一些奇奇怪怪的佐料一起,俗稱茶湯,她覺得這“茶湯”不是口感不適,就是看著像黑暗料理一樣難以下口。

去年回華亭祭祖的時候,陸婠告訴會稽陸氏莊園有一座茶山,陸氏的茶皆出自那裡,所以回建業之前陸萸特意繞道去了會稽陸氏莊園看了茶山還把後世炒茶的步驟教給了製茶師傅。

當時陸純隻當陸萸是小孩子嘴饞鬨著玩,根本沒當一回事。

因為炒茶的鐵鍋、火候和手法等對炒製工藝影響很大,製茶師傅做了幾次送來,陸萸皆覺得味道差強人意,慢慢的,大家都忘了這事。

前幾天,會稽那邊又送來一袋炒好的茶葉,陸萸讓銀杏燒水泡了一壺,隻見茶碗中翠葉煙騰,湯色清澈透亮,隨著飄出一股淡雅的清香,頓時讓人沉醉,曆時半年,炒茶工藝,終於成了。

木槿和銀杏原是不懂品茶的人,喝過以後卻也讚歎不已。

陸萸見產量很少,打算先給大兄陸弘嘗過以後,再讓他想辦法向祖父建議推廣這項工藝。

吳興郡烏程溫山自東吳以來就有禦用茶園,現今仍每年向皇室提供禦茶,而此茶山一直由吳興沈氏管理。

和顧陸朱張這四大家不同,吳興沈氏因忠於漢室一直不願臣服孫權,所以在東吳期間非常低調。

因為低調,後來經曆孫權打壓世家,又經曆魏滅東吳,各大世家皆損失慘重,吳興沈氏反而家底豐厚,雖非一等士族,可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